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5G和AI的应用案例:了解这个拥有无限潜力的技术组合

5G和AI的应用案例:了解这个拥有无限潜力的技术组合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疫情影响,本届奥运会出台了不少比赛新规。2017年6月,中国移动、上海汽车和华为共同首次展示了5G远控驾驶。

5G和AI的应用案例:了解这个拥有无限潜力的技术组合

无论是移动网络还是固定网络,目标都是全连接世界,产生的数据通过连接在云端构建,不断创造价值。车联网、智能制造、全球物流跟踪系统、智能农业、市政抄表等领域,都将在5G、F5G时代蓬勃发展。

1.5G+AI助你玩转乒乓球

东京奥运会期间,中国乒乓球队不负众望,取得优异好成绩。佳绩赓续,再次彰显了中国队在乒乓竞技中强大的实力,也为世界球迷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禁止摸桌、吹球……受疫情影响,本届奥运会出台了不少比赛新规。这些新要求对乒乓球运动员的抗压和抗干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备战本届奥运会也变得异常艰难。对许多已经养成了吹球、摸球台习惯的运动员来说,突然改掉这个习惯确实有些不适应,然而对乒乓球机器人“庞教练”来说,却从不会遭遇这种困扰。

打乒乓球有五要素:速度、力量、旋转、弧线和落点,想让机器人像一个熟练的选手一样敏锐,核心是要对乒乓球的运动轨迹进行高精细度的捕捉和采集。图3-12所示为世界乒乓球冠军丁宁与庞伯特乒乓球机器人对打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丁宁说,这种体验“有点新鲜,甚至有点意犹未尽”。

图3-12 世界乒乓球冠军丁宁与庞伯特对打

具体来看,为更精准地捕捉到球的运动轨迹,系统搭载了由两个摄像头支持的鹰眼系统,摄像的帧率达到200 Hz,这意味着必须在5 ms内,可以同时处理完两张720P照片。在深度学习领域,这一技术的实现,其实是一件有着极高难度的事情。为此,可采用第五代人工智能引擎,其具有每秒15万亿次运算的强大算力,这为鹰眼系统200 Hz帧率高速捕捉、数据传输及识别分析起到了重要保障,可以满足诸如远程乒乓球教学、娱乐对战等场景需求。

另外,“庞教练”实时反馈的本领也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要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分析和传输,离不开5G的支持。我们可通过配套模组实现对5G网络的支持。有了5G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保障,乒乓球机器人就能够即时向后端反馈训练数据,从而实时分析得出运动员接发球的质量。

2.5G+AI驱动车联网发展

4G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以低时延的行车辅助系统为主,驱动汽车变革的关键技术——自动驾驶、编队行驶、车辆生命周期维护、传感器数据包等都需要安全、可靠、低延迟和高带宽的连接,这些连接特性在高速公路和密集城市中至关重要,只有5G可以同时满足这样严格的要求。

如图3-13所示,通过为汽车和道路基础设施提供大带宽和低时延的网络,5G能够提供高阶道路感知和精确导航服务。(www.xing528.com)

图3-13 车联网愿景

2017年2月,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召开之前,华为和德国航天中心(DLR)在慕尼黑共同测试了5G自动驾驶,结果显示,5G V2X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连接可以避免车辆之间发生碰撞。

2017年6月,中国移动、上海汽车和华为共同首次展示了5G远控驾驶。上汽集团的智能概念车iGS搭载了华为5G解决方案。在5G超低时延(小于10 ms)的支持下,转向、加速和制动等实时控制信号得到了保障。

根据ABI Research预测,联网汽车将在2025—2030年之间大幅增长。

3.5G+AI实现辅助医疗

通过5G连接到AI医疗辅助系统,医疗行业有机会开展个性化的医疗咨询服务。人工智能医疗系统可以嵌入医院呼叫中心、家庭医疗咨询助理设备、本地医生诊所,甚至是缺乏现场医务人员的移动诊所。它们可以完成很多任务:实时健康管理,跟踪病人病历,推荐治疗方案和药物,并建立后续预约;智能医疗综合诊断,并将情境信息考虑在内,如遗传信息、患者生活方式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AI模型对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在必要时改变治疗计划。

这些应用对连接提出了不间断保障的要求(如生物遥测、基于VR的医疗培训、救护车无人机、生物信息的实时数据传输等)。移动运营商可以积极与医疗行业伙伴合作,创建一个有利的生态系统,提供IoMT(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连接和相关服务,如数据分析和云服务等,从而支持各种功能和服务的部署。

远程诊断是一类特别的应用,尤其依赖5G网络的低延迟和高QoS保障特性。例如,如图3-14所示,某医院的远程B超机器人能够为这个偏远的地区提供远程B超诊断服务,连接医生和临床医师进行咨询,从而降低了就医成本。这种远程B超机器人已经到了可商用的程度,这是力反馈功能和“触觉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力反馈使得远程操作以更精确的方式作用于病人,减少了检查过程中病人的疼痛。力反馈信号要求10 ms的端到端时延。

图3-14 远程诊断时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