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蓼花糖:500年的秦式糕点传承

蓼花糖:500年的秦式糕点传承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蓼花糖原叫棉花糖,后改为僚花糖,“僚”在这里是好的意思。蓼花糖源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500多年了。蓼花糖开始叫棉花糖,后叫僚花糖,再经慈禧改为蓼花糖,成为三原名吃,现在已成为陕西名吃,甚至名扬海内外,成为秦式糕点又一历史名点。

蓼花糖:500年的秦式糕点传承

三原,地处咸阳,离西安不远。

这个不大的小县城实际上是一个美食城,餐饮很有名,有许多历史名餐馆。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明德亭”,其店名为于右任先生所题写。明德亭最有名的菜是辣子煨鱿鱼丝,也是于右任先生的最爱。他曾以这道菜和其他三原菜在南京招待国民党高级官员,赢得满堂彩,也使陕菜在淮扬菜之乡的江苏南京出了一次名。三原应是地道的陕菜之乡。

这里我们不说三原的菜,而说一款陕西人耳熟能详的食品——三原蓼花糖。

有一首诗写蓼花糖:“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如莲藕,风味告乃翁”。 (www.xing528.com)

蓼花糖原叫棉花糖,后改为僚花糖,“僚”在这里是好的意思。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西逃西安。三原人送僚花糖给慈禧吃。老太太甚为喜欢,又不大喜欢这个她不大懂的陕西方言,因她见过一种花叫蓼花,其花形也与糖的形状相似,所以慈禧改名为蓼花糖,并一直沿用下来。

蓼花糖源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500多年了。当时有一些南方人在三原卖米做的年糕,每到过年,他们回家前便把没卖完的年糕寄存在当地朋友家中,并悬挂在房梁上。过完年,他们把这些已晾干的年糕捣碎,加少许面搓成棒状在油锅中炸,这种陈年年糕经油炸后膨发,他们又在其中加一些黄豆浆,炸出的棒条软松油膨,吃起来十分好吃,男女咸宜。蓼花糖开始叫棉花糖,后叫僚花糖,再经慈禧改为蓼花糖,成为三原名吃,现在已成为陕西名吃,甚至名扬海内外,成为秦式糕点又一历史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