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省新型工业化的问题与原因

山西省新型工业化的问题与原因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工业发展差距明显尽管山西省是著名的工业大省、能源大省,但工业总量仍然很小,与中部其他省份的绝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在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各行业的利润获取是不均衡的,少数行业利润高、多数行业效益低。2013年上半年,山西省亿元以上企业超4成亏损[1]。山西省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主要是靠煤炭工业实现,而焦炭、化学、电力企业近些年受经济影响经常亏损。可见,山西省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灾区,资源耗竭的警戒区。

山西省新型工业化的问题与原因

1.工业发展差距明显

尽管山西省是著名的工业大省、能源大省,但工业总量仍然很小,与中部其他省份的绝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数据来看。山西省在中部六省之中GDP总量排倒数第一,工业增加值倒数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大省、工业弱省”。与此同时,在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各行业的利润获取是不均衡的,少数行业利润高、多数行业效益低。2013年上半年,山西省亿元以上企业超4成亏损[1]。山西省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主要是靠煤炭工业实现,而焦炭化学电力企业近些年受经济影响经常亏损。

2.结构性矛盾突出

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可以概括为:第一产业基础不牢,第二产业效益不好,第三产业发展不足[2]。就山西省的工业结构来说,过于依靠资源性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源材料产业独大,并且煤炭产业在山西省工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五大煤企涉及煤矿、焦化、电力、煤气、煤变油等,产业单一,产品低端,其余的钢铁产业结构也有缺陷,竞争力偏弱,并且产能过剩严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轻工业几乎没有。此外,山西省各地区经济资源禀赋特征较为接近,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没有通过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很难进行分工协作,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3.资源环境压力较大(www.xing528.com)

山西省是以煤炭等能源产业为支撑的重化工产业的典型省份,长期以来,工业发展主要依赖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接近70%,能耗水平居高不下,面临着相当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2013年1月14日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全球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中太原居首位。经济普查资料早就显示:2005年,山西省能耗总量为12 157.48万吨标煤,占全国能耗总量的5.47%,万元GDP能耗2.95吨标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2倍,位居全国第四;单位GDP电耗2 264.2千瓦时/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7倍,位居全国第一;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6.57吨标煤/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4倍,位居全国第二[3]。可见,山西省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灾区,资源耗竭的警戒区。

[1] 苏景岳.山西省亿元以上企业上半年超4成亏损.山西晚报.2013年8月4日.

[2] 肖永红.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 岳旭辉.山西省单位GDP人均生活耗能远高全国水平.中国广播网.2006年11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