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服的制作工艺详解

中山服的制作工艺详解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缉扣襻:中山服里袋与男西服里袋所不同的是要在袋口中间、上嵌线的下面缉一个扣襻,用于扣住里袋的纽扣。

中山服的制作工艺详解

一、中山服的制作工艺流程(图22-18)

图22-18 中山服制作工艺流程

二、中山服的制作顺序和方法

1.准备工作

(1)粘衬:在需要粘衬的部位,面料的反面与黏合衬的反面相对,经过黏合机把二者黏合在一起;不需要粘衬的部位最好也过一遍黏合机,这样可以使面料受热收缩均匀。

(2)修整衣片、做标记(图22-19):按照面料毛板检查粘衬后的衣片是否变形或缩小,在各个衣片的关键位置画线、打线丁、打剪口做标记。

①前片:底边放在左手边、领口放在右手边,先将上层衣片(左片)的搭门宽度剪掉1cm,然后在前片的反面画出腰线、小袋位、大袋位、衣长位、省位、绱袖对位点并打线丁,在绱领位、腰围线处打剪口。

②后片:在衣长位、绱袖对位点打线丁,在腰围线处打剪口。

图22-19 画线、打线丁、打剪口

图22-20 剪开腋下省并环针缝

图22-21 纳衬

③大袖片、小袖片:在袖开衩、袖口线、绱袖对位点打线丁。

将腋下省剪开至腰节线以下6cm左右,在剪开处用手针环缝(图22-20)。

2.做胸衬

(1)处理胸衬上的省道:剪开毛衬上的肩省和腋下省;将肩省展开1.5cm,在展开处垫上一块楔形的毛衬料头,缉好;将剪开的腋下省搭叠1.5cm,缉好。

(2)纳衬:将毛衬与胸绒对合在一起(注意要将楔形毛衬夹在中间),顺着毛衬的弯势、按照图22-21所示将两层衬缉在一起,专业术语叫作“纳衬”。

(3)烫衬:顺着毛衬的弯势熨烫,胸部要归拢(图22-22),袖窿和腋下也要归拢(图22-23),之后在衣片两胁缉缝直丝牵条(图22-24)。胸衬要凉透、要彻底晾干,以防止变形。

图22-22 归拢胸部

图22-23 归拢袖窿和腋下

图22-24 在两胁缉直丝牵条

3.做前身

(1)缉腰省、缉腋下省:从面料的边角料上剪下直丝布条,垫在腰省的下面,缉腰省。缉腋下省时,缉至未剪开处,要在下面垫上直丝布条。

(2)推门:推归拔烫前片(专业术语叫作“推门”),胸部要归拢、止口要烫成直线,袖窿要归拢,腹部、胯部要归拢,下摆要归拢,前肩窝处要适量拔开。前片推门之后要放在胸衬上对比一下,二者的形状要完全吻合。前片也要凉透、彻底晾干,以防止以后变形。

(3)敷衬:

①顺着衣片的弯势将衣片绷在胸衬上(图22-25)。绷领口与止口,领口要圆顺,止口要直;绷胸部、腰省及大袋前部,掀开衣片,将腰省绷在胸衬上;绷胸部侧面、胁部及腰节;绷领口、肩部及袖窿。

图22-25 敷衬

②在反面顺着衣片的弯势用力熨烫,使前片与胸衬融为一体。

③剪掉袖窿、肩线、领口处多余的胸衬,领嘴、止口、底边按净缝线剪好。

④敷牵条,在领嘴、止口、底边处粘上直丝牵条,胸部要拉紧,其他部位平粘即可(图22-26)。

(4)做贴袋:

①处理袋口(图22-27):在大、小贴袋的上沿用包缝机锁边;按净缝线扣烫袋口折边,在袋口的中间贴上一小块黏合衬以增加钉扣时的牢度;沿着包缝线缉住袋口折边。

②扣烫小贴袋:按照净样板扣烫出小贴袋的形状(图22-28)。

③做大贴袋:在正面按照净板画出大贴袋的形状,按所画线迹扣烫;在反面沿对角线方向缉缝袋角;翻出正面检查,口袋的形状与净板的形状要相同;翻回到反面剪掉袋角处多余的缝份,将缝份劈开熨烫;翻出正面,将大贴袋烫好(图22-29)。

