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详细解析

内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详细解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湖科技园区的成功被认为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成就的一个美丽意外。早在1969年台北市改为省辖市后,内湖科技园区已经划定为工业区,并定义为无污染的轻工业区。同年6月,成立了内湖科技园区服务中心,开始进行辅导厂商进驻的工作,提供厂商意见申诉的渠道,同时园区厂商联谊会也成立。

内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详细解析

内湖科技园区的成功被认为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成就的一个美丽意外。对其发展历程进行追溯,可以看出企业和当局是如何从“斗智斗勇”到相互合作共同缔造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的。

(一)内湖轻工业区规划初期(1969—1995)

内湖科技园区位于台北市内湖区西南隅,早期为基隆河周边的农业区。早在1969年台北市改为省辖市后,内湖科技园区已经划定为工业区,并定义为无污染的轻工业区。但是由于开发方式的不确定性,使得该地区一直未能进行开发。20世纪80年代,鉴于未登记注册工厂散布于全市住宅区、商业区,对市民生活和市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为了将这些违规工厂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同时为全市未来工业发展提供所需工业用地,台北市政府于1985年发布公告实施《拟订内湖轻工业区附近地区细部计划暨配合修订主要计划案》,决定采用市地重划方式[1]予以整体开发,将该区规划为无污染、适宜台北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轻工业区,借此改善违规工厂散布全市的问题。为促进区内土地的整体利用开发,以引进工业兴建厂房,市政府建设局于1990年8月9日发布实施《台北市内湖轻工业区辅导管理办法》。内湖轻工业区的开发施工作业始于1991年2月,分两期先后于1994年和1995年完工,全区面积共149.72公顷,范围涵盖内湖路一段、港墘路、瑞光路、堤顶大道、旧宗路、行善路、民权东路六段等。轻工业区在整地之后,地价上升,违规工厂的企业主要迁到这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地建厂,同时往返市区的交通成本也较高。因此台北市政府希望将台北市的小型家庭工厂及违章工厂纳入此区一并管理的想法,最终受限于土地成本及交通不便等因素而无法落实。

(二)内湖轻工业区的异样崛起(1996—2001)

由于台北市政府计划的落空,轻工业区一片萧条,仅有少数汽车维修厂商在该区内设厂。远雄集团看好该地区的发展前景,于是大量收购内湖轻工业区的土地,并运用人头公司申请工厂登记以取得建筑执照,随后兴建起一栋栋当时称为集合式的工厂,推出内湖第六期造镇计划,以“台北科技城”“台北新硅谷”等科技重镇的形象对投资额较大的高科技产业进行宣传营销。由于企业可以用工业区的工厂价格买到和台北市中心商业区一样品质却更大的科技办公大楼,远雄集团在1996年推出的远东ABC Hi-Tech厂办系列立刻供不应求,销售一空。其他建筑厂商(或房地产开发商)看到科技办公大楼租售热烈的市场反应,华固、长虹、皇鼎等十五家建筑公司陆续跟进,从此建筑商在该地区建设各式各样华丽的办公大楼,进而不断推动该地区地价的上涨及产业结构的变迁。

与此同时,许多高科技公司在内湖轻工业区购地,逐渐产生集群效应的同时开始有较大规模的高科技企业跟进,如台达电、仁宝电脑、明基电通、精业公司、东森宽频电信、数位联合、华邦电子等先后加入此行列,除了跟建设公司购买厂房外,有些企业甚至自己购地盖厂办大楼,大厂进驻的同时又带进其上下游的厂商,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随之进驻。所以内湖轻工业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是建筑商不断对外营销,以及若干高科技电子企业基于台北市的区位优势购地自建企业总部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这期间台北市政府未在园区内设有管理单位,园区仍然沿用《台北市内湖轻工业区辅导管理办法》,虽历经2000年7月及同年12月两次修正,进驻园区的产业仍以制造业为主,多数企业为了应对政府的检查,以各种方式与政府周旋。因此,政府在园区早期发展期间并未有积极的作为。经有关调查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时进驻内湖科技园区的厂商约有600家,其中取得合法登记的约为200家,取得营利事业登记者约为130家,其余为支持性产业,因尚未开放而无法登记。(www.xing528.com)

(三)内湖科技园区酝酿阶段(2001—2002)

随着进入20世纪90年代,外部经济形势瞬息万变,鉴于当时正是亚洲经济快速成长,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亚洲四小龙”陆续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展现出雄厚的经济实力,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这股趋势下快速变迁,高科技产业以未来之星的姿态,登上经济发展的舞台,成为重要角色,“轻工业区”的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产业发展的需求。在2001年4月举办的第一次“市长与内湖轻工业区厂商座谈会”上,厂商提出内湖轻工业区急需改善的问题,以及园区厂商对于园区未来远景的期盼,时任市长允诺成立专责的管理中心服务厂商。随后,台北市政府建设局即开始进行园区服务中心的筹备事宜。同年5月,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与建设局邀请产、官、学等,共同举办“内湖轻工业区未来发展”会议,在该次会议中确认内湖轻工业区未来应朝资讯、生物技术产业及研发、设计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转型,自此确立了内湖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但对外名称仍为内湖轻工业区。同年6月,成立了内湖科技园区服务中心,开始进行辅导厂商进驻的工作,提供厂商意见申诉的渠道,同时园区厂商联谊会也成立。

2001年12月第三次与园区厂商举行座谈会的时候,台北市政府宣布将“内湖轻工业区”更名为“台北市内湖科技园区”,至此,内湖科技园区正式定名,但此时对园区厂商的管理仍然沿用《台北市内湖轻工业区辅导管理办法》。2002年7月台北市政府公告实施《变更台北市“台北内湖科技园区”(原内湖轻工业区)计划案》,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成立单一窗口服务模式,以辅导替代管制、以服务替代管理,“建立具弹性的土地使用管理机制,提供园区充足支持性公共服务设施、以塑造优质的就业环境以及普及的大众运输为策略,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产业发展环境为目标,期能吸引岛内外科技产品研发、设计为主的厂商进驻本区,成为‘台北内湖科技园区’”。

(四)内湖科技园区迅速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由于厂商的强大压力,台北市政府在核心产业[2]与次核心产业的规范下,尽量配合厂商需求,多次放宽产业进驻的限制。其中,为配合2002年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提倡“企业营运总部”的概念与政策,于2002年4月的公告中核准“企业总部”在园区内设置,加速了厂商集群效应的形成,奠定了“台北硅谷”的地位。在集群效应带动下,影响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前100大企业都已入驻内湖科技园区,包括明基、光宝、仁宝、华邦、精业等知名公司都将总公司的全球总部设在内湖。内湖科技园区逐渐成为“台湾旗舰企业总部新首都”,台湾科技产业的重镇开始逐渐从新竹科学园区一路北移至内湖科技园区。园区产值也快速攀升。2003年4月台北市政府首次对内湖科技园区内的产业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确认2002年园区产值高达7691亿元新台币,年产值超越新竹科学园区。2004年进行第二次产业调查结果确认内湖科技园区为1.17万亿元新台币。截至金融危机前,园区营业额已经达到2.71万亿元新台币,年均增速接近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