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立的历史背景解析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立的历史背景解析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所高等学校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教育条件、师资条件等,经过五千年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积淀,再加上导淮对人才的急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创建就提到了议事日程。(四)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建的直接动因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内忧外患交相危害,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贫民穷,江河失修,洪旱灾害十分严重。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立的历史背景解析

一所高等学校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教育条件、师资条件等,经过五千年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积淀,再加上导淮对人才的急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创建就提到了议事日程。它一经成立,开启了我国专业高等院校培养水利人才的先河,使我国水利高等教育从此成为高等教育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建的治水文化积淀

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不仅建造了众多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水利文化和水利思想,而且留下了诸多富有特色的水利著作,形成了符合自身需要的水利技术和水利理论。同时,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高度重视治水,并且设置了较为完善的治水机构,数不胜数的水利工程背后蕴含了诸多驯水治水的动人故事,所积累的丰富的治水经验,升华为专门的水利知识和水利技术。客观上,这些水利知识和水利技术必然存在传习、继承、发展、提高的过程,也就必然有水利科技教育,虽然这种水利科技教育既不正常,也不正规,但它们却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孕育、萌芽、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建的专业教育条件

晚清时期,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国贫民穷而屡遭外侮的深层次原因,他们希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图富国强兵。洋务运动的产生、维新运动的爆发,西学东渐成为一股时代洪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废科举、建学堂、学科技成为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所必须;在课程设置上,越来越多的工程类课程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打破了过去以儒家经典为主的传统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一些学堂开始增设水利类课程,建立水利科研机构;晚清学制改革中也出现一系列与水利教育相关的积极因素,这些为以后水利高等学校的产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建的师资条件(www.xing528.com)

鸦片战争以后,1846年,容闳等赴美留学,开启了我国留学教育的先声。作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清政府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学子前往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国家学习。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大量自费留学人员。民国初年,许多学有所成的水利留学生相继归来,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先进的水利科技,更有先进的水利思想和科学的办学理念,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师资,为水利专门学校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初创时的师资为例,1915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初创时的校长许肇南、教务长李仪祉以及沈祖伟、伏金门、刘梦锡、杨孝述等教师都曾留学欧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初创时,除李仪祉外,沙玉清、余立基、何正森、徐百川、张德新、程楚润、祁开智等也都是留学归国人员。

(四)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建的直接动因

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内忧外患交相危害,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贫民穷,江河失修,洪旱灾害十分严重。清末民初,社会各界治水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导淮为中心的水利建设问题被提上了当局的议事日程。民国建立后,张謇被任命为导淮督办,后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他在为河海工程学校致熊秉三的函中说:“自有导淮之计划,即欲养成工程学之人才,以期应用,遂于通校设土木工科。”[11]但仅仅这一点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导淮工程,更不能满足全国水利建设的需要。1914年,荷兰、美国来华工程师相继要去勘测淮河,要求提供水利测绘人员,但水利专业人才奇缺,难以配备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于是,张謇致函当局:“揆时度势,则建设高等土木工科学校,先开河海工程专业班,刻不容缓。”[12]

1922年,他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第四届毕业演说中详尽地介绍了他创办这所学校的初衷。首先,创建这所学校是为了实现治水的理想。他认为,“世界文化进行,工程事业日益发展,工程之门类,多矣,河海工程尤为切近民生之事业”。但现在“河海工程乃萌芽中尤为幼稚者。因其萌芽而欲生存之,因其幼稚而欲助长之”。其次,创建这所学校是为了储备人才。他说:“吾国人才异常缺乏,本应在工程未发生之先从事培养,庶不至临事而叹才难,自毋须借欧美之才供吾使用。”[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