图22-26 修剪胸衬、敷牵条

图22-27 处理袋口

图22-28 扣烫小贴袋

图22-29 做大贴袋

(5)绱贴袋:

①画贴袋:参照线丁标记,在前衣片的正面画出大、小贴袋的袋盖位置和口袋位置(图22-30),左、右两片务必对称。

②绷缝贴袋:将大、小贴袋绷在前衣片上,同时要处理好贴袋与衣片之间的里层与外层的松紧关系,左、右两片务必对称(图22-31)。

图22-30 画出大、小贴袋

图22-31 绷缝贴袋

③缉缝小贴袋:距口袋边缘0.4cm缉明线,袋口处的倒针务必牢固。

④缉缝大贴袋:掀开大贴袋,留出1cm宽的缝份缉线,袋口处的倒针务必牢固(图22-32);掀开大贴袋,在袋口边缘的折痕处封袋口,倒针务必牢固(图22-33)。

图22-32 缉缝大贴袋

图22-33 封大袋口

⑤做小袋盖(以左袋盖为例):在小袋盖里的反面粘衬。缉袋盖的要点是面与里的松紧度一定要控制好,尤其是圆角处和尖角处面的松量要足够。左侧小袋盖要做插笔口(图22-34),右侧不做。

翻出正面熨烫,形状要与净板保持一致,在周围缉0.4cm宽的明线,在插笔口处缉0.4cm宽的明线,然后锁扣眼。

图22-34 做小袋盖

⑥绱小袋盖:将小袋盖上的袋口净缝线与衣片上的袋口线对齐,绷缝固定;沿袋口净缝线缉袋口,两端倒针要牢固;剪掉多余的缝份,仅剩0.2cm即可(图22-35);翻下小袋盖,缉0.4cm宽的明线(图22-36)。

⑦做大袋盖:在大袋盖里的反面粘衬,基本做法与男西服袋盖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要在周围缉0.4cm宽的明线,然后锁扣眼。

⑧绱大袋盖:与绱小袋盖的方法相同。

(6)做里袋、缉衣里、缝合门襟贴边:

①处理前片里上的省道:在下前片里上画出腰省、腋下省,缉好,向前中心方向烫倒。

②做里袋袋口、缝合里袋与上、下前片里:中山服双嵌线里袋与男西服里袋的做法基本相同,里袋口处面料的上方和下方用毛绲边的方法处理,然后用灌缝(漏落缝)针法将上前片里、下前片里拼接好,在与贴边相接的一侧画出净缝线(图22-37)。

图22-35 绱小袋盖

图22-36 缉小袋盖上的袋口明线

图22-37 做里袋、缉衣里

另外,里袋口处面料的上方和下方也可不做绲边处理,而是将上前片里、下前片里分别与之按1cm的缝份缝合即可。

③缉扣襻:中山服里袋与男西服里袋所不同的是要在袋口中间、上嵌线的下面缉一个扣襻(图22-38),用于扣住里袋的纽扣。扣襻的做法如图22-39所示,用里料裁剪扣襻布;扣折熨烫;对折,在边缘缉0.1cm宽的明线;折叠,形成扣襻。

图22-38 缉扣襻

图22-39 扣襻的做法

④缝合前片里与门襟贴边:将前片里与门襟贴边缝合在一起,胸部里要有适当的吃量,下端留出6cm左右不缝合。

⑤缉袋布、缉袋口:缉袋布、缉袋口的方法与双嵌线口袋的做法相同。

(7)做门襟:

