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罗经所谓二十四山圈层解析

中国罗经所谓二十四山圈层解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在上一讲中,已经把“二十四山”的来龙去脉作了简单的介绍。就“二十四山”而言,最初只有一个圈层,其功能是辨别地磁场的子午方向。这第二次所添加的“缝针二十四山”,放于两个“二十四山”的中间,就称之为“中针二十四山”了。总之,无论罗经上面有几层“二十四山”,其功能就是用于测量不同的“子午向”,然后再细分其他的二十二向。就三层“二十四山”所存在的问题而言,是要设法进行改良的。

中国罗经所谓二十四山圈层解析

我们在上一讲中,已经把“二十四山”的来龙去脉作了简单的介绍。这里要着重讲一下三重“二十四山”的由来及其所具有的科学性程度。

最初的中国罗经是借用航海罗盘,这是历史事实。在堪舆家具体的“风水勘察”实践中,结合不断发展的“风水理论”,自然要向“经天纬地”的方向发展演变,特别是在派别林立的情况下,更需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这就是中国罗经的“软件”越来越繁琐的真正原因。就“二十四山”而言,最初只有一个圈层,其功能是辨别地磁场的子午方向。待到人们了解了磁偏角的影响之后,就力图想纠正磁偏角的影响,于是就有了第二层“二十四山”,有人说当初发现磁偏角是指南“东偏”7.5度,于是就有了向正针子位左方位移7.5度的“缝针二十四山”的添加。后来地磁偏角又“西偏”7.5大度,于是又有了向正针子位右方位移7.5度的第二次“缝针二十四山”的添加。这第二次所添加的“缝针二十四山”,放于两个“二十四山”的中间,就称之为“中针二十四山”了。最初添加“缝针二十四山”的目的是要求得地理的“真子午”,先用正针测得地磁子午向,以正针子午线指针子午向重合,再来看“中针二十四山”,就是“东偏”7.5度的地理“真子午”。如果说后来地磁的偏角又发生了反方向的变化,那就来看“缝针二十四山”,就是“西偏”7.5度的地理“真子午”。这样的说法,恐怕与地磁学的理论不相符合。从两针到三针的发展时间段来看,地磁场的偏角不会在短时期内有如此大幅度的变化,另外也不是说当初针头“东偏”时就用“缝针二十四山”,后来针头“西偏”时就用“中针二十四山”,置“缝针二十四山”于无用武之地。还有一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这种说法认为,“正针二十四山”测量得出来的是地磁的子午向,相应中针子午向是“北斗子午”(地理子午),而相应缝针子午向是“太阳子午”。但是,无论如何说,都没有注重三种“子午向”都有变化的客观事实。特别于正针子午向左右各取7.5度仅仅是一个大概的平均值,不能通用于全国各个地方。当前地磁场的北极已经从加拿大移至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境内,北京地区的磁偏角是偏西5度50分左右,南京地区的磁偏角是偏西4度03分左右,拉萨地区的磁偏角是偏西0度21分左右。如果是在南京地区使用罗经求得“真子午”,就不是向东纠正7.5度了,而是要纠正4度多一点。倘若还是纠正7.5度,那就多纠正了近3.5度。360度分作120份,一份3度,这又如何用于“一百二十分金”?

图2-3 罗经上的三层“二十四山”

(www.xing528.com)

图2-4 罗经上的三层“二十四山”

上图中,白底黑字的“寅”字属于正针,右偏7.5度的字“寅”属于中针,左偏7.5度的“寅”字属于缝针。

当初给罗经设计增添各种“软件”的人,就犹如设计出来了高级的软件程序,却在一台低性能的计算机上运行,软件虽好,却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多半是徒劳无益的。

总之,无论罗经上面有几层“二十四山”,其功能就是用于测量不同的“子午向”,然后再细分其他的二十二向。就三层“二十四山”所存在的问题而言,是要设法进行改良的。有人提出了“活动天池”的设想,还有设置旋转的“正针二十四山”的设想,这样的设想或许能够解决古老罗经所存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