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探索发展路径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探索发展路径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有关产业集群最开始的产生和应用领域还不能确定[29]。Jacobs、Ard-Pieter de Man和Rosenfeld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内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中Jacobs和Ard-Pieter de Man一致认为不同的行业维度有不同的内涵,关于产业集群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唯一合理的定义。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把产业集群的本义理解为“通过共同区位获得绩效优势的一些产业的地理集中”。王缉慈等针对在我国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中关于产业集群概念理解中的一些误区进行评析。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探索发展路径

(一)产业集群定义的研究

1.产业集群内涵

目前,理论界对产业集群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站在不同的角度所考虑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站在产业链的视角来研究,有的则主要强调空间聚集性。哈佛商务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90)对产业集中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和他的团队研究并建立的“菱形”模型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这个模型举世闻名,为后来的专家学者研究产业集群和竞争力提供了线索和方向,也促进了产业链和竞争力的形成。但是有关产业集群最开始的产生和应用领域还不能确定[29]。按照波特教授的理解,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纵向集群,另一种是横向集群。前者这种集群方式是通过企业间的买卖交易而形成的;后者这种集群形式的企业一般有相同的产品经营,分割相同的市场,或者有相似的资源等。Jacobs、Ard-Pieter de Man和Rosenfeld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内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中Jacobs和Ard-Pieter de Man一致认为不同的行业维度有不同的内涵,关于产业集群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唯一合理的定义。他们主要研究了一些重要领域的产业部门之间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联系[30]。但是Rosenfeld则研究的范围更广,他还把集群的一些其他因素考虑进去,如:规模、决策的重要性、生产产品的类型,还有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及服务对象等,以此来定义产业集群。在定义时他比较注重企业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并不主张把这些因素隔离开来,单一地进行考虑研究[31]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把产业集群的本义理解为“通过共同区位获得绩效优势的一些产业的地理集中”。Peter Doeringer和David G.Terkla(1995)主要从网络组织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界定,指出:一些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中介机构(经济人和咨询顾问)和客户,他们之间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减少贸易壁垒,降低买卖成本,获得互助式技术支撑,然后会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网络,这种网络就是群[32]

仇保兴(1999)认为,小企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它既有市场结构的优点,又同时兼备等级结构的优势。介于二者之间,具有很高的稳固性和很大的灵活性。这种组织结构的主体主要是一些小企业,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性,但是又各自有分工,他们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发展[33]

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内涵的研究一直在持续,综而观之,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①必须把空间位置考虑进去,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②社会基础也是产业集群中很关键的一点;③考虑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不能仅仅只关注单个企业或行业的状况;④这是一种动态的经济地理现象。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有产业集中或者是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基础,当然必须是在指定的空间内。②在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最终达到共赢,使各个企业共同发展。③有些产业的实力水平很强,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力,这些产业一般作为产业集群的中流砥柱,对整个产业的经济水平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它们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带动整个产业的经济发展。

2.产业集群概念辨析

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产业集群的看法和定义也是不一样的。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产业集群的内涵,对产业集群的内涵和概念和其他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和进一步辨析,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王缉慈等(2006)针对在我国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中关于产业集群概念理解中的一些误区进行评析。其误区主要是:①混淆集群的空间概念,把专业化城市误认为是产业集群;②一些特色的产业也不属于产业集群的范畴;③产业集群不仅仅是指产业的投入产出链;④把产业集群等同于企业的地理邻近[34]。贾若云(2005)从产业集群与若干相近概念比较的论述中对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如表1-1所示[35]

表1-1 产业集群概念辨析

续表

(二)产业集群功能与特征的研究

1.产业集群功能

王喜权和李树德(2005)认为集群经济可以使同一产业内部的分工更为精细从而可以节约成本,产生高效率;集群也可以促进各个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和研究,迫使企业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形成科学的管理思想,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核心产业的集聚也可以带动产业链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建立产业集群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节约环保成本[36]

Philippe Martin和Gianmarco I.P.Ottaviano(2001)以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模型;最后得出结论: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的聚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从而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37]。Nicholas Craft和Anthony J.Venables(2001)从地理学的有关知识出发,结合经济的发展来研究产业集群的作用。他总结了世界上大国的发展和兴衰,最后认为,虽然历史的演进主要受社会体制的影响,但是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产业集群的影响[38]

