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军装、学生装、青年女装的历史变迁

军装、学生装、青年女装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西方的学生服也被青年学生仿效,留学欧美和日本的青年回国后,带回了学生装,让国内学校耳目一新,成为具有先进革命思想的象征。此外已婚妇女只有正室嫡妻可系红裙,妾辈则不可。

军装、学生装、青年女装的历史变迁

1840年至辛亥革命前,清代服装从内容到形式上虽然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根本改变则是在民国以后,因此这一时期变化较为突出的服装表现在以下几类:

1. 军服学生服

晚清在军队中建立新军,与原清军编制有别,在军服上也采用了外国军队的样式,大致有德式﹑俄式和日本式,并稍加改动,官兵剪去长辫,与西方军队相去无几。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对陆军新制服进行了全面改革,规定陆军服制分军礼服﹑军常服两种,除在大礼时仍需戴翎顶外,平时均戴军帽。军服为开襟式,结以纽扣,衣长与两胯圆轴骨平齐。将官与骑兵着皮靴,步兵着宽紧皮靴,用麻布裹腿;衣﹑帽上缀有帽徽﹑领章﹑肩章﹑胸章﹑袖章等,以标志部队,区分等级等。之后,又陆续拟订了陆﹑海军官服制,巡警服制等(图8-4)。

军服的改制,为服装领域吹入了一股新风,军服的威严,端庄﹑简洁,也给人们带来新的服装审美观。与此同时,西方的学生服也被青年学生仿效,留学欧美和日本的青年回国后,带回了学生装,让国内学校耳目一新,成为具有先进革命思想的象征。日式学生上装为直立领,左胸有一暗口袋,最为流行。这种时尚与时代的进步有关。时人记载说:“光绪甲午﹑庚子之役,外患迭乘,朝政变更,衣饰起居,因而皆改革旧制,短袍窄袖,好为武装,新奇自喜,自是而日益加甚矣。”由繁趋简,成为流行风气,以新代旧则是社会心理的集中表现(图8-5)。

2. 妇女服装

这一时期妇女服装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大城市中的青年女性身上,她们最易接受新的服装时尚,并极力仿效,蔚成风气,成为服装变革的重要动力。女子服装,上衣突出变化在领子和袖子,领子加高,袖口变窄腰身减小,成为时尚女服的标志;下衣则以裙为主,无论褶裙﹑斜裙,一律成筒式,系于上衣之内。华丽与否视家庭富贫而定。裙色则以红色为尚,尤其节日及婚嫁喜庆之日,皆着红裙。此外已婚妇女只有正室嫡妻可系红裙,妾辈则不可。

妇女服装已出现摆脱清代繁复绣花镶边的装饰,而以简洁为尚。保守者或在领口袖缘缀边为饰,一般妇女则从简处理。有的则因季节或身份不同,衣袖或长或短,但却趋向窄小,一改以往宽袖臃肿之态。这一变化,已预示了妇女服装接受了西式简洁便149利的观念,是后来大变变革的一种萌芽和试探,也是对清代服饰的反叛(图8-6)。

(www.xing528.com)

图8-4 改制后的清陆军服

图8-5 学生服

图8-6 晚清时期的女装

图8-7 民初的男子着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