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西亚的文化与服饰:两河流域的绚烂历史

古代西亚的文化与服饰:两河流域的绚烂历史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1苏美尔人的服饰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一片肥沃的新月形地带,在两河地区近4000年的历史中,出现过长期的战争,各个种族之间不断残杀,不同国家更替频繁,以致民族混杂,宗教信仰相异,使两河流域的文化变得十分复杂。两河流域文明实质上是城市文明和商业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巴比伦人穿一种缠绕式的服装,衣长至膝下,一般称为卷衣。

古代西亚的文化与服饰:两河流域的绚烂历史

图9-1 苏美尔人的服饰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一片肥沃的新月形地带,在两河地区近4000年的历史中,出现过长期的战争,各个种族之间不断残杀,不同国家更替频繁,以致民族混杂,宗教信仰相异,使两河流域的文化变得十分复杂。由于亚欧之间﹑南北之间﹑海陆之间的迁变,人们的信仰﹑习俗﹑审美观等出现交融的现象,服装也受其影响而种类繁杂。两河流域文明实质上是城市文明和商业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其后的波斯文明,有较大的兼容性,成为此地区文化的集大成者。上述四种文明中的服饰极多,下面仅对各个文明中具有特色并对后世产生影响的服饰予以简介。

1. 苏美尔服饰

苏美尔人服装的最大特点就是单纯,而且男女同质同型。他们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kaunakes)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或缠一周,或缠几周,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这种衣料,今天已无实物可以认识,只能从考古出土的雕刻中分析大致结构,对其衣上“流苏”样的装饰,目前的分析不一,有人认为是用成束的毛线固定在毛织物或皮革上,有人认为是把织物上的经纬线抽成环状而形成仿羊皮(毛)外观的布料,有人认为就是羊皮上的毛,有人认为这种层层流苏式的长衣是由质地光滑而平整的底衬上面附以一排排用流苏连成的饰边制作而成。因衣料的独特,使其名称也成为衣服的名称,都叫卡吾拉凯斯。

这种裹身的圆式裙衣,下垂至小腿,在后背左侧相交,用几个扣结固定。裙衣上的穗状垂片长短不一,有的又宽又长,有的则很窄。这种衣饰的实际含义与作用至今还不得而知,但对后来“流苏式”装饰有一定的影响(图9-1)。

2. 巴比伦服饰

在巴比伦时期,服装面料与图案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以棉﹑亚麻为衣料,取代了原来的羊毛衣料,服装的造型也有了改变,衣服的垂褶更加丰富。巴比伦人穿一种缠绕式的服装,衣长至膝下,一般称为卷衣。着衣时男子露出右肩,女子则不露肩。这种卷衣和后来希腊的希玛纯﹑罗马的托加相似,也和埃及的卷衣相似,只是缠绕方式略有不同。这一时期人们较注重服装的用色,常用红﹑绿﹑青﹑紫色为衣,用红﹑金﹑白﹑灰做流苏来装饰衣边(图9-2﹑图9-3)。

3. 亚述服饰

亚述帝国时期,服装的基本样式仍然不复杂,但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追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意服装外表的装饰和设计,流苏装饰得到频繁地运用。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主要特征。

这种流苏装饰,往往把布料的边缘处理成毛边,又在边缘布料上饰有整齐的花纹图案。一般是红色的流苏装饰在白色的面料上,风格质朴而又华贵。同时,这种流苏式装饰,也是地位等级的象征,上层官员的服装不仅拖长,而且周身饰满了流苏,而下层官员只有小块流苏装饰衣边。

从现存亚述那西尔二世的雕像中可以看到,长衣边缘饰以整齐密集的流苏,卷曲的头发,精心修饰的又黑又长的胡须,是亚述人的典型形象,这种装束使人显得更为华贵﹑整肃与威武,体现出游牧民族的骁勇剽悍。(www.xing528.com)

亚述人对流苏式的装饰影响到发式,男女发式都做成流苏状,与服装形成和谐的风格。图为亚述一女子头像,从发式和眉毛上可以看出当时女子十分注意自己面部的化妆(图9-4)。

4.波斯服饰

波斯服饰汲取埃及﹑巴比伦﹑希腊各民族的艺术成就,构成自己独特的雄伟壮丽风格。国王大流士一世把各个地方文化归并到统一的帝国里,从每个文明中吸收特色,融合为一,这种“世界主义”的观念,也表现在当时的服装艺术上,出现美索不达米亚服装和波斯服装的交融。波斯人服装的材料主要是羊毛,也有亚麻布和从东方来的绢。其服装上总是满满地刺绣着美丽多彩的图案,喜欢黄色系列和紫色。在巴比伦和亚述的基础上,波斯的服装装饰之风日盛。

图9-2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

图9-3 巴比伦男子服饰

图9-4 亚述女头像

在波斯都城苏萨发现的公元前五世纪的以皇家弓箭手为题材的石柱雕刻上,弓箭手的服装就是经过改良后的典型波斯式样。服装为套头式,这是波斯的本土服装,但衣身宽松地披挂方式,则来自巴比伦和亚述,他们除去了不便于活动的缠绕式穿着形式,减省了多余的流苏装饰,改为将一块半径等同于上身长的圆形布料,在圆心处开出领口,直接套于头上,在腋下稍作缝合收紧。从服装史上来看,波斯人最早运用了剪裁技术和技巧,他们对人类服装工艺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波斯人有一种称为坎迪斯(candys)的长衣,袖子呈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对欧洲后来的服饰设计有一定的影响。在坎迪斯里面穿有紧身套衫和宽松的裤子以及长袜。上层贵族的坎迪斯衣长下垂至脚踝,甚至拖地,而下层人的衣长仅至膝盖。金线缝制的坎迪斯,衣身上绣有美丽的图案并镶以宝石,是国王的专用品。传统波斯人的服装是合身﹑齐膝的束腰外衣和齐足的长裤,是服装史上最早出现的完全的衣袖和分腿的裤子,产生这种服装的原因,大概是精于骑射的波斯人居住在崎岖的山地,分腿裤便于行走也能格外地保护两腿的缘故(图9-5﹑ 图9-6)。

波斯男子也注重须发的修饰,胡须有直式﹑卷曲式和分段卷曲式等不同样式,有的还撒上金粉,身上洒上香水。头上有时戴毡制的盆形无檐帽或亚麻的圆锥形软帽,还加上一条围巾,将下巴和两颊包住。男女皆戴有宝石镶嵌的耳环﹑手镯﹑项链和戒指。鞋的造型有了进步,用黄色皮革按脚型来制作,鞋面上有三组纽扣,女子鞋上装饰着珠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