Catherine Beaudry和Peter Swann(2001)主要运用实例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强度和企业的运营状况、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主要选取的对象是英国的一些行业,指标的选取主要是有关雇员的数量。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在不同的行业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在一些制造领域,如汽车等重工业领域,还有计算机等有关的互联网设备中,形成产业集群对这些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9]。D.Norman和J.Venables(2001)主要是对世界上产业集群的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进行了研究。探索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得出结论,在世界上有关规模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均衡,福利最大化的情况下,产业集群的数量比较多而且规模都不大[40]

韩炜(2010)通过研究后,总结出产业集群的优势,他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加强了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区位品牌”这个效应就很容易深入人心[41]

通过观察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于产业集群功能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是共通的:①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②产业集群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研究,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③产业集群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④产业集群是应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有效措施。

2.产业集群特征

赵峥(2009)认为产业集群有如下特征:①集中特征。产业集群的集中特征即从空间角度看,产业具有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性,同时产业领域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②专业特征。产业集群的专业特征也就是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企业专门从事特定的产品生产经营和提供特定的服务;③数量特征。即从事同一或类似产业的企业数量相对多;④网络特征。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即集群内企业通过生产联系形成紧密的关系网络,网络中的各主体之间以正式或非正式关系,频繁进行着贸易往来,相互之间进行紧密联系,不断地交流和合作,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⑤创新特征。企业之间通过集群能够形成自身学习和外部模仿机制与氛围[42]

孟琪(2009)认为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特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特征、经济外部性特征和网络化特征[43]

巴雅尔(2007)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特性有根植性、共生性、互动性和动态性[44]

李岩和陈雪梅共同认为,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空间上具有聚集性,彼此之间相距很近;②集群的企业之间联系紧密,彼此之间不断交流与合作;③在各个环节都有很好的往来互动;④相关的公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⑤外向型的投入产出;⑥相互之间可以使资源充分利用和共享;⑦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流通比较顺畅[45]

综上所述,对于产业集群的特征考察可以从六个维度进行:①空间特征,任何产业的集群必须是,相距较近,在一定的范围内聚集;②产业特征,技术可分性是产业集群的基础,具有这个特征类型的企业更易形成产业集群,并且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产业是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产品差异化的潜力大,产业竞争环境具有动态多变性和速度经济性;③组织特征,首先产业集群是生产系统,其次是社会系统,最后,集群组织最根本的联系纽带是竞合联系;④经济特征,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是集聚经济最终形成的三种形式;⑤发展特征,累积因果性和路径依赖性是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⑥环境特征,一方面表现为“灵敏的经济基础”,但更为重要的另一面是集群的创新环境。(www.xing528.com)

(三)产业集群类型的研究

在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的问题上,由于学者们强调的重点和分析目的不同,因而对产业集群的分类也各有特点。

仇保兴(1999)认为,根据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征,可以把产业集群分为“市场型”产业集群、“锥型”(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产业集群和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三种形式。同时由于各个企业经营的范围和从事的业务不同,又可以分为制造业集群、生产集群和销售经营集群等[46]

王缉慈(2001)认为也可以按照产业性质的不同,又把集群分为新型的新技术产业集群、原来的一般的传统产业集群和普通的资本和技术相结合的产业集群三种类型[47]

朱祖平(2005)根据产业性质和产业联系结构两个维度对产业集群进行划分,将产业集群分为高科技中卫型、高科技市场型、一般性中卫型、一般性市场型、传统中卫型和传统市场型六种产业集群[48]

谢贞发(2005)经过研究,把产业集群分为“原生型”、“嵌入型”和“衍生型”这三种类型,这种划分的方式,是按推动力的不同而区分的。所谓“原生型”产业集群的驱动因素一般是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等。如我国浙江省的诸多产业集群即属于此类。“嵌入型”产业集群的原动力一般是指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等一些相关的因素;“衍生型”产业集群主要是由国有企业衍生形成的产业集群[49]

李凯、李世杰(2005)认为产业集群以政府介入程度为依据的分类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他们把政府主导的老工业基地,如将沈阳重大装备制造业纳入集群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这些老工业基地是否属于集群,能否用集群的方法进行分析,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讨[50]

