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绣制工艺详解

绣制工艺详解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莲花式网结带穗平针绣莲花纹云肩顾名思义是指其外观造型为莲花状。除莲花的外观造型外,它还融合了如意云、柳叶等形制,各绣片之间均采用珠子和网结进行连接。在纹样的装饰部分,则选用了莲花这一图案,淡粉色的莲花与浅绿色的荷叶相互映衬,从而传达出一种温情含蓄的感情。由此可见,莲花这一题材深受民间的热爱。

绣制工艺详解

莲花式网结带穗平针绣莲花纹云肩顾名思义是指其外观造型为莲花状。除莲花的外观造型外,它还融合了如意云、柳叶等形制,各绣片之间均采用珠子和网结进行连接。此云肩通体以黑色为主,最底部的绣片为莲蓬的变形,并采用了珠绣方式,用黑色珠子代替莲蓬的种子,将珠子作为纹样的一部分绣制进去。在纹样的装饰部分,则选用了莲花这一图案,淡粉色的莲花与浅绿色的荷叶相互映衬,从而传达出一种温情含蓄的感情。由此可见,莲花这一题材深受民间的热爱。

尺寸/直径390 mm材质/绸、布、丝线、混纺线地域/山东

【注释】

[1]徐海荣主编:《中国服饰大典》,华夏出版社,2000,第1~2页。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第696页。

[3](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65页。

[4](春秋)左丘明撰,蒋冀骋标点:《左传》,岳麓书社,1988,第317页。

[5](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影印本),中华书局,1963,第242页。

[6]韩园园:《三蓝绣浅析》,《山东纺织经济》2013年第11期。

[7]梁惠娥、邢乐:《中国最美云间——情思回味之文化》,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第123~124页。

[8]伊尔、赵荣璋:《色彩与民族审美习惯》,《民俗研究》1990年第4期。

[9]卢翰明编辑:《学佛雅集·古代衣冠辞典》,常春树书坊,1980,第339页。

[10](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影印本),中华书局,1963,第290~291页。

[11](晋)崔豹撰,张元济校勘:《古今注》卷中(影印本),商务印书馆,1937。

[12](元)陈澔注,金晓东校点:《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269页。

[13](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第278页。

[14]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第835页。

[15](晋)王嘉撰,(南朝·梁)肖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第70页。

[16]赵长福:《浅论中国传统婚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7]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第835页。

[18](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类编》(中药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第674页。

[19](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15页。

[20]周卫明编:《中国历代绘画图谱·花鸟走兽》,上海美术出版社,1996,第423页。

[21]崔荣荣、王闪闪:《中国最美云肩——卓尔多姿之形制》,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142~143页。

[22]崔荣荣、王闪闪:《中国最美云肩——卓尔多姿之形制》,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146~147页。

[2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第579页。

[24]崔荣荣、王闪闪:《中国最美云肩——卓尔多姿之形制》,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117~118页。

[25]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第383页。

[2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图文珍藏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第542页。

[27][日]清水茂:《说“清”》,载《王力先生纪念文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7,第158页。

[28]梁惠娥、邢乐:《中国最美云肩——情思回味之文化》,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第168~169页。

[29](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影印本),中华书局,1963,第41页。(www.xing528.com)

尺寸/直径390 mm材质/绸、布、丝线、混纺线地域/山东

【注释】

[1]徐海荣主编:《中国服饰大典》,华夏出版社,2000,第1~2页。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第696页。

[3](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65页。

[4](春秋)左丘明撰,蒋冀骋标点:《左传》,岳麓书社,1988,第317页。

[5](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影印本),中华书局,1963,第242页。

[6]韩园园:《三蓝绣浅析》,《山东纺织经济》2013年第11期。

[7]梁惠娥、邢乐:《中国最美云间——情思回味之文化》,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第123~124页。

[8]伊尔、赵荣璋:《色彩与民族审美习惯》,《民俗研究》1990年第4期。

[9]卢翰明编辑:《学佛雅集·古代衣冠辞典》,常春树书坊,1980,第339页。

[10](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影印本),中华书局,1963,第290~291页。

[11](晋)崔豹撰,张元济校勘:《古今注》卷中(影印本),商务印书馆,1937。

[12](元)陈澔注,金晓东校点:《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269页。

[13](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第278页。

[14]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第835页。

[15](晋)王嘉撰,(南朝·梁)肖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第70页。

[16]赵长福:《浅论中国传统婚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7]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第835页。

[18](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类编》(中药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第674页。

[19](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15页。

[20]周卫明编:《中国历代绘画图谱·花鸟走兽》,上海美术出版社,1996,第423页。

[21]崔荣荣、王闪闪:《中国最美云肩——卓尔多姿之形制》,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142~143页。

[22]崔荣荣、王闪闪:《中国最美云肩——卓尔多姿之形制》,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146~147页。

[2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第579页。

[24]崔荣荣、王闪闪:《中国最美云肩——卓尔多姿之形制》,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117~118页。

[25]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第383页。

[2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图文珍藏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第542页。

[27][日]清水茂:《说“清”》,载《王力先生纪念文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7,第158页。

[28]梁惠娥、邢乐:《中国最美云肩——情思回味之文化》,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第168~169页。

[29](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影印本),中华书局,1963,第4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