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萨伊定律与充分就业均衡探讨

萨伊定律与充分就业均衡探讨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事实上又存在大量失业,他们认为这并非真正失业,而是一种“摩擦性失业”与“自愿失业”。所谓“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市场上暂时的或偶然的供求失衡而引起的一种非周期性失业,它不是由劳动需求长期不足造成的,而是由季节的、技术性的、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原因所造成的。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工人由于种种原因,拒绝接受现行工资水平或劳动条件,要求较高工资水平或劳动条件而不愿工作所造成的失业。

萨伊定律与充分就业均衡探讨

传统经济学根据萨伊定律——利息率自动调节储蓄和投资工资率自动调节劳动的供给和需求理论,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是稳定的,大规模的失业和生产过剩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事实上又存在大量失业,他们认为这并非真正失业,而是一种“摩擦性失业”与“自愿失业”。

所谓“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市场上暂时的或偶然的供求失衡而引起的一种非周期性失业,它不是由劳动需求长期不足造成的,而是由季节的、技术性的、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原因所造成的。例如,一个工人从原来行业转入另一行业,或从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时,中间须间隔一段时间,在这期间的失业就是“摩擦失业”。但它不是真正地对劳动力需求不足,所以不是真正失业。

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工人由于种种原因,拒绝接受现行工资水平或劳动条件,要求较高工资水平或劳动条件而不愿工作所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工人自己造成的,也算不上真正的失业。(www.xing528.com)

传统经济学认为,这两种失业都不是真正的失业,它们的存在是必然的,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对于“摩擦性失业”或“自愿失业”,政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特别是工资)的调节来解决。但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出现的大危机打破了这一神话,西方经济学中出现了“第一次理论危机”。这样,就产生了凯恩斯主义,或者说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力图运用有效需求原理来解释资本主义失业存在的根源及其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