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障性试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保障性试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般情况下,进行研制阶段的保障性试验条件并不能完全代表装备在现场的使用情况。

保障性试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保障性试验是实现装备系统保障性目标的重要而有效的决策支持手段,它贯穿于装备的研制与生产的全过程并延伸到部署后的使用阶段,以保证及时掌握装备保障性的现状和水平,发现保障性的设计缺陷,并为军方接收装备及保障资源、建立保障系统提供依据。

1.保障性试验及评价的时机

研制阶段的保障性试验与评价是装备研制过程的组成部分,用以验证是否达到了保障性要求中所规定的门限值。在一般情况下,进行研制阶段的保障性试验条件并不能完全代表装备在现场的使用情况。

使用试验与评价是为了评估装备的使用(作战)效能和适用性,包括对装备所提供保障的充分性。初始的使用试验与评价是在尽可能接近实际条件的环境中进行的。进行使用试验与评价时,应该在实际的使用环境中,由经过正式培训的具有代表性的装备使用方的使用与维修人员,利用正式的技术手册(或其草案)和供实际应用的保障设备,以有代表性的生产型装备为对象来完成试验。

2.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类型

保障资源的试验与评价主要针对人力人员、保障设备、保障设施、技术资料等单一保障资源,结合每一类保障资源的特点,采用适用的方法给出定性、定量的评价结果。

保障活动的试验与评价主要是对关键的保障活动,如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战场抢修、训练与训练保障、包装、装卸、储存、运输和供应保障等,按照事件—活动—作业层次进行实际的试验测试,给出针对每一项关键保障活动定性、定量的评价结果。(www.xing528.com)

装备系统的保障性仿真与评价主要针对装备及保障系统构成的大系统,根据装备的设计特性和保障系统的构成方案,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根据仿真结果开展保障性综合要求(如战备完好性、持续性)的定性定量评价。

3.保障性要求

1)定量要求方面

装备可达度(或称可达可用度)是仅与装甲车辆工作时间和修复性维修与预防性维修时间有关的一种可用性参数。工作时间是指规定的一个大修间隔期内,车辆实际工作累计小时数;预防性维修时间包括各种保养、小修与中修时间,不包括大修、车场日和换季保养时间;修复性维修时间包括非计划的排除故障、检修和特修时间。战斗准备时间是与装甲车辆战备完好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有关的战备完好性参数,是指装甲车辆在规定的条件(车辆本身各种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随车乘员全部参加工作,油料、弹药和车下单独保管的设备、机件到位)下,从受领任务开始至装甲车辆具备规定的使用能力为止所经历的时间。装备完好率是指能够随时遂行作战或训练任务的完好装备数与实有装备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主要用以衡量装备的技术现状和管理水平,以及装备对作战、训练、执勤的可能保障程度。整车受油速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加油设备供油充足)下,燃油箱接收燃油的最大能力。其度量方法为:油箱的加油量与其加注时间之比(不包括打开油箱盖等辅助时间)。弹药补给时间是指乘员在弹药到位的情况下完成一个弹药基数补给所需要的时间。用提供的样车分别在各试验剖面内验证试验,取其平均值。

2)定性要求方面

装备的保障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保障要与装备维修方案相适应,要与相应维修级别上的人力、人员技能水平相一致。尽可能提高装备的自保障能力,以减少对保障系统的依赖要求。装备交付部队时,应同时提交装备的初始供应备件清单和消耗品清单。技术资料的编写要符合规定的编写要求,确保技术资料的准确、完整、清晰。新装备到部队服役前,必须对部队使用、维修、保障新装备的人员进行初始训练。新装备的使用、维修人员的数量与编配,应尽可能与部队现有的编制、专业划分相一致。需由铁路、公路、空运、船运等运输部门运输的产品,其总重和外形尺寸应满足各部门对货物运输的规定。如果可用,应尽量利用部队原有装备的使用、维修、保障设施,或尽可能在原有设施上予以改造,以适合新装备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