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鱼类腌制加工中的脂肪酸分析

鱼类腌制加工中的脂肪酸分析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鱼类腌制过程脂肪酸基本组成分析蓝圆鲹及带鱼腌干加工过程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列于表5-50。本文对所有加工阶段都能检测出含量的脂肪酸进行分析,蓝圆鲹和带鱼分别分析22种和16种脂肪酸,以及各大种类脂肪酸之和。表5-50蓝圆鲹及带鱼腌干加工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变化续上表注:①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偏差,数据取5次平行测量值的均值; ②同一行标注不同大写字母A~D

鱼类腌制加工中的脂肪酸分析

(一)鱼类腌制过程脂肪酸基本组成分析

蓝圆鲹及带鱼腌干加工过程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列于表5-50。GC-MS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蓝圆鲹总共检测出31种脂肪酸,其中包括12种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10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以及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在原料(L)中,三种类型的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71.96mg/g、56.60mg/g及205.92mg/g,分别占总含量434.48mg/g的39.6%、13.0%及47.4%。带鱼总共检测出24种脂肪酸,其中包括11种SFA、6种MUFA以及7种PUFA。在原料(D)中,三种类型的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0.24mg/g、76.06mg/g及58.59mg/g,分别占总含量185.28mg/g的27.1%、41.0%及31.8%。比较而言,蓝圆鲹检测出的脂肪酸种类比带鱼多,在脂肪酸的构成上,蓝圆鲹中PUFA占的比重最大,MUFA占的比重最小,而带鱼中MUFA占的比重最大,SFA占的比重最小。蓝圆鲹原料(L)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肪酸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硬脂酸(C18:0)及软脂酸(C16:0);带鱼原料(D)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肪酸有油酸(C18:1(n-9))、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及硬脂酸,这些脂肪酸含量都分别占总含量的15%以上。两种鱼的脂肪酸组成比较,DHA在蓝圆鲹中含量最高,但在带鱼中含量很低;EPA在带鱼中含量较高,却在蓝圆鲹中含量不高;而硬脂酸在两种鱼中的含量都较高。上述提到的几种脂肪酸也是很多学者所研究的鱼类的主要脂肪酸,说明鱼类的主体脂肪酸可能具有普遍性。就鱼类而言,其脂肪酸不仅种类丰富,且营养价值较高,两种鱼都含有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亚油酸(C18:2(n-6))及亚麻酸(C18:3(n-3))。这两种脂肪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但又是必需的。但两种鱼中亚麻酸含量都较低,也许因为需要大量合成其他n-6及n-3 PUFA,因为亚麻酸是合成这些脂肪酸的基础。两种鱼都含有花生四烯酸(C20:4(n-6)),且含量不低,这种脂肪酸是合成人类多种重要激素的前体,如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血栓烷素等;并且含有“脑黄金”之称的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蓝圆鲹和带鱼原料中这两种脂肪酸含量之和在155.15mg/g和38.54mg/g之间,分别占总和的35.6%及19.6%,可见蓝圆鲹中这两种“脑黄金”脂肪酸的含量较高EPA和DHA可维持心血管系统健康,促进免疫及人体大脑和视神经发育。综上所述,就脂肪酸的营养价值而言,蓝圆鲹的价值比带鱼高,因为其不仅EPA加DHA的总含量较高,而且必需脂肪酸的亚油酸及亚麻酸,以及半必需的花生四烯酸的含量都高于带鱼。

(二)腌干加工过程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分析

表5-50也显示了蓝圆鲹及带鱼腌干加工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本文对所有加工阶段都能检测出含量的脂肪酸进行分析,蓝圆鲹和带鱼分别分析22种和16种脂肪酸,以及各大种类脂肪酸之和(以∑表示)。对蓝圆鲹而言,one-way ANOVA结果表明,腌干加工过程对C14:0、C15:0、C16:1(n-7)、C24:1(n-9)、C18:2(n-6)、C20:5(n-3)、C20:2(n-7)等7种脂肪酸以及总MUFA、总PUFA有极其显著影响(p<0.001);而对带鱼来说,腌干加工过程对C14:0、C16:0、C20:4(n-6)、C20:5(n-3)、C22:6(n-3)等5种脂肪酸以及总PUFA有极其显著影响(p<0.001)。

进一步采用Tukey’s HSD分析这些脂肪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就蓝圆鲹而言,7种脂肪酸出现了三种变化规律:第一种是含量首先显著增加(p<0.05),后显著减少(p<0.05)的趋势,C16:1(n-7)、C18:2(n-6)含量都在干燥阶段显著增加(p<0.05),C15:0含量则在漂洗和干燥两阶段显著增加(p<0.05),随后4种脂肪酸都在成品阶段含量显著减少(p<0.05);第二种趋势与第一种相反,仅有C20:2(n-7),其含量先在腌制阶段显著减少(p<0.05),但在漂洗至成品阶段逐步显著增加(p<0.05);第三种趋势是含量显著增加,C24:1(n-9)含量显著增加(p<0.05)出现在成品阶段,C20:5(n-3)出现在干燥阶段,而C14:0则出现在腌制阶段,但C14:0含量在漂洗阶段显著减少(p<0.05),此后的干燥阶段又重新显著增加(p<0.05),总体趋势是显著增加(p<0.05)的。对于脂肪酸的总和而言,总MUFA先在干燥阶段显著增加(p<0.05),而在成品阶段显著减少(p<0.05),而总PUFA则先在漂洗阶段显著减少(p<0.05),而在干燥阶段显著增加(p<0.05)。带鱼方面,5种脂肪酸含量变化仅呈现两种情况:第一种为含量逐步显著减少(p<0.05),C20:4(n-6)和C20:5(n-3)先在腌制阶段含量显著减少(p<0.05),再次显著减少则分别发生在漂洗及干燥阶段;C16:0含量仅在干燥阶段显著减少(p<0.05);C14:0含量在漂洗阶段及成品阶段皆显著减少(p<0.05)。第二种情况中,C22:6(n-3)含量在漂洗阶段显著增加(p<0.05),但在干燥阶段显著减少(p<0.05)。带鱼的总PUFA的变化是极其显著的,其含量在漂洗阶段显著增加(p<0.05),但在腌制和干燥阶段显著减少(p<0.05)。研究腌干鲱鱼片都发现总PUFA在干燥阶段显著减少(p<0.05),提示了PUFAs可能在干燥阶段因氧化而降解,本文带鱼的总PUFA变化与之类似,而蓝圆鲹则略有不同。

