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PP模式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PPP模式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私伙伴关系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公共管理改革中被大力倡导与广泛采用,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改善治理效果的重要方式。PPP的核心要素与扶贫工作的内涵具有较强一致性,能很好地实现“政府、企业和贫困户”的三赢。PPP建设运营模式的最大功效在于对社会资源的引导,尤其是对社会潜在资源的激发,在此过程中,政府、企业和贫困户的目标和利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实现。

PPP模式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公共管理改革中被大力倡导与广泛采用,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改善治理效果的重要方式。公私伙伴关系发展潜力巨大,不仅缓解了日益紧张的政府财政压力,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构筑起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长期合作关系。我国于2014年开始在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体制中力推这一模式。在扶贫开发领域引入PPP模式能够改善当前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和发展现状,使贫困人口有机会享有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2018年12月26日由财政部PPP中心和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联合完成的《PPP模式支持脱贫减贫的探索》研究报告认为,能否将政府职能转变与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有效结合,是推动当前扶贫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之一。在扶贫领域引入各方力量并积极探索各合作主体间有效合作模式是激发社会潜能的关键所在,积极引导利用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是当下扶贫开发的工作发展趋势。PPP的核心要素与扶贫工作的内涵具有较强一致性,能很好地实现“政府、企业和贫困户”的三赢。(www.xing528.com)

林西县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的建设运营采用PPP模式,既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促进扶贫开发目标的实现,又可以在社会形成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共识,为企业提供践行社会责任的机会和平台,还可以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实现盈利目标,使贫困户可以依托PPP项目选择多种方式实现脱贫致富。此外,林西县政府采取分期建设的方式,以有效降低项目建设未来预期收益的风险。储备土地在未来土地利用率提升而升值后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市场化的运营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产业入驻,增加产业园的市场价值。PPP建设运营模式的最大功效在于对社会资源的引导,尤其是对社会潜在资源的激发,在此过程中,政府、企业和贫困户的目标和利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