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色乡村治理初见成效,助力脱贫与乡村振兴

百色乡村治理初见成效,助力脱贫与乡村振兴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多年的治理建设,对照中央、自治区乡村治理部署要求,当前百色乡村治理在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上取得一定成效,为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一是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构架逐步完善。通过探索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实行“红旗村”评比等办法,村干部薪酬待遇稳步提升,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百色乡村治理初见成效,助力脱贫与乡村振兴

经过多年的治理建设,对照中央、自治区乡村治理部署要求,当前百色乡村治理在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上取得一定成效,为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一是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构架逐步完善。在治理组织体系架构上,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治理组织体系。过去注重抓扶贫、抓发展,现在大部分的村(屯)经济条件和群众生活条件都有了较大改善,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抓乡村治理,目前既有了基础条件,也是到了该抓的时候,应该投入更多精力。二是党建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确保了乡村治理朝着正确方向扎实推进。通过“脱贫攻坚先锋行”“乡村振兴·争创五旗”“对标定级、整体提升”等活动载体抓手,百色市被评为自治区命名的星级党组织有695个(五星级124个、四星级250个、三星级321个),共有“红旗村”434个,2016年至2018年共完成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57个。近年来持续培养村级后备力量6000多名,培育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5277名。累计新建、扩建活动场所782个,并按照每年不低于9万元的标准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级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探索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实行“红旗村”评比等办法,村干部薪酬待遇稳步提升,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三是村民自治水平逐步提升。全面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并取得较大进步。目前,村级“两委”正在进行规范选举、和谐换届,还相继建立健全了调解委、治保委等办事服务机构。在村级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小组则形成了党员骨干提议、群众商议、村“两委”审议的民主决策管理机制。同时,各地按照中央文明办要求普遍建立了“一约四会”,部分自然屯也成立了屯级理事会,进一步促进了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村组政务、财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等村务公开事项,做到了依法按程序如实公开。百色市普遍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召开“两委”联席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策重大事务时,能够邀请村监委成员列席会议旁听,民主监督逐步从事后监督转变为全程监督。四是法治保障不断增强。建立平安乡村工作机制,创新设立乡镇党委政法委实体化机构,整合基层政法综治力量2.2万多人,推动政法、综治、维稳、防范工作全覆盖。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将村级综治中心建成直面群众、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前沿工作阵地。创新推动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四个三”工作法,近年来农村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成功化解率达98%,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五是德治建设日益深化。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涵养乡村群众现代文明素质,乡村振兴软实力不断增强。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和“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全市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数量不断提升,模范榜样引领文明建设显著增强。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弘扬良好家风家训教育广大群众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勤俭持家、和谐兴家,农村赌博、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文明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加快营造了文明礼仪、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开展农村数字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和重大节假日主题活动、“走基层”文化文艺惠民活动,免费送图书、书法春联摄影下乡,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促进了社会文明风尚在广大乡村群众中扎根。(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