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生素、抗病毒与抗肿瘤物质的作用及应用

抗生素、抗病毒与抗肿瘤物质的作用及应用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红树林底泥的放线菌中获得的抗生素,对鱼类病原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海参、海鞘体内的微生物有20%~50%可产生具有细菌毒性与杀菌活性的化合物。除此之外,Alteramide、Octalactin、Cuprolactam、Quinazline、o-bionin等都是从海洋细菌与真菌体内分离得到的具有抗病毒或抗肿瘤活性的物质。

抗生素、抗病毒与抗肿瘤物质的作用及应用

1.抗生素

很多海洋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这样的微生物如链霉菌属、交替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着色菌属(Chromatium)、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及许多未定菌。已报道的抗生素涵盖酯类、吡咯、糖苷、小肽类与醌类,有些种类从未在陆生菌中见过。日本研究者发现大约27%的海洋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还检测了海洋微生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等8种细菌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海洋微生物中某些放线菌、细菌、真菌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性。土霉素原是一种由陆地微生物——龟裂链霉菌(S.rimosus)分泌产生的抗生素,如今从海洋底泥的微生物中也可以分离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依他霉素(Istamycin)是从海泥中分离的链霉菌(S.tenjimariensis)所产生的,该抗生素具有强烈抑制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作用。从海洋含溴假单胞菌(P.bromotilis)中分离到硝吡咯菌素(Pyrrolnitrin)。福建海洋研究所从福建沿海底泥中分离到一株海洋放线菌——鲁特格斯链霉菌鼓浪屿亚种(S.rutgersensis ssp.gulangyunensis),能够产生抗菌谱广、毒性低的抗菌物质Minobiosamine与肌醇胺霉素等,对绿脓杆菌与一些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另一株嗜碱性放线菌能产生一种典型的氨基苷类抗生素。红树植物是一类生长在海岸潮间带的高等植物,在已发现的近500种海洋真菌中,有1/3是从红树林中分离到的。从红树林底泥的放线菌中获得的抗生素,对鱼类病原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厦门大学生物系在研究红树林根际微生物时,从中分离得到多株产生新型抗生素的放线菌。

海洋动植物体内含有多种以共生或者寄生方式生活的微生物。海参海鞘体内的微生物有20%~50%可产生具有细菌毒性与杀菌活性的化合物。据估计,海绵中的共生微生物约占海绵体积的40%,可从中获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海绵体内分离出的一株弧菌能产生一种新型的吲哚三聚体抗生素。从海绵(Stylotella agminata)分离的水溶性六环二胍抗生素帕劳胺(Palauamine)对链球菌、杆菌的作用显著。从贻贝组织匀浆液中分离到木霉属真菌,能产生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类物质Peptaibol。(www.xing528.com)

2.抗病毒与抗肿瘤物质

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抗病毒物质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海洋细菌中分离出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Macrolactin,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癌功能。日本从海藻中分离到一株湿润黄杆菌(Flavobacterium uliginosum),能产生对小鼠肉瘤细胞S-180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胞外多糖——Marinactan,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激活巨噬细胞。从日本3 000多米深海底泥分离的Alteromonas haloplanktis,在含有沙丁鱼粉与鱿鱼粉的海水培养基中产生活性物质——一种离子载体类产物(Bisucaberin),该产物在很小剂量(10 μg/mL)下,与纤维肉瘤等肿瘤细胞一起培养时,溶瘤功能显著。盐屋链霉菌(S.sioyaensis)可以产生抗肿瘤抗生素Altemidin。另外,美国马里兰大学发现,海绵中存在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海绵中的抗癌物质是由其中共生或者共栖的细菌所产生,从这些细菌中可以分离出抗鼻咽癌白血病的活性成分。从海鱼胃的内容物分离的吸水链霉菌(S.hygroscopicus)中提取到抗癌成分Halichomycin,从海藻中分离的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sp.)得到6种抗肿瘤成分。除此之外,Alteramide、Octalactin、Cuprolactam、Quinazline、o-bionin等都是从海洋细菌与真菌体内分离得到的具有抗病毒或抗肿瘤活性的物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