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功的PSS设计团队的关键特点是什么?

成功的PSS设计团队的关键特点是什么?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PSS项目的设计团队与一般的设计团队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保证向PSS建设投入足够的资源。与外部可持续设计以及PSS发展相关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互动与合作。从以上调研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命题4:高层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PSS设计不可缺少的环节。

成功的PSS设计团队的关键特点是什么?

PSS项目的设计团队与一般的设计团队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根据作者参与PSS系统设计的实际案例,结合文献案例的研究,作者认为在团队人员构成方面,PSS设计团队中比一般设计项目更为重要的设计团队成员应该是PSS核心提供方(投资方)的高层管理者和可持续设计先锋,在PSS设计工作中,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1.高层管理者

在建立PSS时,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心与推动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决心体现在几个重要的方面。

(1)PSS是公司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必须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

(2)保证向PSS建设投入足够的资源。

(3)必要时对企业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进行调整。

(4)建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标准。

(5)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学习与训练的时间以及经费投入。

(6)与外部可持续设计以及PSS发展相关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互动与合作。

企业转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法规的要求。欧美发达国家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量、产品寿命末端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废弃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对产品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等环境指标除了限制以外,还设置了奖励机制。我国作为对外贸易总量占世界第二位的制造业大国,欧美的法规必然影响国内企业,同时我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与法规也不断完善。这些都促进我国企业改善产品的可持续性。

样本企业都表示他们从事可持续设计项目和PSS项目的动机是从国家越来越强调可持续发展看到顺应这种潮流必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好处。特别是从事传统的产品如空调仪器仪表行业的企业,他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更加迫切。

同时,一些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更倾向于主动实施可持续战略,力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寻找发展机会。他们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互动,积极参与标准与法规的制定,认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保持技术领先是保持企业未来领先地位的重要环节。参与调研的空调业、电力谐波治理系统、智能电网设备等企业就是如此。

一位样本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这样说:“策略应该是我们主动参与到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去。为此,我们的研发和服务应该走在前面,为我们参与制定标准的工作提供新的依据。”“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全新的领域,在这方面尽早投入并得到良好的结果,进而参与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工作,对我们这种中小型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另一位企业高层管理者说:“节能环保、新能源建设是天赐良机。我们原来的业务已经做到头了,我们占有市场的50%以上。发展新能源、建设智能电网,为我们加开了一趟特快列车,一定要赶上这班车。”

顾客的需求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另一个动机。国外的顾客对产品的可持续性要求越来越高,国内顾客也越来越重视节能降耗与减排,这些社会氛围对企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高层管理者身处引导企业发展的关键地位,这种氛围对他们的影响要大于对一般研发人员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被调研企业的管理层如此说:

“现在的影视剧拍摄已经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外景地了,一般的风景区和保护区都不欢迎摄制组进驻拍摄,因为大家都认为摄制组对环境破坏得厉害。如果能够以保护环境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为宣传和号召,可能会受欢迎一些。”“我们为摄制组提供环境友好的服务,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电能质量越来越受重视,电网公司对造成谐波污染的企业不仅提高电价,还采取限制供电的措施。我们提供谐波污染治理设备,对于顾客来说是解决了他们的心腹大患,他们很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况且,与钢铁厂、化工厂改造的总投入相比,在谐波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占比不到3%,而带来的回报是长远的。”

经过调研发现,所有实施可持续发展和PSS建设的企业的领导层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有所认识,差别主要在于对实施这种战略的迫切性方面认识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PSS建设,大多调研对象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的,但当可持续设计和PSS建设项目一旦开始,这些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都能认真地按照项目发展的需要提供资源与支持,而这种支持对于项目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高层管理者推动项目的热情会对企业中层管理者以及各团队的员工起到显著的影响。

一位设计团队的工程师这样说:“我们老总对PSS项目非常重视,大会小会上反复强调要让我们公司成为‘绿色’公司,这就促使我和其他人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非常感兴趣,愿意花精力研究设计方法,并最终在设计中得到创新的结果。”(www.xing528.com)

