首页 理论教育 时间的生命力与管理者的自有时间问题

时间的生命力与管理者的自有时间问题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地,后者的时间是疾病,渐渐丧失生命力,他变得衰弱,宛如凋落的花瓣,随着时间的流失,患者更接近死亡。在上述的寓意上,管理者所拥有的时间是有“生命”的。确保“自有时间” 时间也有归属和所有权的问题。但是,保有自有时间并不是简单的事,确保自有时间常有困难,威胁到自有时间的,不外乎是他人、意外情况等的发生。以八小时的就业时间而言,其本身没有明确的交代。

时间的生命力与管理者的自有时间问题

“活的时间”是不能以钟表来度量的。随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你的时间可以延伸或缩短。如果你的人生是充实的,你的时间也就充满深度和密度。

□ 时间的生命力

钟表时间当然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充分利用的时间则是有生命的。

同一病房的相邻病床,有两位相同病例、同样病情的患者在疗养。但一个在康复之中,另一人却逐渐病情恶化。根据这样典型性、对照性的情况观察,可清楚地看到前者的情况,时间就是休养,是一种再生,对将来充满着希望。这是精力充电、蓄积的过程。相对地,后者的时间是疾病,渐渐丧失生命力,他变得衰弱,宛如凋落的花瓣,随着时间的流失,患者更接近死亡。

在表面上,二位患者在同一时间生存着,但其间的差异却是超乎想象的,一是往生,一是往死。以此例来说,时间是连结生与死桥梁、是生与死之间所拉展开的一条绳索。诞生和死亡间的阶段就是人的一生,但是由上述的例子可以知道,一生的结局,其本质上

是由时间来支配的。

在上述的寓意上,管理者所拥有的时间是有“生命”的。而是否能感受到这个生命,或是否能重视时间的生命,对人生的充实而言有很大的不同。

时间是由未成熟的状态开始渐渐成熟的。在未熟的状态时妄想成果就会导致失败。到了时机成熟时,就如同成熟的水果自然掉落和种子发芽一般,做任何事都能顺利。但是,失掉了这个机会,水果就会腐坏不能食用,或成为小鸟、虫类的食物了。

□ 易于流失的时间

“时间就在钟表的刻度上”——这种想法可称为“钟表时间主义”。 根据这种想法,时间是单调而且固定、机械性的东西,所以完全是由物理学的法则所支配。这个时候,时间当然没有伸缩。

但是,钟表时间主义其实只是半面的真理、相对性的事实罢了。由其见解来看,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时间是有伸缩性的。

常常可以听到“岁月如梭,一年不觉又尽了”。对于步入中年的人来说,这种感慨常常出现在平常的会话中。

的确,对于这些人而言,随着年岁的增加,现在的一年,感觉上比过去的一年过得快多了。

事实上,时间不单只是点或线,它是有厚度、宽度、甚至有密度的。而左右此厚度、宽度和密度的,就是人生的是否充实。如果是,那么时间是膨胀的。相反的,时间就会收缩。 最近,年轻人说“时间过得真快”的,愈来愈多了。这就是意味着成天无所事事、惰性地过生活的年轻人增加了。这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依据生活方式,使时间是否伸缩的最好例证。

□ 生活方式与时间的伸缩

能将时间伸缩的本质掌握贴切,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就是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

史坦贝克在距今27年前,58岁时,带着爱犬查理,开卡车绕美国一周。由此了解了美国的真面目,其中也检讨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是一趟孤独的、苛刻的旅行

出发地是纽约,从纽约往新英格兰北上,接着横越大陆向西行,往央格斯城、苛利伯朗特、芝加哥、米内亚伯利斯、必斯马克、黄石公园、斯波坎、然后是西雅图

在此过程中,他体验到生存时间以及时间的伸缩作用。还因此对时间的本质产生了深刻的洞察。以下引用他的记述:

“离开斯波坎后,早雪的危险已去,这是因为天气太平洋的强烈暖流变得暖和起来。从芝加哥到这里实际所费的时间很短,但是却花了不少时间,因为富于变化的国土、在途中又发生很多事件、和很多人接触,所以感到路遥费时。”

