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ERP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

ERP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ERP所要达到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是将客户、销售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等纳入企业的生产体系,组成企业的基本供需链,按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步组织生产,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因而,ERP的发展趋势应由单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转向整个产业系统供应链的研究与管理。

ERP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

1.ERP是面向供需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系统。

ERP所要达到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是将客户、销售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等纳入企业的生产体系,组成企业的基本供需链,按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步组织生产,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发展成为供需链之间的竞争。ERP正是为适应这种竞争而发展起来的。

2.业务流程重组是ERP的重要组成部分。

ERP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密切相关的,在企业供应链上,信息、物料、资金等通过业务流程才能流动,业务流程决定了各种资源的流速和流量。为了使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够预见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必须保持资源的流通渠道的畅通。因而,要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必须进行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革,这项改革已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把供应链上的所有关联企业与部门都包括近来,是对整个供应链的改革。ERP的概念和应用已经从企业内部扩展到需求市场和供应市场的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重组。(www.xing528.com)

3.ERP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个产业系统增值。

在企业的供应链上,除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外,根本的是要有增值流。各种资源在供应链上流动,应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ERP要求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在供应链的每一环节上都做到价值增值,因而供应链的本质是增值链。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但实质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价值。供应链上每一环节增值与否、增值的大小都会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各个企业的供应链又组成了错综复杂的整个产业系统的供应链,ERP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整个系统内的供应链达到最合理的增值。因而,ERP的发展趋势应由单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转向整个产业系统供应链的研究与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