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使用轴测模式绘制正等轴测图

如何使用轴测模式绘制正等轴测图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utoCAD为了绘制轴测图创建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系统提供了相应的辅助手段帮助用户方便地构建轴测图,这就是轴测图绘制模式。将绘图模式设置为轴测模式后,用户可以方便地绘制出直线、圆、圆弧和文本的轴测图,并由这些基本的图形对象组成复杂形体(组合体)的轴测投影图。使用轴测投影模式,绘制出图10-9所示的正等轴测图。图10-9正等轴测图解打开正交、栅格和栅格捕捉,按〈F5〉键切换光标到左视轴测平面。

如何使用轴测模式绘制正等轴测图

AutoCAD为了绘制轴测图创建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系统提供了相应的辅助手段帮助用户方便地构建轴测图,这就是轴测图绘制模式(简称轴测模式)。在【状态栏栅格】按钮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网格设置】选项,弹出【草图设置】对话框,如图10-7所示,在【捕捉类型】选项组中选择【等轴测捕捉】单选按钮,便启用了等轴测捕捉功能。

将绘图模式设置为轴测模式后,用户可以方便地绘制出直线、圆、圆弧和文本的轴测图,并由这些基本的图形对象组成复杂形体(组合体)的轴测投影图。

在轴测投影中,一般情况下正六面体仅有3个面是可见面,如图10-8所示,3个轴测平面如下。

(1)左视轴测平面是由Y1轴测轴和Z1轴测轴所决定的平面及平行面。

(2)右视轴测平面是由X1轴测轴和Z1轴测轴所决定的平面及平行面。

(3)顶视轴测平面是由X1轴测轴和Y1轴测轴所决定的平面及平行面。

图10-7 【草图设置】对话框

图10-8 各轴测平面

绘制轴测图时,3个轴测平面可以通过按〈Ctrl+E〉组合键或〈F5〉键,在等轴测平面之间循环,每切换一个轴测平面,十字光标将随切换的轴测平面变化方向,如表10-1所示。

表10-1 十字光标说明

【例10-2】使用轴测投影模式,绘制出图10-9所示的正等轴测图。

图10-9 正等轴测图

解 (1)打开正交、栅格和栅格捕捉,按〈F5〉键切换光标到左视轴测平面。

(2)在命令行输入L,按〈Space〉键或〈Enter〉键,执行【直线】命令,命令行的提示如下。

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 //光标移至适当位置,确定A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40 //确定AB方向,输入其长度,确定B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50 //确定BC方向,输入其长度,确定C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10//确定CD方向,输入其长度,确定D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40//确定DE方向,输入其长度,确定E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30//确定EF方向,输入其长度,确定F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 //选择A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 //结束命令,如图10-10所示

(3)在命令行输入Co,按〈Space〉键或〈Enter〉键,执行【复制】命令,命令行的提示如下。(www.xing528.com)

命令:_copy选择对象: //选择轮廓线A-F,按〈Enter〉键

指定基点或[位移(D)模式(O)]〈位移>: //选择C点

指定第二点或[阵列(A)]〈使用第一点作为位移>://确定方向,输入36,确定I点

指定第二个点或[阵列(A)/退出(E)/放弃(U)]〈退出>://结束命令,如图10-11所示

(4)分别连接线段CI、DJ、EK、FL和AG,然后删除线段GH和HI,如图10-12所示。

图10-10 轮廓线A-F

图10-11 复制轮廓A-F

图10-12 连接直线

(5)在命令行输入L,按〈Space〉键或〈Enter〉键,执行【直线】命令,命令行的提示如下。

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 //选择EK的中点M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4 //确定MO方向,输入其长度,确定O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 //结束命令

(6)按〈Enter〉重复执行【直线】命令,命令行的提示如下。

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 //选择EK的中点M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0 //确定MN方向,输入其长度,确定N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 //结束命令,如图10-13所示

(7)在命令行输入Co,按〈Space〉键或〈Enter〉键,执行【复制】命令,分别向两侧复制并删除线段MO、MN和ON,然后连接N1N2和O1O2,如图10-14所示。

(8)在命令行输入Tr,按〈Space〉键或〈Enter〉键,执行【修剪】命令,修剪后如图10-15所示。

图10-13 轮廓线M-O

图10-14 复制轮廓线M-O

图10-15 完成正等轴测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