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实例2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实例2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46 组合体立体图最终完成的三视图如图5-47所示。图5-47 本例完成的三视图本实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如下。3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构造线”按钮 ,绘制一条水平构造线和一条竖直构造线,如图5-48所示。图5-51 以偏移方式建立绘图辅助线图5-51 以偏移方式建立绘图辅助线7 单击“偏移”按钮 ,创建图5-52所示的箭头所指的辅助线,它偏移最下面的水平构造线的距离值为6。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实例2

本实例要绘制的组合体如图5-46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97.jpg

图5-46 组合体立体图

最终完成的三视图如图5-47所示(显示线宽)。

978-7-111-54953-6-Chapter05-98.jpg

图5-47 本例完成的三视图

本实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绘制构造线。

●绘制直线。

●绘制圆。

●复制对象。

●图层的应用。

●“对象捕捉”模式和“对象捕捉追踪”模式的应用。

●三视图间的投影关系。本实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新建”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99.jpg ,弹出“选择样板”对话框。通过“选择样板”对话框来选择位于网盘资料中的“图形样板”文件夹中的“TSM_制图样板.dwt”文件,单击“打开”按钮。

2 在“图层”面板的“图层控制”列表框中选择“构造线”层,并在状态栏中开启正交模式,以及打开线宽显示模式。

3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构造线”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0.jpg ,绘制一条水平构造线和一条竖直构造线,如图5-48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1.jpg

图5-48 建立辅助构造线

4 在“修改”面板中单击“偏移”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2.jpg ,在竖直构造线的两侧各偏移25来创建相应的构造线,如图5-49所示。

5 单击“偏移”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3.jpg 所示。,在水平构造线上方40处创建一条偏移构造线,如图5-50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4.jpg

图5-49 偏移1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5.jpg

图5-50 偏移2

6 单击“偏移”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6.jpg ,在位于中心位置处的竖直构造线的两侧各偏移16来创建构造线,如图5-51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7.jpg

图5-51 以偏移方式建立绘图辅助线

7 单击“偏移”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8.jpg ,创建图5-52所示的箭头所指的辅助线,它偏移最下面的水平构造线的距离值为6。

978-7-111-54953-6-Chapter05-109.jpg

图5-52 创建辅助线

8 在“图层”面板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粗实线”层。

9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圆心,直径”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0.jpg ,在主视图中绘制直径均为20的两个圆,如图5-53所示。

10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直线”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1.jpg ,由各辅助线的相应交点来进行连线,绘制出主视图需要的大致轮廓线,如图5-54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2.jpg

图5-53 绘制圆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3.jpg

图5-54 绘制轮廓线

11 单击“修改”面板中的“修剪”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4.jpg 将主视图中将不需要的粗实线删除,效果如图5-55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5.jpg

图5-55 修剪主视图

单击“偏移”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6.jpg ,由最下方的水平构造线偏移出图5-56所示的辅助线(箭头所指)。

单击“偏移”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7.jpg ,创建图5-57所示的粗实线(箭头所指),该粗实线到相邻竖直粗实线的距离为8。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8.jpg

图5-56 偏移出辅助线

978-7-111-54953-6-Chapter05-119.jpg

图5-57 偏移出粗实线

单击“偏移”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0.jpg

,创建图5-58所示的两条辅助线,分别距指定的水平构造线偏移6。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1.jpg

图5-58 绘制辅助线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直线”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2.jpg ,绘制图5-59所示的两处粗实线。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3.jpg

图5-59 绘制两小段粗实线

使用“修改”面板中的“修剪”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4.jpg ,将不需要的粗实线部分裁剪掉,得到图5-60所示的主视图。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5.jpg(www.xing528.com)

图5-60 主视图

17 单击“矩形”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6.jpg ,在主视图的下方适当位置绘制一个长宽均为50的矩形,如图5-61所示。其命令行提示及操作说明如下。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7.jpg

18 选择要复制的对象,如图5-62所示,接着单击“复制”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8.jpg ,根据命令行提示执行如下操作。

978-7-111-54953-6-Chapter05-129.jpg

图5-61 绘制矩形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0.jpg

图5-62 选择要复制的对象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1.jpg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2.jpg

图5-63 指定基点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3.jpg

图5-64 指定复制放置位置

19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直线”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4.jpg ,结合“对象捕捉”功能和“对象捕捉追踪”功能,在俯视图中绘制分别绘制两条轮廓线,如图5-65所示

20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直线”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5.jpg ,在主视图右侧适当的位置处绘制一条直线,如图5-66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6.jpg

图5-65 绘制俯视图中的轮廓线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7.jpg

图5-66 绘制左视图的一条轮廓线

21 在“修改”面板中单击“偏移”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8.jpg ,在左视图中,由绘制的其中第1条轮廓线向右偏移50绘制一条轮廓线,如图5-67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139.jpg

图5-67 偏移结果

22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直线”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0.jpg ,绘制两条轮廓线,如图5-68所示。

23 确保启用“对象捕捉”和“对象捕捉追踪”功能,单击“绘图”面板中的“圆心直径”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1.jpg ,将光标移动到左视图中的上轮廓线,捕捉其中点(切勿单击,捕捉到上轮廓线中点时,系统会在中点处显示一个三角形标志),然后竖直向下移动并在图5-69所示的交点处单击,以指定该单击点作为圆心位置,然后输入圆的直径为“12”,从而完成绘制一个直径为12的圆。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2.jpg

图5-68 绘制直线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3.jpg

图5-69 捕捉到交点

24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圆心,直径”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4.jpg ,在左视图中绘制一个直径为6.5的同心圆,如图5-70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5.jpg

图5-70 绘制同心圆

25 在“图层”面板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中设置关闭“构造线”层,此时,三视图如图5-71所示。

26 在“图层”面板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中选择“中心线”层。

27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直线”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6.jpg ,充分使用“对象捕捉”功能和“对象捕捉追踪”功能,在三视图中添加合适的中心线,并设置中心线的线型比例,得到的视图效果如图5-72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7.jpg

图5-71 关闭“构造线”层后的三视图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8.jpg

图5-72 添加中心线

28 在“图层”面板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中选择“细虚线”层

29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直线”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49.jpg ,充分使用“对象捕捉”功能和“对象捕捉追踪”功能,并根据相应的投影关系,绘制图5-73所示的虚线。

978-7-111-54953-6-Chapter05-150.jpg

图5-73 绘制虚线

30 选择图5-74所示的两条线,单击“复制”按钮 978-7-111-54953-6-Chapter05-151.jpg ,选择图5-75所示的中点作为基点。

978-7-111-54953-6-Chapter05-152.jpg

图5-74 选择对象

978-7-111-54953-6-Chapter05-153.jpg

图5-75 选择基点

移动鼠标光标,在图5-76所示的中点处单击,从而完成图形的复制操作。

31 在“图层”面板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标注及剖面线”层。接着在功能区中切换至“注释”选项卡,在“标注”面板中选择标注样式为“TSM-3.5”标注样式。

32 使用“标注”面板中的相关标注工具来标注尺寸。另外,在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的“图层”面板中,从“图层控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中心线”层,接着使用“绘图”面板的“直线”工具来补充圆弧的中心线,以方便读图。最后完成的三视图效果如图5-77所示。

978-7-111-54953-6-Chapter05-154.jpg

图5-76 复制操作

978-7-111-54953-6-Chapter05-155.jpg

图5-77 完成的三视图

33 按〈Ctrl+S〉组合键进行文件保存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