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家副业的基本制度

农家副业的基本制度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传统棉纺织业尽管拥有广阔的区域外市场,也仍未摆脱从属于农业的地位,农家副业是湖北传统棉纺织业的基本制度。枝江县和汉川县都是清代湖北生产外销棉布的典型地区,其棉纺织活动也只是“农毕时”的“男妇老幼共相操作”,这足以说明湖北传统棉纺织业专业化水平低下,未出现明显的分工。

农家副业的基本制度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食品与衣服是两大基本需求,农户家庭以“耕织结合”为其主要生产模式,其中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纺织业一般作为农业的补充而存在。湖北传统棉纺织业尽管拥有广阔的区域外市场,也仍未摆脱从属于农业的地位,农家副业是湖北传统棉纺织业的基本制度。

清代湖北传统棉纺织业的地理分布表明,棉纺织区与棉花种植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棉布生产大区一般也是棉花种植大区,而不宜植棉的地区棉纺织业也不甚发达。这一事实,从宏观上可视为农户自给自足生产的一种放大,即农户只是在产品有盈余的情况下,才会销售于区域外市场。从具体史料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湖北传统棉纺织业的制度特征。首先,在鄂西等棉纺织业不发达的地区,农民“自织大布极粗恶,不售于市,田野间制以为服,取其耐久”[51],这是一种完全不面向市场的自给自足的生产行为。其次,即使在那些生产外销棉布的地区,棉纺织生产也只是农闲时的季节性劳动,如枝江县“邑产棉,洲地尤佳。年丰,亩地以百斤计。居民于农毕时纺织兼营,无业产家更藉此为活计。夜半,机声与纺车轧轧相闻,有竟夜不眠者,其功勤,其利亦倍”[52]。又如汉川县“当农事甫毕,男妇老幼共相操作,或篝灯纺绩,日夕不休,或机声轧轧,比屋相闻。故业此者恒劳且也,春夏之交不少”[53]。枝江县和汉川县都是清代湖北生产外销棉布的典型地区,其棉纺织活动也只是“农毕时”的“男妇老幼共相操作”,这足以说明湖北传统棉纺织业专业化水平低下,未出现明显的分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