①敷衣里:将衣身里与前片正面相对,领嘴、止口及下摆处绷缝固定(图22-40)。

②勾止口:要看着牵条勾止口,从绱领止点开始沿着领嘴、止口、下摆缉缝,线要缉在牵条上。

③修剪止口:在绱领止点处的缝份上打剪口,衣片上的缝份剪掉0.6cm,门襟贴边上的缝份剪掉0.3cm。

图22-40 敷衣里

④翻止口、扳止口:翻出衣片的正面,用扳针针法固定止口(图22-41),衣身比门襟贴边要多出0.1cm。

图22-41 扳止口

⑤熨烫止口:要用力将止口熨直、熨平、熨薄,底边折边要归拢熨烫。

⑥缉止口明线:从绱领止点开始缉0.4cm宽的明线,缉领嘴、止口,缉到底边时拐弯再缉到贴边宽度为止。(www.xing528.com)

⑦修剪衣里:在领口处将面与里修齐,肩缝处衣里多出0.3cm,袖窿处衣里多出0.5cm,侧缝处衣里多出0.3cm,底边处衣里多出1cm。

4.熨烫后片

将后片对折,烫出肩胛骨、臀部的凸起量,肩部要适当归拢(图22-42)。打开后片,熨烫效果如图22-43所示。

图22-42 对折熨烫后片

图22-43 熨烫后片的效果

5.处理前、后衣身

(1)缝合侧缝、塑型熨烫:将前、后衣片正面相对,按1cm缝份缝合侧缝。然后将侧缝劈开熨烫,劈缝的同时袖窿要归拢,腰节处要拔开,胯部要归拢,前片与后片过渡要圆顺;扣烫底边折边时要归拢熨烫,最后要在袖窿处粘牵条。

(2)缝合、熨烫衣里侧缝:将前、后片衣里的正面相对,按1cm缝份缝合侧缝,缝份倒向后身一侧,熨烫时要留出0.3cm的“眼皮”。

(3)处理底边及内部:

①将衣身面与衣身里的正面相对,按1cm缝份缝合底边。然后将底边的缝份用手针(三角针或环针)固定在衣身上,缝线不能紧,正面不允许有针窝。

②翻出衣身正面,在面与里之间将门襟贴边与前片里的缝份绷在胸衬上,里袋布也绷在胸衬上。然后将面与里的侧缝对齐、底边处衣身里留出1cm“眼皮”,用手针将衣身里的侧缝绷在衣身的侧缝上,缝线不能紧。

③用锁针针法固定门襟贴边的下端,最后将底边熨烫一下,固定住衣身里的“眼皮”。

(4)处理肩缝:

①处理面料肩缝:前、后肩正面相对按1cm缝份缝合,后肩吃进0.7cm;将肩缝放在烫凳上劈开熨烫,劈缝的同时要适当向前肩方向归拢。

②处理里料肩缝:前、后肩正面相对按1cm缝份缝合,后肩吃进0.7cm;将肩缝向后身方向烫倒,要留出0.3cm的“眼皮”。

(5)处理领口及袖窿(图22-44):

①处理领口:将衣身穿在人台上,调整好领口处的面与里,若领口不够圆顺,可适当修剪。在距离领口0.3cm的位置,将领口倒勾针或绷缝,使领口的面、衬、里合为一体。

②处理袖窿:在面料的袖窿一周用倒勾针的方法缝一圈,若袖窿不够圆顺,可适当修剪。

至此,衣身部分的制作基本完成,穿在人台上进行中期检查(图22-45)。检查前身的左、右两侧是否对称,领口大小是否合适,领窝是否平服,底边是否圆顺,门襟与里襟的长短是否合适;从侧面看衣服的曲线好不好,全方位检查袖窿的圆顺程度;从后面看衣服的形状好不好。

6.做领子

(1)处理领衬:

图22-44 处理领口及袖窿

①将翻领衬粘在翻领面的反面,领头衬粘在相应的位置;将两层领座衬对齐,粘在领座面的反面。注意:粘衬时,后中要平烫,两端要向领衬这边烫出弯势(图22-46)。

②在领座衬的周围缉0.4cm宽的明线(图22-47),起固定作用。

③分别在翻领里、领座里的反面粘衬。

图22-45 中期检查

图22-46 烫领衬

图22-47 缉缝固定领座衬

图22-48 做翻领

(2)做翻领(图22-48):

