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及背景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及背景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企业安然承认自1997年以来,通过非法手段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内部交易中,不断隐藏债务和损失,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美国权威评级公司在调查了7 000家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后认为,有多达1/3的美国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存在捏造盈利的问题。诚信危机震撼着美国及国际社会,假账丑闻使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和会计公司的职业道德失去了信心。企业单位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应对和防范各种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及背景分析

内部控制,也称内控,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来看,内部控制产生由来已久,但通过法律手段推进、完善控制制度,则属于频发的财务舞弊案件所带来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制度创新的产物。

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企业安然承认自1997年以来,通过非法手段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内部交易中,不断隐藏债务和损失,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消息传出,立刻引起美国金融市场的巨大动荡,安然股价从近90美元跌至不足1美元,许多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美国安然、世通、施乐、默克制药等一批大公司会计丑闻接连曝光。美国权威评级公司在调查了7 000家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后认为,有多达1/3的美国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存在捏造盈利的问题。

会计丑闻使2002年美国经济损失了370亿~420亿美元。诚信危机震撼着美国及国际社会假账丑闻使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和会计公司的职业道德失去了信心。(www.xing528.com)

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经济犯罪及不守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即除了内部控制失效外,很难再找到其他因素。企业单位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应对和防范各种风险。为了提高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2002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2年上市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正式成为美国的一项法律。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日益成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入门证”和“通行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