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长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域污染导致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危害着渔业水域生境和渔民权益。过量的排放,在长江形成长达560km的岸边污染带,长江大部分水域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江段及支流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导致水生生物生境被破坏,生物总量减少,生产力不断下降。

长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水质状况

由于近30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和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同步增大,而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跟不上污水增长速度,再加上农业面源、采矿及工程建设等影响,长江水系水质呈整体下降趋势。在2005年评价的38306km河长中,I~II类水河长17079km,占44.6%;III类水河长10719km,占28.0%;IV类水河长2614km,占6.8%;V类水河长2336km,占6.1%;劣于V类水河长5558km,占14.5%。总体上,水质劣于III类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27.4%。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和粪大肠菌群等。

长江流域共有评价水库157座、总评价库容763亿m3,水库水质符合和优于III类水的有707.8亿m3,占水库评价总库容的92.8%。V类+劣V类水库容为15.8亿m3,占总评价库容的2.07%。评判为V类+劣V类水库为23座,占总评价水库座数的15.2%,主要分布区域在四川沱江、宜宾至宜昌干流、乌江思南以下、嘉陵江广元昭化以下干流等三级水资源区,重庆地区最为严重。

长江流域参评湖泊45个,评价湖泊总面积8972km2,按评价面积统计,优于和符合III类水以上的占78.7%(占湖泊总评价面积),V类+劣V类水为4.1%(占总评价湖泊面积)。2005年共评价淀山湖太湖西湖、巢湖、甘棠湖、鄱阳湖、邛海、滇池泸沽湖、程海、洱海11个湖泊,仅有泸沽湖、洱海2个湖泊整体水质达III类或优于III类水,其他湖泊都出现部分水体劣于III类水质的情况。只有泸沽湖1个湖泊处于贫营养状态,鄱阳湖、邛海、程海和洱海4个湖泊处于中营养状态,巢湖处于中—富营养状态,滇池、甘棠湖、太湖、淀山湖、西湖5个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

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是:太湖6.7%的水域水质为III类,85.1%的水域为IV类、8.2%的水域为劣V类;中营养水平的水域面积占太湖总面积的13.2%,富营养水平的占太湖总面积的86.8%。云南滇池水质为劣V类,处于富营养状态。巢湖东半湖水质为IV~V类,西半湖水质为劣V类,东半湖处于中营养状态,西半湖处于富营养状态。2005年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96.4亿t(不含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水281.0亿t,比2004年增加8.3亿t,增幅2.9%。其中生活污水92.4亿t(含第三产业和建筑业25.9亿t,占31.2 %,工业废水204.0亿t,占68.8%)。排污主要集中在太湖水系、洞庭湖水系、湖口以下干流、宜昌至湖口、鄱阳湖水系、岷沱江和汉江,占长江废污水排放量的81.1%。

2.水生生物及生境状况(www.xing528.com)

长江水系有鱼类370余种,隶属于17目、52科、178属。在370种鱼类中,纯淡水鱼类294种,咸淡水鱼类22种,江海洄游性鱼类9种,海水鱼类45种。长江中生活的水生动物中,有9种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中华鲟、长江鲟、白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胭脂鱼、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松江鲈鱼

由于对长江的开发利用、水生生物栖息地丧失或破碎化、水污染加重和过度捕捞等因素,豚、鲟和鲥鱼等珍稀、濒危野生生物已濒临灭绝。以鲥鱼为例,它是江海洄游型鱼类,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我国珍稀名贵经济鱼,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68—1977年的10年间,长江鲥鱼年平均产量为49.2万kg,1984年开始,产量开始急剧下降,1986年仅为1.2万kg,现在已经基本上捕不到鲥鱼。

目前,长江主要经济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种苗产量已由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4亿尾。近年来,长江捕捞产量已降到10万t左右,不足最高年份的1/4;主要经济鱼类的组成也日趋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捕捞生产效益显著下降。水域污染导致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危害着渔业水域生境和渔民权益。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沿岸仅工业及城市年污水排放量就达142亿t,占全国的42%以上。过量的排放,在长江形成长达560km的岸边污染带,长江大部分水域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江段及支流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导致水生生物生境被破坏,生物总量减少,生产力不断下降。

3.长江流域未来水资源开发趋势

目前,中国及长江流域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预计未来20年也将维持在较快的发展速度,但由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已经开始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走向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因此,水资源的开发速度会比经济发展速度慢,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会逐步提高,流域用水总量不会大幅增加,到2030年会达到零增长,但水能开发和长江航运领域会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