表5-50 蓝圆鲹及带鱼腌干加工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变化

续上表

注:①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偏差,数据取5次平行测量值的均值; ②同一行标注不同大写字母A~D、小写字母a~d表示每组数据间出现显著差异(p<0.05);③ND:表示未检出或未考察;④蓝圆鲹加工阶段:原料(L)、腌制(LY)、漂洗(LP)、干燥(LG)、成品(LC);带鱼加工阶段:原料(D)、腌制(DY)、漂洗(DP)、干燥(DG)、成品(DC)。(www.xing528.com)

(三)鱼类腌干加工过程脂肪酸营养指标变化分析

蓝圆鲹和带鱼腌干加工过程中,关于脂肪酸的5个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分别如图5-94和图5-95所示。

营养学家认为肉制品中M(PUFA)/M(SFA)越高,越有利于健康,FAO/WHO推荐的M(PUFA)/M(SFA)最佳范围为0.4~0.5。在腌干加工过程中,蓝圆鲹的M(PUFA)/M(SFA)比例范围在1.13~1.33,远高于FAO/WHO的推荐范围,也远高于猪肉羊肉的;而带鱼的比例范围为0.29~0.98,包含了FAO/WHO的最佳推荐范围。由Tukey’s HSD方差分析可知,蓝圆鲹的PUFA/SFA比值在整个加工过程无显著变化(p>0.05),而带鱼的M(PUFA)/M(SFA)比值出现两次显著降低,分别在腌制和干燥阶段,并从干燥阶段开始一直低于FAO/WHO的推荐范围。

蓝圆鲹中另一指示脂肪酸与心血管健康关系的营养指标n-6/n-3 PUFA比值为0.09~0.18,带鱼的该比值为0.32~0.75,都远低于猪、羊肉中的比例,但均符合营养指南中推荐的比例(低于4.0)。蓝圆鲹富含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这些长链n-3 PUFA的摄入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以及眼睛和大脑的早期发育。图5-94和图5-95显示,两种鱼的该指标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都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另一重要指标称为多烯指数(polyene index,P.I.),可用于指示PUFA的降解程度。P.I.值越低表示降解程度越高。该指标在蓝圆鲹腌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范围为1.61~2.09,而在带鱼中的变化范围为0.88~2.85。前者比报道的三文鱼以及金头鲷的值(0.9~1.1)要高,但后者则有部分值这于该两种鱼的范围,说明蓝圆鲹PUFA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程度要低于上述两种鱼,而带鱼的PUFA降解则比较剧烈。加工过程对P.I.的影响程度,由方差分析可知,带鱼的要比蓝圆鲹的显著(p<0.05)。蓝圆鲹的PI值仅在漂洗阶段出现一次显著下降(p<0.05),但带鱼P.I.值则在腌制和干燥阶段都出现显著下降(p<0.05)。两种鱼P.I.值的下降趋势可以和前面所述的POV值及TBARS值的变化趋势相对应,说明PUFA的降解导致了初级和次级脂肪氧化的产生,因此,P.I.值下降阶段所对应的POV值和TBARS值就随之显著增加了(p<0.05)。

还有两个指标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rteriosclerosis index,A.I.)和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genic index,T.I.),均基于脂肪酸组成对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用于指示脂质的营养价值。因为脂质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不论其双键的数量、位置或构型,都可以通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酯化的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心脏健康状况,从而有效降低A.I.和T.I.值。两个指标值越大,则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本文中蓝圆鲹的A.I.和T.I.范围分别为0.40~0.47及0.23~0.27,带鱼的A.I.和T.I.范围分别为0.25~0.44及0.31~0.75。两种鱼的A.I.和T.I.值均低于牛、羊、猪等肉制品的A.I.值(> 0.5)和TI值(> 0.8)。由方差分析可知,蓝圆鲹的A.I.值在加工过程中无显著变化(p>0.05),而带鱼的A.I.值则在漂洗阶段显著下降;就T.I.值而言,带鱼在加工过程中T.I.值的变化(p<0.001)比蓝圆鲹(p<0.01)的显著,前者从腌制阶段开始逐步显著增加,而后者则先在腌制阶段显著下降(p<0.05),后又在漂洗阶段出现显著增加(p<0.05)。

由以上5个指标的综合变化来看,加工过程对带鱼脂肪酸的影响要大于蓝圆鲹,因为带鱼有3个指标受极显著影响,而蓝圆鲹只有1个。此外,带鱼的脂肪酸营养价值损伤较大:首先,带鱼的PUFA/SFA比值在加工后期出现低于FAO/WHO推荐范围的情况;其次,带鱼中指示PUFA损伤的P.I.值也下降严重;另外,带鱼中指示心血管健康的T.I.值也远高于蓝圆鲹,并且在脂肪氧化程度较严重的腌制和干燥阶段出现显著增高现象。

图5-94 蓝圆鲹腌干加工过程脂肪酸营养指标的变化

图5-95 带鱼腌干加工过程脂肪酸营养指标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