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酰胺高速纺丝工艺优化技巧

聚酰胺高速纺丝工艺优化技巧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纺丝温度、速度和冷却成型条件聚酰胺6高速纺丝设备与聚酯基本相同,但两者的纺丝工艺却有差别。聚酰胺6纺丝温度为265~270℃;纺丝速度比聚酯高,至少在4000m/min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聚酰胺纤维分子间的结合力大、容易结晶、吸水性强之故。(三)纺丝速度对卷绕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图3-17表示聚酰胺纤维的取向度与纺丝速度的关系。这是由于在超高速纺丝的条件下,丝条受急速冷却作用,使纺丝拉伸应力集中于丝条表层而造成的结果。

聚酰胺高速纺丝工艺优化技巧

(一)纺丝温度、速度和冷却成型条件

聚酰胺6高速纺丝设备与聚酯基本相同,但两者的纺丝工艺却有差别。聚酰胺6纺丝温度为265~270℃;纺丝速度比聚酯高,至少在4000m/min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聚酰胺纤维分子间的结合力大、容易结晶、吸水性强之故。当纺丝速度较低时(如1500~3000m/min),预取向丝会因吸湿量高而膨润变形,使卷装筒子塌边,造成卷装筒子成型不良。在纺速高于4000m/min时,预取向丝的取向度和结晶度提高,使其因吸湿而产生的各向异性膨胀显著减小,保证了卷绕筒子的良好成型。

聚酰胺6纺丝时的冷却成型条件与聚酯的基本相同,一般风温20℃,风速0.3~0.5m/s,相对湿度65%~75%,这是因为虽然聚酰胺6纺丝温度较低,但其玻璃化温度也较低,从熔体细流冷却至玻璃化温度,丝条的温度与聚酯相近,因此散热量也大致相近。

(二)预取向丝取向度与卷绕张力

聚酰胺6预取向丝的取向度与纺丝速度和卷绕张力有关。在卷绕张力的作用下,丝条受到拉伸而发生分子取向和结晶,这主要发生在纺丝头与上油装置之间。从喷丝头开始至上油装置可划分为三个区。

第一区:刚刚离开喷丝孔的熔体细流温度远高于凝固温度,此时形变以黏性流动为主,分子链的活动性较强,取向难以固定,在喷丝头下面的这段范围内,丝条受空气阻力较小。

第二区:当细流继续冷却,进入第二区时,细流状聚合物处于高弹态,这时大分子发生取向,并形成物理交联点。在初生预取向丝的交联结构中,形变与分子取向同时发生。在此,一方面由于分子链仍有足够的活动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交联结构的初步形成,在适当的卷绕张力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的取向。因此,在靠近凝固点之前存在着最佳的取向条件。根据网络理论,聚酰胺6预取向丝的取向度(用双折射率△n表征)与伸长率(ε)的关系如下:

第三区:在该区丝条已是凝固的预取向丝,由于分子链段的活动性较小,相对形变困难。在此条件下,恒定的张力已不能再使取向度提高。

由上述可知,预取向丝的取向度主要取决于在临近凝固点前单丝所受的张力。若作用在丝条上的张力很小,则取向度低,甚至造成解取向。若把已冷却但还未取向的丝条突然置于高张力下,则单丝会断裂,这是因为在未取向的丝条结构中,张力分布不均匀。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急剧冷却时。(www.xing528.com)

(三)纺丝速度对卷绕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图3-17表示聚酰胺纤维的取向度(用△n表示)与纺丝速度的关系。聚酰胺纤维的取向度随纺丝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纺速在1400m/min以下时,其取向度随纺速的提高而急剧增大,当纺速达1400m/min以上时,取向度的增大缓慢。

与聚酯相比,聚酰胺纤维在纺丝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结晶,这是因为聚酰胺大分子间存在氢键,且大分子的柔顺性好,故链段易于运动而砌入晶核,因此在纺丝过程中,当丝条接触到油剂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即伴随着产生结晶,且随着纺速的变化,其结晶形态也有所不同。如聚酰胺6纤维,当纺速小于3000m/min时,主要生成α晶态及拟六方晶态;而在4000m/min以上的纺速时,主要生成γ晶态,当纺速高达7000m/min时,γ晶态则显著减少,α晶态又重新增多,并且在丝条断面上呈双层结构,包含高取向的皮层(γ晶态)和低取向的芯层(α晶态)。这是由于在超高速纺丝的条件下,丝条受急速冷却作用,使纺丝拉伸应力集中于丝条表层而造成的结果。

图3-17 卷绕丝的双折射率与纺丝速度的关系

1-聚酰胺66 2-聚酰胺6

生产实践证明,当纺丝速度超过1500m/min时,随着纺速提高,由于纤维中晶核迅速增加和丝条到达卷绕头的时间缩短,水分来不及渗透到微晶胞的空隙中去,因此丝条绕到筒子上后将继续吸收水分,使晶核长大成晶粒,并使丝条伸长,而导致松筒塌边,以致后加工时退绕困难。

随着卷绕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至3500m/min以上),由于大分子的取向度随着卷绕速度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取向诱导结晶,丝条达到卷装时结晶度也随之增加,其后结晶效应明显减弱,因而卷装后丝条的伸长也就大大减小。当纺速高达4000m/min以上时,丝条的伸长率相当于常规纺,因此在此速度下仍可卷绕。

为了实现卷绕工艺的最大稳定性,尤其是防止复丝中单丝线密度差异,生产聚酰胺预取向丝(POY)的纺速以4000~5200m/min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