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地利用外部性:定义与分类

土地利用外部性:定义与分类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利用外部性是指人们在对土地这一客体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对他人的生活、工作或者生产活动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交易。土地利用的负外部性是指某些人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使其他人受损,却并不为此支付足够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单纯就土地而言,并不会产生外部性。土地利用代内外部性是指在人类代内之间的相互影响。土地利用的区内外部性主要是指土地利用对本区域造成的影响。

土地利用外部性:定义与分类

土地利用外部性是指人们在对土地这一客体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对他人的生活、工作或者生产活动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交易。土地外部性的承受者虽与土地利用者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们不能自主地选择或避免这种外部性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土地利用者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一)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按土地利用外部性影响的效果不同,土地利用的外部性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之分。土地利用的正外部性是指某些人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使其他人无偿受益,自己却无法得到补偿,如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土地增值。土地利用的负外部性是指某些人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使其他人受损,却并不为此支付足够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如居民区附近的一座工厂,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就会使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土地利用后果具有社会性。单纯就土地而言,并不会产生外部性。但是作为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基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必然要占有和利用土地,土地占有和利用的过程就产生了外部性(林甦,2005)。随着人类的进步、经济活动的频繁,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并且土地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因子,因此每块土地利用的后果,不仅影响了本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而且必然也会影响到邻近地区甚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社会后果。这种影响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由于土地的社会特性,土地的利用不仅花费社会成本,也会产生经济和环境效益。现在的市场机制主要关注经济效益,而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市场来说是一种“外部性”效益。

(二)代内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

按土地利用外部性影响的时间不同,土地利用的外部性有代内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之分。土地利用代内外部性是指在人类代内之间的相互影响。随着人类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可利用土地的稀缺程度越来越显著。而同时,人类过度地利用土地、进行生产时,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等,对当代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土地代际外部性也叫纵向外部性,它是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动态地考虑几代人的用地行为及其相互之间的福利影响。其中主要是当代人的用地决策对后代人的福利影响。从当代人和后代人两方来看,当代人是行为的主体,而后代人只能承受当代人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邓锋,2010)。后代人的要求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公平的待遇,取决于当代人的策略行为。(www.xing528.com)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有限的土地面积也决定着土地的供给具有稀缺性。而我国人均占有面积很少,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另外,土地作为一种重要资产,诱使人们占有更多的土地。特别是耕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土地利用,必须要考虑所拥有耕地的总量和所能够利用的耕地存量,不仅仅反映在数量上,更重要的还应当反映在质量上。无论是土地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的改变,都会对当代人以及下代人产生影响。

(三)区内外部性和区际外部性

按土地利用外部性影响的范围不同,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可分为区内外部性和区际外部性。土地利用的区内外部性主要是指土地利用对本区域造成的影响。对于土地,特别是城市土地,不同的用途会产生不一样的收益,不同的区位也会有不同的收益。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以及对城区的改造,以前在城市郊区的土地慢慢转化成为城市中心,以前的居民区后来改造成为商业区,这些改变使得该区域的地价大大上涨,其级差地租也不断增加。国家对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整个区域的居民都无偿地享用了这种收益。土地的区际外部性是指土地利用对本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造成的影响(邓锋,2010)。在土地的利用中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技术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区及其背景区域的水资源环境、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有诸多直接或间接效应,改变当地的环境,从而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当某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被改善或破坏时,它不仅仅对本地区造成影响,也会给其他区域造成影响。

土地最大的自然特性是地理位置的固定性,所以人类在利用土地的时候也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并且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土地的利用不仅局限于平面,更多的是空间上的利用。由于利用方式具有差异性,利用后必然会对附近区域,甚至范围更广的区域造成影响。另外,位置的固定性也决定了土地区位的优劣,具有区位优势的土地,土地所有者就可以无偿获得级差地租Ⅰ。此外,土地质量也存在着地域差异性,它也是形成级差地租Ⅰ的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对土地利用范围的扩大,这种差异性只会逐步扩大,而非趋于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