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城市规划的目标与实现

健康城市规划的目标与实现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健康城市规划具有如下的十二个目标作为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的努力方向,并强调目标的完成程度应作为城市健康城市项目的反馈与评价的一部分。因此,健康城市规划应先优先关注关键性目标的达成,将促进公共健康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再以支撑性目标作为辅助,达成健康城市规划的全面实施。

健康城市规划的目标与实现

健康城市规划具有如下的十二个目标作为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的努力方向,并强调目标的完成程度应作为城市健康城市项目的反馈与评价的一部分。这十二个目标分为两类,关键性目标和支撑性目标,下文将介绍这些目标及针对这些目标城市规划的举措及其对健康城市的促进作用。

(一)关键性目标:

关键性目标包括:

1.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

2.促进社会融合;

3.提供高质量的住房;

4.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

5.鼓励当地食品的生产;

6.保障空气质量与环境美观;

针对其所做的城市规划举措:

1.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来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安全的和高可达性的城市环境,以鼓励居民短途出行采取步行、骑行的方式;

2.城市规划过程中创造出安全的出行环境以及舒适的公共开放空间,用以增加社区交流的机会,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3.在社区层面,通过合理的住房设计、社区定位、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为社区提供社区农园或新鲜蔬果超市等改善居民住房和社区环境;在城市层面,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鼓励绿色交通出行等可持续发展方式保障空气质量与环境美观。

这些城市规划对城市以及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都有:

1.鼓励城市居民采取健康的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能够增加居民进行日常体力锻炼的频次,改善城市生活压力下久坐不动的人群健康;

2.能够有效地鼓励居民进行社区交流,有益于居民的心理健康,同时通过培养社区归属感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融合,还能够减少社区之间的矛盾;

3.为居民建造高质量的住房和社区、并且塑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够保障居民享有卫生安全、环境优美的的住区,同时亦给予居民在城市中亲近自然以及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

(二)支撑性目标:(www.xing528.com)

1.提升社区安全性;

2.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

3.促进社会公平及社会资本的发展;

4.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及环境卫生的质量;

5.土地与资源的合理使用;

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7.保障气候的稳定性

针对这些目标所实施的城市规划举措:

1.规划可以协助提供社会福利,包括廉价住房、创造工作机会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资本的发展;

2.规划新开发区应保障水资源的收集、净化、渗透地表等过程中的安全,并对土地有合理的规划以防止环境卫生的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3.通过规划政策鼓励能源在建筑和交通运输中的节约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城市规划对城市以及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

1.虽然规划并不能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但能够通过阻碍或促进公共设施的建设及居民的使用机会间接地影响社会的公平,从而进一步保证居民享有平等的健康机会;

2.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的合理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影响人们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人们健康有长远、综合复杂的间接地影响;

3.节约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保障气候的稳定性是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条件,同样对人们健康有着间接地影响。

总体而言,关键性目标所需的规划举措能够从鼓励积极的体力活动、鼓励社区融合以及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三个方面直接地影响公共健康,其实施成效较为显著且相对易于考证,这也是当前已有的健康城市规划实践重点关注的三方面;支撑性目标相对于关键性目标,对于公共健康的促进作用是间接性的,需联合低碳规划、生态规划等其他的专项规划,以更加长远的目光考虑与公共健康紧密相关的人们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且实施成效需要较长时间的观测和考证。支撑性目标不仅存在于健康城市规划之中,也和其他城市规划理念息息相关,且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支撑性目标的相关规划已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得到部分实施,然与促进公共健康息息相关的关键性目标则缺少城市规划和公共健康相关领域的足够重视。因此,健康城市规划应先优先关注关键性目标的达成,将促进公共健康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再以支撑性目标作为辅助,达成健康城市规划的全面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