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板双面焊操作技能训练优化方案

平板双面焊操作技能训练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件装配与定位焊:装配间隙b=(2±1)mm;错边量≤0.4mm;在工件的背面,距两端60mm处焊接定位焊缝,焊缝长度为10~15mm,焊缝厚度为3mm。允许缺陷尺寸限定:咬边深度小于或等于0.3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小于或等于40mm;错边量不得大于0.6mm。

平板双面焊操作技能训练优化方案

1.训练目标与要求

①巩固平敷焊的运条;②强化焊缝起头、连接与收尾操作技能;③学习角向磨光机的使用;④练习碳弧气刨操作技能;⑤理解对接焊缝的全熔透。

2.训练准备工作

(1)练习焊件:材质Q235B,尺寸400mm×150mm×6mm。

(2)焊条:型号E4303(J422),直径φ3.2mm,φ4.0mm。

(3)焊接设备及工具:焊机BX1-300或ZX7-300。

(4)辅助工具:角向磨光机、钢丝刷、敲渣锤、石笔、钢直尺等。

3.操作步骤与要领

1)操作要求

板厚为6mm的平板对接双面焊,工件形式及焊道布置情况如图8-17所示。

图8-17 平板对接工作形式及焊道布置

2)操作步骤

(1)清理工件:将焊件正面和背面坡口及两侧2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及其他污染物清理干净。

(2)工件装配与定位焊:装配间隙b=(2±1)mm;错边量≤0.4mm;在工件的背面,距两端60mm处焊接定位焊缝,焊缝长度为10~15mm,焊缝厚度为3mm。

(3)焊接工艺参数:各焊道选用的焊接工艺参数如表8-4所示。

(4)焊接过程:焊接时,焊条对准焊接接头的间隙,焊条与工件夹角为90°,向后倾斜10°~25°;采用直线运条法,连续施焊,熔池呈圆形或椭圆形状。(www.xing528.com)

表8-4 焊接工艺参数 

①正面焊缝焊接:焊接时在距工件端头15mm处引弧,之后将电弧拉回工件端头采用长弧预热1~2s,压低电弧并将其长度控制在2mm左右,当熔深达4mm以上时,开始移动焊条,进入正常焊接过程。注意焊接速度应稍慢些,焊条后倾25°。如发现铁水与熔渣混合不清时,可适当拉长电弧,同时将焊条后倾角加大,增加电弧向后的吹力作用,促使铁水与熔渣分离。收弧时注意填满弧坑。

盖面层焊缝的焊接方向与底层焊缝相反,避免焊缝接头重叠(接头应至少错开20mm以上),为了使焊缝成形美观,应采用锯齿形运条法。

②碳弧气刨:按工艺要求调整好参数,采用轻而快的操作方法。即气刨时手把下按轻一点,刨出的刨槽深度较浅,而刨削速度则略快一些,这样得到的刨槽底部呈U形,有时近似V形,但没有尖角部分。采用这种轻而快的手法,并取较大的电流时,刨削出的刨槽表面光滑,熔渣容易清除。

清除焊根后,对刨槽进行清理和打磨,以满足焊接的要求,如图8-18和图8-19所示。

图8-18 清根后未清渣的槽形

图8-19 清根后清渣的槽形

③背面焊缝的焊接:背面焊缝焊接时与正面焊缝基本相同,但焊接速度应略快。

4.考核要求

(1)正确使用工具及防护用品。

(2)焊缝全焊透,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焊瘤及电弧擦伤等缺陷。

(3)焊缝宽度为6~10mm,焊缝宽度差≤3mm;余高为0~3mm,余高差≤2mm。

(4)允许缺陷尺寸限定:咬边深度小于或等于0.3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小于或等于40mm;错边量不得大于0.6mm。

(5)小组成员间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