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板游戏的基本操作方法

推板游戏的基本操作方法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样板的整体形状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平面几何图形,所以要控制面积的增长就必须在一定的二维坐标系中进行。(二)推档端点、定位点及辅助点二维坐标系分坐标推档的各位置点应主要选择在样板服装各控制部位的关键位置上。例如衣片图形在二维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呈放射性的放缩,前胸宽部位差确定为0.5cm,与之有关联的领宽部位差在单独计算出来后,就要按推档的基准位置,算出实际画线的终点差。

推板游戏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坐标基准点的应用方法

服装样板的放缩,是一个平面面积的增减过程。样板的整体形状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平面几何图形,所以要控制面积的增长就必须在一定的二维坐标系中进行。在中号样板上确定坐标原点及纵向Y轴,横向X轴作为基准公共线。由此运用分坐标关系进而形成分档斜线,逐次分档,它不能完全采用几何图形的数学比例放缩方法进行。坐标原点及纵、横轴向基准公共线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坐标的选择必须与服装结构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与服装样板相关的平面图形放缩的合理性。在每块样板中,都要确定一个主坐标原点,确定互为垂直的X、Y坐标轴线后才可以在样板的各端点、定位点、辅助点设立分坐标基准点。分坐标的X、Y轴线与主坐标X、Y轴线要互为平行,手工制图时要用直角尺和三角板画准,否则会产生误差。

(2)主坐标原点和基准公共线应优先选择样板中对服装结构与人体结构有重要关联的位置与部位。如上衣类X轴最好选择胸围线或腰节线,Y轴选在前、后胸宽线或前、后中线上较好。

例如衬衫板的前片,主坐标的原点最好设置在胸围线与前中线的交点上,也可以设置在前胸宽线与胸围线的交点上。虽然主坐标的原点设置在样板的任何一点上都可以放缩,但应考虑设在人体结构的变化较明晰的分档位置上,以利于各分坐标的计算、分档线的画制及御板的方便,因此主坐标的原点位置选择的准确是很重要的。

(3)在同一样板上的坐标轴原点基准公共线一般应取两条互为垂直的坐标轴线,有时也可以只取一条,但轴心点只有一个。对于相互关联的复杂图线,坐标轴原点基准公共线有时会同时选取两个,如插肩袖的放缩。

(4)坐标基准公共线,最好选择有利于各档放缩样板上的大曲率轮廓较小的弧线分档,方便各档曲率轮廓弧线分画准确。

(二)推档端点、定位点及辅助点

二维坐标系分坐标推档的各位置点应主要选择在样板服装各控制部位的关键位置上。如上衣类推档位置点主要有肩颈点、肩端点、前后领深点、前后中线点、前后胸围宽点、前后袖窿弧切点、前后袖窿弧角平分线处凹凸点、省位置点、省宽点、省尖点、装袖吻合点、衣片前后腰节位置点、袋位点、口袋长宽高点、衣长下摆止点、前止口点、扣位点等。

(三)部位差的确定

一般部位差的确定可以从平面裁剪的比例计算公式中推导,线段长度、宽度比例则可按百分比计算,也可按人体比例及经验尺寸确定。

无论是用立裁法还是原型法得到的标准样板,都可以参照平面比例法的公式设置来确定样板上的各结构部位的关系。公式设置不同,部位差则不同,所以公式设置要符合人体及服装的结构关系,符合服装各控制部位的变化规律。成衣样板各结构部位比例关系应严谨,跳档后要保证各部位比例符合号型的要求。

除了用上述方法确定部位差,很多部位也可以根据人体的自身变化规律,从线段长度、宽度、高度、角度出发,在总体上按数学比例计算求得。可依据省的位置、大小,口袋的位置及长、宽、高尺寸,款式破断线、分割的关系等确定各部位档差。

(1)具体服装的衣长、裤长、裙长档差的设置,长度的确定应按人体自然增长规律即国家号型中总体高(号)和每档5cm跳档系数进行推导,计算公式如下:(www.xing528.com)

衣长每档增减量=衣长/号(总体高)×5(号的档差)

裤长每档增减量=裤长/号(总体高)×5(号的档差)

裙长每档增减量=裙长/号(总体高)×5(号的档差)

(2)具体各部位档差的确定,应按照结构设计原理中的合理比例公式设置:部位差=比例公式×总档差

如:原型前胸宽部位差=×4(胸围总档差),原型后袖窿深部位差=×4(胸围总档差)。

(四)终点差与分档斜线

1.终点差

服装样板的结构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在推板的操作过程中,总体档差确定后,首先应确定出结构的部位差,然后再依据两个部位差或几个部位差之间的关系,确定出终点差。

例如衣片图形在二维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呈放射性的放缩,前胸宽部位差确定为0.5cm,与之有关联的领宽部位差在单独计算出来后,就要按推档的基准位置,算出实际画线的终点差。若前胸宽部位差是0.5,前领宽的部位差是0.2cm,那么就应在颈侧点的坐标横向X轴上向两边各放缩终点差量0.3cm(0.5-0.2=0.3cm)。在同一坐标系条件下同时还关联着肩宽差的问题。

另外还有落肩部位差与袖窿深部位差之间的终点差的确定。将坐标原点设在前胸宽与胸围线的交点上,袖窿深部位差是0.8cm,落肩差单独计算为0.1cm,肩端终点差量应为0.7cm(0.8-0.1=0.7cm)。在同一坐标系条件下同时还关联着肩宽差的问题,这样就保证了各部位档差的相互关系。

2.分档斜线

在样板的各推档位置点上设置与主坐标互为平行关系的分坐标,在分坐标上纵向与横向放或缩的终点与其基准点可连接成一条斜线,各档差在斜线上可逐次划分成若干档,因此这条线被称为分档斜线。在推档时,建立在各端点、定位点及辅助点上的分坐标都应画好分档斜线,在分档斜线上逐次划分档差,各档差点连接后就形成了新的图形,基本保证了各档样板在形态、规格两个方面的准确性和相似性

因样板款式不同,当某一条样板轮廓弧线较长或弧线曲率非均匀变化时,可以多取一些辅助位置点,以分坐标的方式,在分档斜线上取得与其他各点等分的档差点,连接点越多,轮廓弧线越容易画得准确光滑。但一定要注意分档时各部位档差的比例关系要正确,否则会适得其反,当然这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