“过去很多事情,瞬间即成记忆,这并非真实。相反的,记忆有过去的模样,事情发生有先后秩序,若没有这些前前后后的事情,时间流逝就无从留下痕迹”(与查理之旅)。

依据这个观察,儿童时代的一年,何以感觉如此长远也可以明白了。热衷于游玩,对于所见所闻,如吸水纸一般急于吸收,时常累积新的体验,所以儿童的时间是充实的、无限延长的。相对地,感觉时间急速而去的,就是因为生活马虎,没有了感动与惊奇,也没有充实感的原因。

在生存时间里,某个时间会变长,某个时间会变短。这伸缩的时间要比固定的钟表时间,对管理者的人生有更大的意义。而感叹一年很快就消逝的人们,有必要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充分利用时间

上下班在公共汽车中,只是“短短的”一个小时或几分钟,和思考各种企划案一边专心看书的一个小时,时间的经过是截然不同的。

再举一个较容易明白的例子。一天中,待在自己的房屋什么都不做的情形,和整天在各个场所工作与各种人物接触的情形做一比较。

前者的情形,就是不考虑任何事,不受任何刺激不创造什么,就这样一天终了。

相对地,后者的情况,在相同的一天中受到很大“量”的刺激。街上的景观、人或车的流动、噪音,引起兴趣的事件与相遇者的会话、第一手信息等,此外还有对新见闻的体验。 从达•芬奇、巴尔扎克莫扎特这些天才之处,所要学习的就是善用时间而取得的成就,也即可划分他们和普通人的界线。 管理者从日常生活开始,就竭尽所能地想办法运用自己的时间。这是因为回过头来,与管理者人生的充实有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确保“自有时间” 时间也有归属和所有权的问题。

时间并非与管理者无缘,它为管理者任何人所共有。时间是如何被拥有、又归向谁?关于这点可以区别为三种情况:

第一是时间不为人们重视和使用的无有状态。

第二是时间是共有的,如和谈得来的朋友或情人愉快度过的情况,就是共同拥有时间。 第三是时间的各有情况。从不和的两个人因口角,两个人各自想着个别的事情,此时各人自有各自的时间。

创造自有时间是开发时间的重要课题,此外也是作为发展能力,自管理者实现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www.xing528.com)

但是,保有自有时间并不是简单的事,确保自有时间常有困难,威胁到自有时间的,不外乎是他人、意外情况等的发生。如:生活受周围影响不由自主的时候、遇到病痛灾难的时候,被逼迫得走投无路,自有时间的保有便有问题。

管理者的人生往往就是环绕在时间的斗争上。时间就产生了共有与个有的对立、还有个有时间成为自有与他有的争战。因此,管理者的目的就是常保自有的时间,把他有化的时间夺回来。

最后,就白领阶级待在公司的时间,作一探寻。

以八小时的就业时间而言,其本身没有明确的交代。但是,以管理者的浅见,这八小时的大部分,都被共有时间和他有时间(例如出乎本意地被上司所剥夺)所占去,自有时间极少。所以,首先要将此当作问题,也就是重视自有时间的获得、确保、扩张,要具备一些枝节的开发时间方法,才能获得相当的成果。

时间含在任何事物中

如上所述,时间平常相当不易掌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将人或 物,深刻地溶入于发生之事当中的缘故。

愈溶入,时间的存在和形式就愈难判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例如,人如何溶入时间内,要能够清楚地认识。

举最容易了解的例子,心脏的搏动和肺的呼吸。这个决定生命的重要活动,是随着时间同步而行的。如此,时间有如生命的象征、生命之源。时间和生命是牢不可分的。

时间就是人的生命,这时管理者感觉到时间有规律地运动着。

舞蹈的跃动感、生命感,是由内在的律动生成的。在管理者的四周,身体内充满律动的人也有。一看到这样的人,总令人感到时间正在活跃着。从这个人生成的时间,正通过身体毫无保留地将这样的姿态表现出来。

