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历程:转型升级与创新求变

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历程:转型升级与创新求变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初步形成了52个国家级高新区的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历史性挑战,国家级高新区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这是中国自建设国家级高新区以来最大规模集中审批省级高新区的升级,从中可以看出,国务院对国家级高新区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作用寄予厚望。截至2012年9月,中国已有105家国家级高新区。

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历程:转型升级与创新求变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刚刚经历一场动荡的中国,经济百废待兴,无论是人才、资金、技术水平还是产业基础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使中国必须正视和融入全球经济竞争,为应对当时巨大的新科技革命挑战,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颁布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技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重要论断。在同年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对中国科学事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科学工作步入正式轨道

1984年6月,原国家科委将《关于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机遇的对策》的报告呈送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制定新技术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政策,进行大胆实践。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明确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试办新技术园区。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兴办了“深圳科技工业园”,开始了创办科技园区的探索。1988年5月,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出台18条优惠政策予以大力扶持。

1991年3月,《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颁布,批准建立武汉东湖、南京、西安、天津、长春、深圳等26个国家级高新区,并制定全国适用的扶持政策,正式拉开了国家级高新区建设与发展的大幕;同年4月,邓小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发表。1992年11月,在邓小平南行讲话的指引下,国务院又批准建立苏州、无锡常州、宝鸡、昆明等25个国家级高新区。1997年6月,为解决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2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国务院特别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并将其纳入国家级高新区管理范畴。至此,初步形成了52个国家级高新区的格局。(www.xing528.com)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历史性挑战,国家级高新区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2007年1月,国务院批准宁波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同年苏州工业园区也纳入国家级高新区管理序列。2009年3月,又新批准湘潭、泰州两个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10年9月和11月,国务院先后两批批准烟台东莞松山湖、昆山等27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这是中国自建设国家级高新区以来最大规模集中审批省级高新区的升级,从中可以看出,国务院对国家级高新区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作用寄予厚望。2011年6月,科技部又批准上海紫竹高新区等5家省级高新区升级成为国家级高新区。至此,中国的国家级高新区数量达到88家,它们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在中国各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1年7月,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开展‘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建设工作,加强对新升级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的指导”。截至2012年9月,中国已有105家国家级高新区。如此快速的国家级高新区升格与扩张,到底能否有效地达到初衷,尚需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