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解读胜任力模型及其作用

深入解读胜任力模型及其作用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具体内容如图2-1所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要发掘的胜任能力模型就是个人胜任能力与另外两个圆的交集部分,即能够保证员工有效完成工作的胜任特征模型。

深入解读胜任力模型及其作用

(一)素质

1.素质与绩效

素质是在人体内的一种基质,是个体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与基本特点,它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和绩效之中。

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基础,而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2.素质的特征

①基础作用性。

②稳定性。

可塑性

④表出性。

⑤差异性。

⑥综合性。

⑦可分解性。

3.素质的构成

素质的构成如表2-2所示。

表2-2 素质的构成

(二)人员素质测评

1.人员素质测评的定义

人员素质测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二是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目标作出量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出某些素质特性。

2.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①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

②人员素质测评是抽样测量,而不是具体测量。

③人员素质测评是相对测量,而不是绝对测量。

④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

(三)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

1.胜任素质简述

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是指在组织管理中驱动员工作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等素质的集合。

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是将胜任素质应用于实践的第一人。20世纪50年代初,麦克·里兰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为之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预测驻外服务信息官员能否做出优秀绩效的甄选方法。麦克·里兰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第一手材料,比较、分析工作表现优秀和一般的驻外服务信息官员具体行为特征的各项差异,最终提炼出驻外服务信息官员胜任工作且能做出优秀绩效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胜任素质模型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践证明,运用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胜任素质识别

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唯一标准,即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或岗位胜任特征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1)知识。知识层面既包括员工从事某一职业领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员工在某一组织中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信息,例如公司知识、产品知识和客户信息等。

(2)技能(能力)。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或能力,例如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分析能力等。能力是指员工天生具备或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不易改变的特质,例如人际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

(3)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员工从事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例如主动性、责任心、成就欲、忠诚度、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

3.胜任素质优化

员工所具备的素质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所处的组织环境不同,都会影响其工作绩效的发挥。如何优化企业员工的能力素质,使其表现出最佳工作绩效,可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员工的胜任素质。员工的胜任素质是指员工个体所具备的所有综合能力素质。员工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有很多,其中总有某项或某些素质使其适合或善于从事某项工作。员工个体的胜任素质集合决定了其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以及能够达到怎样的绩效标准。

(2)岗位的胜任特征。企业中具体的岗位对其任职者有不同的胜任特征要求,不同的岗位需要具有不同能力素质的员工来担任。岗位的胜任特征集合决定了其适合什么样的员工来担任。

(3)组织的环境特征。组织的企业文化及经营环境对其选择不同能力素质的员工有很大影响。组织的环境特征决定了其对具有不同素质倾向的员工做出取舍。

员工的胜任素质、岗位的胜任特征、组织的环境特征三个集合的交集决定了员工的最佳工作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尽可能提高三者的契合度,使三者的交集最大,才能保证员工做出卓越绩效。

4.胜任素质模型

根据企业中从事某岗位的员工所应具备的胜任素质,从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3个层面构建其胜任素质模型。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具体内容如图2-1所示。

图2-1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img

胜任特征的基本内容

胜任特征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层面:(www.xing528.com)

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

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英语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

社会角色——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如想成为工作团队中的领导);

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如认为自己是某一领域的权威);

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如喜欢冒险);

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如想获得权力、喜欢追求名誉)。

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企业会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以此为标准对员工进行挑选。这就要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特征能力。

个人的胜任力:指个人能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

岗位工作要求:指个人在工作中被期望做什么;

组织环境:指个人在组织管理中可以做什么。

交集部分是员工最有效的工作行为或潜能发挥的最佳领域。

当个人的胜任能力大于或等于这三者的交集时,员工才有可能胜任该岗位的工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要发掘的胜任能力模型就是个人胜任能力与另外两个圆的交集部分,即能够保证员工有效完成工作的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是辨别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在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建立某岗位工作胜任特征模型构架,并产生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四)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步骤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步骤如下:

1.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胜任素质模型总的指导方针,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首先分析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研究企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然后提炼出企业员工应具有的胜任素质,从而构建符合企业文化及环境的胜任素质模型。

2.确定目标岗位

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往往与组织中的关键岗位密切相关,因此在建立胜任素质模型时应首先选择那些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岗位作为目标岗位,然后分析目标岗位要求员工所应具备的胜任力特征,从而构建符合岗位特征的胜任素质模型。

3.界定目标岗位绩优标准

企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是界定绩优标准的基础。通过对目标岗位的各项构成要素进行全面评估,区分员工在目标岗位绩效优秀、绩效一般和绩效较差的行为表现,从而界定绩优标准,再将界定好的绩优标准分解、细化到各项具体任务中,从而识别任职者产生优秀绩效的行为特征。

4.选取样本组

根据目标岗位的胜任特征,在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员工中随机抽取绩效优秀员工(3~6名)和绩效一般员工(2~4名)作为样本组。

5.收集、整理数据信息

收集、整理数据信息是构建胜任素质模型的核心工作,一般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数据库问卷调查法等来获取样本组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并将获得的信息与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

6.定义岗位胜任素质

根据归纳整理的目标岗位数据资料,对实际工作中员工的关键行为、特征、思想和感受进行重点分析,发掘绩优员工与绩效一般员工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反应及行为表现之间的差异,识别导致关键行为及其结果的具有显著区分性的能力素质,并对识别出的胜任素质作出规范定义。

7.划分胜任素质等级

定义了目标岗位胜任素质的所有项目后,应对各个素质项目进行等级划分,并对不同的素质等级作出行为描述,初步建立胜任素质模型。

8.构建胜任素质模型

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环境及目标岗位的实际情况,将初步建立的胜任素质模型与企业、岗位、员工进行匹配与平衡,构建并不断完善胜任素质模型。

构建胜任素质模型的步骤如图2-2所示。

图2-2 构建胜任素质模型的步骤

(五)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企业实施招聘的基础,如果仅对岗位的组成要素,如岗位性质、特征、职责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进行分析,很难识别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进行的工作分析,侧重研究岗位要求的与优秀绩效表现相关联的特征及行为,结合胜任特征及其行为表现来定义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使其具有更强的绩效预测性,从而为招聘与录用提供参考。

2.录用决策

企业招聘难点在于识别应聘人员的潜在素质,即如何根据应聘人员以往的工作表现预测其未来的工作绩效。以应聘人员的知识、技能及经验背景等外在特征为依据作出录用决策,缺乏对应聘人员未来绩效的科学判断与预测,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

基于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的招聘与甄选,旨在从应聘人员过去经历中的行为表现发掘其潜在素质(能力素质是深层次特质,不易改变),分析其与应聘岗位胜任能力的契合度,并预测其未来的工作绩效,从而作出录用决策。

3.招聘录用流程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对某岗位应聘人员进行招聘录用的流程如图2-3所示。

图2-3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招聘录用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