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警示的正面效应对生产经营者的提升

消费警示的正面效应对生产经营者的提升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警示是填补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信息鸿沟的重要工具。实际上,此种意义上的消费警示不仅有利于消费者及时获取消费信息,而且对于生产经营者亦具有正面效应。此类消费警示面向消费者发布,与生产经营者并无直接关联,不仅不会损害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还有助于商家正常、持续地开展经营活动。

消费警示的正面效应对生产经营者的提升

消费警示是一种信息披露行为,它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不但起到安全食品市场的作用,更多的信息披露还能建立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31],增加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收益,增进社会公益。消费警示是填补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信息鸿沟的重要工具。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消费侵权事件均是源于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为了恢复信息供给的平衡状态,就需要在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力量介入。而这种第三方力量就是作为市场监管主体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消费警示”这种行政权力的间接介入方式,可以使交易双方的“拔河”变成了三方“博弈”,形成三角制衡关系,从而保证市场中消费信息的有效供给,实现消费知情权的补正。实际上,此种意义上的消费警示不仅有利于消费者及时获取消费信息,而且对于生产经营者亦具有正面效应。消费警示作为一种市场监管的新型规制工具,能够打击非法经营主体,规制生产经营者的不法经营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促使生产经营者消除风险隐患,引导商家诚信、守法、文明经营,保护合法商家的主体利益,促进行业合法经营,营造安全、和谐的经营、消费环境,从而调动人们生产、经营和消费的积极性。

消费警示亦是进行知识宣导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引导消费者进行合理消费。这类消费警示在现实生活特别常见,例如,监管机关发布夏季饮酒警示,提醒消费者应当采用正确的开啤酒方式,不要使用筷子桌子边角撞击、嘴咬等方式开启酒瓶。此类消费警示面向消费者发布,与生产经营者并无直接关联,不仅不会损害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还有助于商家正常、持续地开展经营活动。因为消费者不恰当的消费行为会“连累”生产经营者。例如,消费者在餐馆消费中饮酒过量或不正确的开酒方式引发人身伤害,该餐馆可能将会因未尽安全照顾义务而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便可能最终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但消费者在餐馆消费过程受到伤害会损害商家商誉,从而影响餐馆的营业利润甚至是经营的可持续性。(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