人类固有的言语当中,时间也在于其中。一切的话语、书写的词句(文字),是由一言一语的联系所构成的,含有深刻意义。

以下所说的,可以简单地把音乐和时间的深刻联系表现出来。音乐在所有的意义上都属于时间的艺术。音乐的三要素是律调、旋律、和音。其中有关于律调,前面已经叙述过了。

旋律是“音之诗”,持有双重的时间性,即音的时间性和诗的时间性。将音的高低、演奏的速度、长短、区间、强弱等一体化,根据这些时间效果,就产生出各式各样的旋律了。

和音,姑且不论是否可称为音的空间化,其时间性要比空间性占有更重要的本质。例如三重奏、三部合唱的和音关系,可举出三条时间线。此外,怎样的和音不见得必须持一定长度,但是,只要持一定长度,和音之中必有时间关联着。音与时间的结合,音乐就此诞生。思想、伦理、感情、自然、风物、故事、美、甚至人的梦想以及生命等一切,由音和时间贯穿。

依赖钟表的人群

关于时间的存在,除了以上的说法以外,也可以由别的角度来观察。

蝉在初夏的时候出现,夏天一结束,它也跟着死亡。蜉蝣则是在初夏开始出现,但只一天就告终。在生物界里,像插入定时开关一样,照着时刻表进行的现象很多。

用钟表的归类推理来说,蝉或蜉蝣就是拥有“体内钟表”的缘故。

像这样的机能、活动能力,一般称为“本能”。此后,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本能这种神秘机构的秘密,才被渐渐了解。

根据这样的说法,生物的体内钟表,不外乎是DNA的遗传信息系统的产物。像电子计算机内藏的钟表时间装置一般,蝉和蜉蝣,甚至蜜蜂蟋蟀等,在细胞中都正确地遗传这种系统,再现了“细胞钟表”的奥秘。由此想像,就没有什么可惊奇了。

以下是管理者的假设,也就是“时间的进化论”。

假设的前提,就是时间的进化,即生物的进化,是平行进展的。

生物受到本能的支配,也可以说支配时间的本能。但正确而言,反不如说本能是受时的支配才对。

生物的进化开始,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然后神经线的发生、发达而高度化。接着,中枢神经的形成、学习能力的取得,人类有了思考——意识的产生。——通过这样的进化过程,计算 时间,可数的功用渐渐地由本能开始分化、多样化而高度化。一方面来说,时间本能是退化了,但是,由另一方面而言,是时间能力的高度化、进化的现象。生物对时间的感觉、知觉、认识等高层次的能力,于是产生了。

人类就是时间进化的顶点。时间本能几乎已完全消灭,取而代之的是意识和思考,来完成本能的功用。时间从自管理者转变为非管理者。时间可说是抽象的印象、观念、概念,为了掌握这些,就必须有洗练的时间感觉或时间意识等高度的知性能力。

本能和知性,总而言之,都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二大生理系统,但是,两者在基本上,是处于二种相反的关系。昆虫用本能可以做到的事,管理者人类只要行使知性便能完成。知性比起本能,更是富有创造,但是,反过来说,知性没有运作的话,什么也无从产生。

对人类而言,进化的结果,时间变成一种眼睛也看不到的抽象物。为了计算时间而不得不使用人工的机械钟表,但是,钟表不过是体内钟表的考贝罢了。为了掌握有延长和密度的活的时间及人类固有的原存性时间,高度的知性和思考力是有其必要性的。

“时间的进化论”有一个令人惊异的实例:

过去,有位瑞士人,如同钟表一般,无论何时何地问他,现在是几点几分几秒,都能立刻回答出来。问其何以有此能力,他回答就在他的脑中,不断地数着时间。不论信也好,不信也罢,即使是睡得最深的时候,在潜在意识下,这工作一刻也未曾停止过。

就音和色而言,借由训练,身体可以得到绝对音感和绝对色彩感觉。但是,钟表时间持续在体内的人,除了这位瑞士人以外,别无他例了,而且他是一面工作一面生活的。

——这个例子,并非否定管理者的假设。如同眉毛必然位于眼睛之上一般,和蝉或蜉蝣的体内钟表相近的东西,奇迹般地存在于这位瑞士人的体中。相反地,管理者可以确信时间进化说的正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