至于高层管理者对PSS项目介入有多深,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有的企业高层只是明确地推动项目启动,在资源提供方面对PSS项目大力支持。有的高层管理者则对项目的细节非常关心,几乎成为设计团队的一员。这与每个企业的文化、高层管理者的管理风格都有关系,但是只要高层管理者决心坚定,PSS项目都能够较为顺利地开展。从调研中发现,高层管理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同会影响企业内部可持续性方面标准的高低。对可持续发展理解得比较深入,将可持续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机会的企业,在高层管理者思路的影响下,标准定得比较高,对于可持续设计和PSS项目的推进力度也会更大一些。

“如果只是按最低标准做事,永远也抓不住机会,因为大家都会这样做。我们就是要在可持续性方面重点创新,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来,去影响国家标准,将竞争对手屏蔽在市场外面。”一位从事智能电网业务的企业高管这样说。

现实情况确实如此,很多领域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掌握在几家工业巨头手中,中小企业只有在新兴的领域有所突破,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参与制定包括标准与法规在内的行业游戏规则,从战略上为企业发展打开通路,而这样做需要的不仅是金钱的投入,更需要优秀企业家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

从以上调研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研究命题4:高层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PSS设计不可缺少的环节。

结论:高层管理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能够从战略的高度为PSS和可持续项目提供资源,坚定克服困难的决心。

2.可持续设计先锋

可持续设计先锋是指在很多尝试实施可持续设计的企业中都有一位关键人物,他在企业内部充满热情地推动可持续设计工作。他有能力参与设计师富有创造性的活动,热情地激励设计师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整合到设计之中;能够运用沟通技巧,将可持续设计的需要在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与宣传;他可能不是一位精通可持续设计所有细节的专家,但每当需要的时候,他都知道应该到哪里去找谁来解决可持续设计中的具体问题。在案例研究中,每个设计团队的成员都能指出企业内至少一位设计师或工程师或管理者是“可持续设计先锋”。在企业中,这位“先锋”一般处于两种位置:要么是一位设计团队中的重要人物,天天面对实际的设计问题;要么是一位企业管理层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日常工作并不经常与设计团队打交道,但在方向性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决策权力。在设计过程中,“先锋”是可持续设计的主要推手,持续不断地推动设计团队将可持续设计的各种特征在设计中体现出来。

在调研中发现,在具体设计决策的场合,“先锋”经常说出这样的意见:“我们必须提醒其他部门,设计还在进行,新的创意正不断涌现出来。”“让我们与其他公司(大学)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新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案例研究的情况看,在大多长期进行可持续设计实践的企业中,“先锋”都逐渐被安排在设计团队有一定决策权力的位置上。在这样的位置上,“先锋”起到了两种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公司高级管理层和设计团队一般成员之间起到有效的沟通作用,有利于高级管理层做出可持续设计的关键决策,同时有利于这些决策在设计工作中的贯彻执行。

其次,在不同的公司或学术界之间交流可持续设计的信息。“先锋”们往往有一个朋友圈子,圈子里都是各个公司的“先锋”或学术界的活跃人物,他们的交流对可持续设计的实施帮助很大。

“在每个可持续设计团队中,都有一位对设计的可持续性了解较深的设计师,按照他的方式,模块、子系统和系统都贯彻了可持续设计的思想。他可以与管理层和设计团队沟通这方面的问题,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某样本企业“先锋”说。

“他是一位工程师,对可持续设计方面很清楚,在设计团队中受到大家的尊重。他能把可持续方面的问题说得非常清晰,引起设计团队其他成员的共鸣,使得事情容易贯彻。”某样本企业高层管理者说。

一般的设计师即使对可持续设计抱有很高的热情,但他对其他设计团队成员和别的部门的影响能力是有限的;而高层管理者又离具体的设计问题比较远,不清楚设计细节。“可持续设计先锋”往往处于中层主管的地位,他们在可持续设计方面的热情明显地感染到他们周围的人,也影响他们自己。访谈中,作者发现,“先锋”都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自豪,他们都认为正是他们的努力,才将可持续设计和PSS的概念引入了公司,并取得成功。“我不是自夸,但我确实是第一个关注这方面的人。在两三年前,我就设想我们应该试试改变方式,用PSS的方式对我们这样的中小型公司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某样本企业“先锋”说。

从以上调研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研究命题5:“可持续设计先锋”在PSS设计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

结论:实施PSS的决定应在项目策划的初期决定,应早于设计定位初期,或者是在设计定位的初期进行。这种决策不是模糊地决定要开发一个PSS,而应该对PSS的战略指标有明确的界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