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板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能训练

平板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能训练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焊接时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图9-19平板对接工件形式及焊道布置焊件尺寸焊道布置2)操作步骤工件准备。图9-29平对接填充焊③第三层焊接时焊条摆幅应比第二层大,但要注意不能太大,千万不能让熔池边缘超出坡口面上方的棱边。

平板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能训练

1.训练目标与要求

①能正确识读焊接符号的标识;②巩固基础操作技能;③理解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的操作要领;④掌握平板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的焊接技能;⑤进一步理解对接焊缝全熔透工艺。

2.训练准备工作

(1)练习焊件:材质为Q235B或Q345B,尺寸为300mm×125mm×12mm。

(2)焊条:型号为E4303(J422)或E5015(J507),直径φ3.2mm,φ4.0mm。

(3)焊接设备及工具:焊机型号为BX1-300或ZX7-300。

(4)辅助工具:角向磨光机、钢丝刷、敲渣锤、石笔、钢直尺等。

3.操作步骤与要领

1)操作要求

板厚为12mm的平板对接平焊,工件形式及焊道布置情况如图9-19所示。焊接时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

图9-19 平板对接工件形式及焊道布置

(a)焊件尺寸 (b)焊道布置

2)操作步骤

(1)工件准备。将焊件正面和背面坡口及两侧2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及其他污染物清理干净,修整坡口角度和钝边,如图9-20和图9-21所示,矫正工件达到平直度要求。

图9-20 焊前打磨

图9-21 钝边测量

(2)工件装配与定位。装配间隙的大小主要由焊件的厚度、坡口的形式、钝边的厚度及打底焊所选用焊条直径的大小等几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决定。装配间隙一端为3.2mm,另一端为4.0mm;错边量≤0.8mm,如图9-22所示。

定位焊缝应距端头20mm之内进行定位(焊件端头20mm内的范围不进行评定),定位焊缝长为10~15mm,一定要焊透焊牢。

(3)预置反变形。不对称坡口焊缝会在厚度方向产生横向收缩不均的现象,会使钢板向上翘起产生角变形,其大小用变形角表示,要求变形角不大于3°。为防止角变形,采用预置反变形的措施。焊前先使焊件向焊后变形的反方向预留一定的变形量,来控制焊件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角变形,如图9-23所示。

图9-22 装配间隙

图9-23 反变形

(a)获得反变形的方法 (b)预置反变形的角度

3)焊接参数

各焊道选用的焊接工艺参数如表9-9所示。

表9-9 焊接工艺参数

4)操作要领

(1)打底焊。为保证焊缝背面成形需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焊接从工件间隙小的一端开始。

单面焊双面成形的操作方法有两种:连弧焊接法和断弧焊接法。连弧焊接法焊接电流的选择范围较小,对操作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建议从断弧焊接法开始练习。

①平对接连弧焊接法打底焊:开始焊时,在定位焊点上引弧,电弧引燃后稍作摆动进行预热,再将电弧移到定位焊缝与坡口根部相接处,压低电弧,稍作停顿,当坡口根部金属熔化并击穿时,将焊条迅速拉起至正常弧长向前施焊。焊条角度如图9-24所示。

施焊过程中要采用短弧焊,严格控制弧长,运条速度要均匀,并将电弧的2/3覆盖在熔池上,以保护熔池金属;电弧的1/3保持在熔池前,用来熔化并击穿坡口根部,形成熔孔,保证焊透和背面成形。(www.xing528.com)

②平对接断弧焊接法打底焊:开始焊时,在定位焊点上引弧,以稍长的电弧对定位焊缝与坡口根部相接处摆动2、3个来回,进行预热,然后压低电弧,当听到电弧击穿坡口发出“噗、噗”的声音时,表明坡口已被熔透并形成熔池,焊条角度如图9-25所示。