黄程、符正平(2003)把产业集群分为飞地集群、锥子集群、原子团集群、和未来集群,并进行了实证分析[51]

不同学者根据学科的不同,划分出了不同的类型,具体可见下表(表1-2)。不同的分类方式的影响力大小和准确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分类方式影响力较大,如波特、Markusen和王缉慈等人的分类方式,其后很多学者在分类的时候都借鉴了他们的分类方式,有的则影响力一般。有的分类方式不够准确,如Mccann和黄程、符正平等的分类方式,分别把纯集聚体和“飞地”等经济现象划入了集群范畴,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表1-2 不同的集群分类总结

续表

(四)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研究

产业集群具有像产品一样的生命周期。Tichy(1998)认为企业集群的变化可以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划分,分别为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几个阶段,并表示不是所有产业集群都有长期的竞争力[52]。波特(1998)总结出产业集群经历萌芽、演进、衰退三个过程。他把集群丧失竞争力归因为技术中断、需求交化和集群内在的僵化[53]

Schmitz研究表明通过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不同的集群,分别为创新型集群和低成本集群。①高端道路和创新型集群(high-road,innovationbased),这种产业区的形式在欧洲比较典型,具有创新、高质量、功能灵活和工作环境适宜的特点;并且企业间在法规制度相对完善的情况下自觉地发展合作关系。②低端道路和低成本型集群(low road,low-cost-based),这种形式的集群是以更低的成本参与竞争。特点是劳动力充足且十分廉价,原材料的成本十分低。在欧洲的研究中认为这两种形式是相互冲突的,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低端道路的集群会因为恶性的竞争导致高端道路的不良发展。现有研究表明,中国的一些集群属于低端道路和低成本型[54]

国内也有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于秀婷、史占中(2005)认为产业集群有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次是起始阶段、成长阶段、稳定阶段和再次飞跃阶段[55]。池仁勇(2005)等人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几个阶段为孕育阶段、快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56]

王芹(2007)讨论了产业集群的自发性,主要是指产业集群的形成、市场自发性的发展、区域位置的特征、外部环境和政策对它的影响等。在这些问题讨论中,形成了这样几种观点:①自下而上型(市场主导型)。集群化是市场导向的首创活动,政府起着推动和调控的作用,并不首先对产业进行目标设定。②自下而上型(政府主导型),这种形式是政府对产业先进行目标的设定、前景的规划,决定参与主题并占据主导地位。③波特的观点(非市场主导型、非政府主导型,是自发形成的),他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政府角色的差异[57]

朱建安(2008)针对发展中国家,介绍了产业集群可能的升级路径,并重点分析传统制造环节沿着套球价值链向研发、营销等上下游环节拓展的功能升级,对其中的影响要素作了梳理[58]

李小彬(2008)对中国的产业集群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低,从产业集群涵盖的产业内容来看,主要都集中在传统的制造加工业。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部分高科技产业集群,但是这些企业并不是核心技术的主导者。②产业集群的发展呈现“一小一大”的态势。这种情况是指中国的产业集群整体市场和生产规模很大,但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典型小企业集群[59]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在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划分的认识上观点十分相似,更倾向于四阶段的方法。然而,对产业集群每个阶段特点的认识上没有达成一致。并且,如果从动态的视角来划分产业集群就可以发现这四个阶段并不是所有产业集群都会完整经历的。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使得产业集群走入衰亡。另外,即便是经历了这四个完整阶段的产业集群,也会因为所处的外界环境差异和集群中内在作用的关系造成二者在演化过程中的不同。

这种问题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而静态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无法对此给出合理的回答,需要动态地对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考察。

但总体来说,产业集群理论已成功地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并开始逐步重视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关于产业集群形成的相关研究十分缺乏,尤其是关于产业集群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如何形成以及培育情况。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都出现产业集群并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形成集聚效应。然而长期内,因为市场流动性十分缺乏,创新的动力来源和激励措施都还不够,这样导致集群十分固化,缺少活力。

(2)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其中最为关注的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阶段,很少研究处于衰退期的产业集群如何进行重造这一主题。

(3)定量研究文献不足。整体来看相关研究大部分是关于理论的,涉及实践领域的十分少。而其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把产业集群理论与产业政策的制定相结合,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此达到促进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带动经济良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