①勾翻领,翻领的领面在上、领里在下,正面相对,领面吃进,在翻领衬的周围缉缝领外口一圈,注意缉线要离开翻领衬0.1cm。

②清剪缝份,缝份保留0.3cm,多余的剪掉。

③翻出正面熨烫,领面比领里多出0.1cm。在翻领外口缉0.4cm宽的明线。

④向领里一侧卷折翻领,在领口离开翻领衬0.3cm缉线。

⑤用翻领净板在正面画出与领座相接的线。

(3)缝合翻领与领座:将翻领夹在领座面与领座里中间,距离领座衬0.1cm缉线,在肩缝转折处翻领要吃进0.5cm左右,注意两端只缉到净缝线的位置,两端的缝份是不缉的(图22-49)。将领座翻下,在领座里一侧缉0.1cm宽的明线(图22-50)。

图22-49 缝合翻领与领座

图22-50 在领座里一侧缉明线

(4)绱领钩:

①将丝带穿在领钩和领襻上(图22-51),备用。

②扣烫好领座前端的面料与里料,将领钩放在左侧领座前端的中间、领襻放在右侧领座前端的中间(掀开领座里,用手针将丝带固定在缝份上,同时要控制好领钩和领襻的位置),然后用手针缲缝领座前端的面料与里料(图22-52)。

图22-51 领钩、领襻穿丝带

图22-52 绱领钩

③掀开领座的面与里,将丝带固定在缝份上的效果如图22-53所示。领子完成后的效果如图22-54所示。

图22-53 固定丝带

22-54 领子完成效果

(5)绱领子:

①领座面与衣身领口正面相对,衣身在下、领子在上。从左侧开始绱领子,为防止领嘴毛漏,领头要超过领嘴0.1cm。肩缝转折部位领口要略微拉开,领子要略有吃量,后领中要对齐(图22-55),两端倒针要牢固。后领中可缝吊襻,吊襻的做法可参照里袋扣襻,叠法如图22-56所示。

图22-55 绱领座面

图22-56 吊襻的做法

②把衣服穿在人台上,扣上领钩,对好搭门,检查领子左、右两侧是否对称。

③将领座的缝份折好,用手针绷缝固定,领座要遮住领口缉线,然后用明缲针针法将领里缝好。

7.做袖子

做袖子、绱袖子、绱袖棉条、绱垫肩的方法与男西服相同,此处不再重复。但袖开衩处不锁装饰扣眼,比男西服少钉1粒纽扣。

8.做白衬领(图22-57)

将两层白衬领正面相对、按净缝线缉缝,后领中的领下口留出5cm左右不缝;翻出正面,将缝份烫好;在周围缉0.15cm宽的明线;按照净板上的扣眼位置锁扣眼。

图22-57 做白衬领

9.整烫

拆掉所有的绷缝线和线丁。中山服的整烫工艺与男西服基本相同,此处重点介绍以下几个部位。

(1)烫大、小贴袋:分别将大、小贴袋放在熨烫馒头上,将熨烫馒头的形状整理成与中山服胸部、腹部相符的形状,上面盖上双层水布,顺着胸部、腹部的形状熨烫。

(2)烫止口:将止口平放在烫台上,盖上双层水布。先在反面熨烫,再翻到正面熨烫,止口要顺直、挺括、平薄,不能反吐。

(3)烫领子:将翻领放平,翻领里朝上,主要熨烫两侧的领角,要趁着潮气用手卷折领角,使领角自然向下弯曲。

10.锁眼、钉扣

要求位置要准确,锁钉要牢固。具体位置如下:

(1)按照纸样上的位置在左侧门襟上锁5个扣眼,在右侧门襟相应的位置钉大纽扣。

(2)在大贴袋上钉大纽扣,在小贴袋上钉小纽扣,左、右各1粒。

(3)在袖子上钉小纽扣,左、右袖各3粒。

(4)在里袋口钉小纽扣,左、右各1粒。

(5)在领座上钉白衬领的纽扣,共5粒。

中山服成品效果如图22-58所示。

图22-58 中山服成品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