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弯曲工艺问题与优化改进

传统弯曲工艺问题与优化改进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合对称弯曲一模成形,已逐渐成为一种经常采用而有效的工艺技术手段。但这并不是说任何弯曲件都不能用单工位复合模冲制。3)消减弯曲成形后工件回弹的措施及回弹量的控制。4)弯曲成形所需模具工作空间的大小及行程。10)弯曲件连续冲压一模成形、成对组合对称弯曲成形的工艺性、可行性,以及在连续模上加工,要采取的结构措施、冲压加工的难点及对策。

传统弯曲工艺问题与优化改进

用各种复杂形状的板料弯曲件取代笨重庞大的铸锻件、铆焊件,是各类机电与家电产品结构轻型化、小型化经常采用的手段,特别是仪器仪表产品,更是如此。因此,所需各种板料弯曲件品种与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形状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组合对称弯曲一模成形,已逐渐成为一种经常采用而有效的工艺技术手段。

用传统冲压工艺生产板料弯曲件,特别是一些形状复杂的弯曲件,如多角弯曲件、多向弯曲的复杂弯形件、带枝芽的卷圆件、有群孔多槽的异形扳边件等,通常多采用分序多模冲制:落料展开平毛坯再分序弯曲成形;用连续模冲孔(槽孔、切口)而后在弯曲模上弯形。这种传统工艺的主要缺点如下:

1)工件质量差。用几套冲模冲制,多次入模重复定位,工件的一致性差,互换性不好,给产品的装配及修理更换配件带来麻烦。同时,工件的尺寸与几何精度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工件内孔与外形的同轴度、各弯角相对的位置度等经常超差。

2)生产率低。由于分序多模冲制,工艺路线长,占用机床与操作人员多,耗用工(台)时多,综合废品率高,生产率低。

3)操作不安全。分序多模冲制大多使用单工序冲模。这类冲模多采用敞开式、无导向、无安全防护设施。特别是小尺寸薄料工件半成品,在入模冲压时,多用手工送料入模,操作不安全,容易发生压手断指事故。

4)生产成本高。绝大多数这类弯曲件,不使用单工位综合式复合模(即复合弯曲模)冲制。因为一般弯曲件都有较长的弯边,多数为消减其弯曲后产生的回弹,都要用接触校正弯曲法弯曲。弯曲凸模必须将弯曲件压紧、镦压在具有弹顶垫的弯曲模腔中。复合模难以在落料展开平毛坯后,再进行这种需要较大行程的弯曲作业。但这并不是说任何弯曲件都不能用单工位复合模冲制。用特种非标准结构的弯曲复合模,冲制高精度薄料小尺寸短弯边弯曲件,实际生产中也有应用,但不多见。用常规的单工位复合模结构冲制小尺寸、短弯边弯曲件,由于模腔弯角在试模后要反复修准,同一工位的落料刃口与弯曲模腔自然磨耗差别很大,修理难度较大,故这类复合模使用不广泛。多数中小型板料弯曲件可以用连续冲压一模成形工艺,尤其是一些开式单边弯曲的非对称零件、一些小尺寸复杂形状的零件,采用连续模组合对称弯曲一模成形多件,取代传统的分序多模冲制工艺,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由传统老工艺分序多模冲压,过渡到一模成形,需要注意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弯曲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的相互位置。

2)展开平毛坯落料的毛刺方向及其外形尺寸精度的控制。(www.xing528.com)

3)消减弯曲成形后工件回弹的措施及回弹量的控制。

4)弯曲成形所需模具工作空间的大小及行程。

5)冲压方向以外弯形的位置及所需行程、弯曲力,以及冲模需要设置横向施力冲压机构。

6)连续冲压的合理流程及工位安排与布局。

7)工位间的送进方式,尤其到变形工位的送料方式。

8)选定合理的连续冲压排样方式。弯曲件用多工位连续冲压一模成形,大都采用有沿边、有搭边的排样类型,进行有废料冲裁与弯曲成形。

9)组合对称弯曲的可行性及一模成形的工艺方案对比、优选。

10)弯曲件连续冲压一模成形、成对组合对称弯曲成形的工艺性、可行性,以及在连续模上加工,要采取的结构措施、冲压加工的难点及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