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保动力技术的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环保动力技术的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环境脆弱性与地域容纳量窄小等绕不开的难题,我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制订了电力工业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电力“十三五”规划呼唤着智能清洁煤-能-电技术和装备的面世,着重强调煤电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解决,发展多种梯级能发电技术,攻克各种发电装备的智能制造关。

环保动力技术的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基于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环境脆弱性与地域容纳量窄小等绕不开的难题,我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制订了电力工业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节能环保创意无限

1956年我国第一台6 MW汽轮发电机组(见图1-3)的问世,凝聚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标志着发电动力装备从技术引进跨入大型装备的自主制造时代,为了这一跨越,我们走过了艰难创业的历程。

图1-3 典型的百万机组发电装置

火电厂节能环保不断深化,其内容如下:

(1)改造常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系统,实现烟气超低排放、废水零排放、CO2捕集储存和利用(CCUS)。

(2)提高燃料利用率,节能、减排、降能耗;研发高效发电技术、先进可靠的热力循环系统与装备。

(3)降低发电用化石燃料的比例,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能等再生清洁能源核电。(www.xing528.com)

(4)考察发电装备的生命周期,研发低碳环保发电装备,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量。

2)新标准、新法规引领创新

我国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2014年新法规规定了在含氧量为6%的条件下达到天然气燃机的排放限值(烟尘为5 mg/m3、SO2为35 mg/m3、NOx为50 mg/m3),使煤电行业兴起烟气脱污的改造,变污染源为清洁生产,并推动了非电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

3)多学科的环保与发电装备创新

环保是一门涵盖多领域的综合学科,火电环保是其中的重要子项之一。它不仅影响企业效益和周边生态环境,还与管理体制关联,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我国现有的产学研体制上还留有不少计划经济的痕迹,学科分类上保留过细的研究分工,各行各业分工很细,归口不一,以至于组建复合型的研发团队很重要。

电力“十三五”规划呼唤着智能清洁煤-能-电技术和装备的面世,着重强调煤电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解决,发展多种梯级能发电技术,攻克各种发电装备的智能制造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