在熔池的前方形成向坡口两侧熔入1~1.5mm的熔孔,然后转动手腕使电弧迅速向斜后方抬起而熄灭,在这个熔池约2/3的金属已凝固,还有约1/3金属处于未凝固状态时,立即在熔池左前方用直击法重新引燃电弧,如图9-26所示。

图9-24 连弧焊接法打底焊的焊条角度

图9-25 断弧焊接法打底焊的焊条角度

图9-26 平板对接焊时熔孔

使用断弧焊接法焊接过程中,每次引燃电弧的位置在坡口某一侧压住熔池2/3的地方,电弧引燃后立即向坡口另一侧运条,运条方法如图9-27所示,在另一侧稍作停顿后,迅速转动手腕抬起焊条熄灭电弧。

图9-27 使用平对接断弧焊接法打底焊的运条方法

使用断弧焊接法焊接时要注意做到:稳、快、准、穿。稳:手握焊钳要稳(电弧要稳);快:熄弧要快(每次引弧与熄弧速度要快,时间间隔要短,节奏控制在每分钟熄弧45~55次);准:引弧时眼睛看准引弧部位,且下手要准;穿:耳朵要听清楚电弧击穿工件的“噗、噗”声,且弧柱的1/3要透过工件背面。

打底焊道无法避免焊接接头,因此掌握好接头技术是质量的重要保证。焊缝的接头有两种方法,即热接法和冷接法。

热接法:前一根焊条的熔池还没完全冷却就立即接头,这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也最适用,接好头的关键有三个。

a.更换焊条要快:最好在焊接开始时,持面罩的手中拿几根焊条,前根焊条焊完后,立即换好焊条,趁熔池还未完全凝固时,在熔池前方10~20mm处引燃电弧,并立即将电弧后退至接头处。

b.位置要准:电弧后退至原先的弧坑处,估计新熔池的后沿与原先弧坑的后沿相切时,立即将焊条前移,开始继续焊接。

c.掌握好电弧下压时间:当电弧向前运动,焊至原弧坑的前沿时,必须压下电弧,必须击穿间隙生成新熔孔,待新熔孔形成后,再按前面要领继续焊接。

冷接法:前一根焊条的熔池已经冷却,进行接头,称为冷接。

冷接时,应清除接头处焊渣10~15mm,或将收弧处打磨成缓坡形,在离熔池后10~15mm处引弧。焊条做横向摆动向前施焊,焊至收弧处前沿时,填满弧坑,焊条角度稍加大并下压,稍做停顿。待形成新熔孔后,逐渐将焊条提起,进行正常施焊。

(2)填充焊。填充层施焊前,应先将前一道焊缝的焊渣、飞溅等清除干净,将打底层焊缝接头处的焊瘤打磨平整,然后进行填充焊。填充焊的焊条角度如图9-28所示。

填充焊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①控制好焊道两侧的熔合情况,焊接时,焊条摆幅加大,在坡口两侧停留时间比打底焊时稍长,必须保证坡口两侧有一定的熔深,并使填充层焊道表面向下凹。

图9-28 填充焊时的焊条角度

②控制好第三层焊缝的高度和位置。第三层焊缝的高度应低于母材0.5~1.5mm,最好略呈凹形,要注意不能熔化坡口两侧的棱边,便于表面层焊接时看清楚坡口,为表面层的焊接打好基础,如图9-29所示。

图9-29 平对接填充焊

③第三层焊接时焊条摆幅应比第二层大,但要注意不能太大,千万不能让熔池边缘超出坡口面上方的棱边。

(3)盖面焊。盖面层焊缝施焊时的焊条角度、运条方法及焊缝接头方法与填充层相同,但焊条摆动的幅度要比填充层大。摆动时注意摆动幅度一致,运条速度均匀,同时注意观察坡口两侧的熔化情况,必须保证熔池边沿不得超过焊件坡口棱边2mm,否则焊缝超宽。

4.考核要求

单面焊双面成形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如表9-10所示。

表9-10 单面焊双面成形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