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发展动因分析

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发展动因分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自发形成的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这种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的形成较少是因为物流企业的内部特征,更主要的是由于政府的支撑、优越的地理环境等一些外在的因素。只有两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发展动因分析

(一)自发形成的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

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形成的。这是克鲁格曼等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然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系统的形成过程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并不受到其他市场外因素的影响。

外部的环境地理环境)和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影响物流系统集群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集群内的各个企业由于处在同一地区,会受到当地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样因为不存在文化的差异,它们之间的联系会非常密切,相互之间的合作也会增多,这样就会提高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充分共享。二是,在共同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各个企业的文化不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企业之间在沟通交流方面,就会减少隔阂,企业之间会共享信息,形成彼此依存的关系,这样就会降低企业间交易的成本。三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企业家们会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来进行市场业务的开展。创业者们也会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情况的产业进行投资、创业和经营。

优越的区位因素会吸引物流产业的聚集,这种天然的优势会使物流产业不自然地进行集中和发展。像优质的人力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机械设备、优越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等这些都属于独特的区位因素。由于这些独特的优势,会给物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更大的收入,当企业的服务成本小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就会不自然地进行聚集。这种聚集不需要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和推进,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从实践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集群多见于集聚于商业中心的批发零售服务等配套产业,或以人力资源为企业核心资产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二)外生力量形成的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www.xing528.com)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一些外在的力量是产业集群物流系统形成的动力,这些学者主要以斯科特为首。这些外生力量主要是指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人力资源优势、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等一些外部条件[1]。由于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企业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就迫使一些产业在一定空间位置中聚集。这是地理学家通过实地研究和考察大量企业得出的结论。他们同时也发现,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和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开始进行小批量、多批次、有柔性的专业化生产。这种模式使传统的批量生产发生了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发展需要集群的企业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企业之间互相合作,加强沟通互动,这种企业间的多重联系和资源共享,可以有利于该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所以,这种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的形成较少是因为物流企业的内部特征,更主要的是由于政府的支撑、优越的地理环境等一些外在的因素。

在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中,政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地理环境不是特别优越、交通不是很便利、人力资源也不充足的地区。政府为了引领经济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规划目标,就必须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来支持物流企业在区位地理条件不是特别优越的地区的形成和发展。

(三)共同力量形成的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

在一些研究中,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表明,一个产业的集群仅仅依靠内生力量或外生力量,都不能形成和实现发展。只有两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波特作为这个研究领域中非常权威的学者之一,他表示,这种物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靠一些资源优势、政府的支撑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而且也离不开市场的竞争。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按照当前的市场趋势,这种依靠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物流系统更符合实际情况[2]。国内部分学者对此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因为影响这种产业集群物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非常多,内外部环境也特别复杂,所以我们很难从定量上进行分析,也不能通过一些模型的建立来验证某种结论是否正确。但是,在定性分析上,二者因素都存在的观点更符合事实情况。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这两种动力共同促进了此产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体可参见前文图3-3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