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祥:中国制造标准的领跑者

研祥:中国制造标准的领跑者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流企业,研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有资格参与标准的制定。2002年深圳地铁一期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公开招标,研祥和德国巨头S公司站在了最后的擂台上。最后正式公布的结果是10台出故障的设备里,S公司占了9台,而研祥仅有1台。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把行业标准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他对世界说,定价权,中国造。”

研祥:中国制造标准的领跑者

工业计算机是一个比拼技术实力的行业。研祥成立之初面对的都是全球顶尖品牌,这就意味着在你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就要在相同平台上按照国际标准,跟世界最强的企业竞争。而这个领域客户最关注的是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很明显,特种计算机行业仅靠模仿、山寨等方式是走不下去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坚持通过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做好做强自主品牌。所以,一开始就逼得陈志列的团队要站到高峰上,做好准备在国际规则下竞争发展,在产品研发、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采用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同样严格、严酷的标准。

业界有个说法,三流企业出产品,二流企业出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作为一流企业,研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有资格参与标准的制定。在中国,自动化设备运营的工况环境要劣于国外。抗干扰能力的比拼就成了研祥与海外巨头竞争的一大突破口。2002年深圳地铁一期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公开招标,研祥和德国巨头S公司站在了最后的擂台上。深圳地铁的工况环境非常潮湿,且电磁干扰非常大。两家对决的方式是,每家出10台设备,并用包装封闭起来,让人看不出哪台是哪家的,然后放在恶劣的工况里运转两周,谁的故障率低,谁就胜出中标。最后正式公布的结果是10台出故障的设备里,S公司占了9台,而研祥仅有1台。这一战让研祥在地铁领域立名。后来深圳地铁从二期开始就只用研祥的设备,广州地铁从一期、北京地铁从五期开始也都只选择研祥的产品。

2010年上海电气在承接一个海上风电成套设备项目的产品集成时,一位负责此项目的工程师大胆推荐已经严格考察了两年的研祥专用计算机系统产品,与德国P公司的产品同台竞争。经过专家组的仔细对比评估、严格的实验与现场测试,得出的一致结论是:研祥的风电专用计算机系统产品不仅在产品性能、运行的可靠性等方面完全可以与德国P公司的产品媲美,而且更适合海上严酷复杂运行环境的需求,具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因此研祥的产品取代了P公司的产品。(www.xing528.com)

在“2007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礼上,陈志列不仅当选“年度经济人物”,还揽走评委会特设的“年度创新人物”大奖。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把行业标准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他对世界说,定价权,中国造。”正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曾评价的那样:“研祥对于中国的IPC(工业计算机)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