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洪水国家防洪减灾战略转变分析

世界洪水国家防洪减灾战略转变分析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对洪水战而胜之的战略,着重从减少经济损失的角度考虑防洪政策的调整。这场大水发生之际距美国全面调整防洪减灾战略刚好10年。大水之后,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的组织下,全面调查和评估国家防洪减灾部署。美国的经验说明,工程与非工程防洪应当并重。减灾社会化和非工程防洪减灾措施已经在世界各国推行。

世界洪水国家防洪减灾战略转变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对洪水战而胜之的战略,着重从减少经济损失的角度考虑防洪政策的调整。这种变革在加拿大、法国、匈牙利、荷兰、波兰、日本、印度等国引起重视,并根据各自的国情调整防洪减灾政策。基本认识可归结为:工程防洪手段是主要的防灾手段之一,必不可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土开发的深入和人口的增加,灾害仍急剧上升,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增加。

1993年,美国中部纵贯南北的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这场大水发生之际距美国全面调整防洪减灾战略刚好10年。大水之后,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的组织下,全面调查和评估国家防洪减灾部署。调查结论认为:1983年以来,美国洪水灾害问题得到了从联邦政府到社区的重视;洪水保险项目实施使社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灾害承受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论还认为,进一步减轻灾害损失的努力应集中于“将防洪策略转移到洪泛平原资产迁移和湿地(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保护上来”。次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减灾和搬迁计划,用于迁移的资金增加了500%。美国的经验说明,工程与非工程防洪应当并重。当工程防洪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减灾重点要从主要着眼于消除水患,转移到规范和调整重点发展区域以规避风险方面,体现出社会化的减灾行为在整个减灾工作中的地位。

印度国家防洪委员会也明确提出:“防洪管理规划的总方针,就是要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www.xing528.com)

减灾社会化和非工程防洪减灾措施已经在世界各国推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