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形件退火工艺及其作用解析

成形件退火工艺及其作用解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铸、锻、焊成形的工件,组织中往往存在魏氏组织、带状组织等缺陷,经过完全退火可以消除缺陷,改善力学性能。经铸、锻、焊成形的工件,特别是大型工件,往往残存较大内应力,经过及时退火,可避免成形后的工件产生变形或开裂。冲压件或机加工件,经过去应力退火,消除应力,稳定尺寸,还可防止淬火变形开裂。

成形件退火工艺及其作用解析

将偏离平衡状态的金属或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或以适当速度冷却),从而获得更接近其平衡状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退火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组织,改进元素分布,消除内应力,改善工艺性能,并为零件最终热处理准备合适的内部组织。具体的退火的目的包括:

1)降低硬度,提高切削加工性。经铸、锻、焊成形的工件,往往硬度偏高,不易切削,需要经过退火,以降低硬度。一般硬度在200~250HBS之间最易切削加工。

2)提高塑性,便于冷变形加工。冷变形使工件加工硬化,经过退火可以消除加工硬化,提高塑性,便于随后的冷变形加工,如冷拔、冷冲、冷轧等。

3)改善组织和消除组织缺陷。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的钢料,难于进行冷镦成形,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时易于开裂。经过球化退火,使片状珠光体转变为粒状珠光体,可使其冷镦成形性和热处理工艺性能得到改善。经铸、锻、焊成形的工件,组织中往往存在魏氏组织、带状组织等缺陷,经过完全退火可以消除缺陷,改善力学性能。淬火过热返修品,须经退火消除过热影响,再重新淬火。使白口铸铁转化为可锻铸铁,或者消除灰铸铁球墨铸铁的白口组织。

4)改进元素分布。合金钢铸锭和铸件由于树枝状结晶而造成晶内偏析,须经均匀化退火,消除铸造偏析,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固溶于钢中的氢,会形成白点,产生氢脆,必须经预防白点退火,防止大型合金钢锻轧件形成白点,避免产生氢脆。(www.xing528.com)

978-7-111-21168-6-Part04-1.jpg

图12-1 钢铁各类退火及正火工艺加热温度示意图[1]

5)消除应力,稳定尺寸,避免变形开裂。经铸、锻、焊成形的工件,特别是大型工件,往往残存较大内应力,经过及时退火,可避免成形后的工件产生变形或开裂。冲压件或机加工件,经过去应力退火,消除应力,稳定尺寸,还可防止淬火变形开裂。

对于具体的工件而言,退火的目的往往非常单一,可能只是上述所列目的中的一个或二三个。

退火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扩散退火、回复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石墨化退火等。钢铁各类退火的加热温度范围,如图12-1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