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罗经的分金现象及圈层分析

中国罗经的分金现象及圈层分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罗经上面的所谓“分金”,有“六十分金”“一百二十分金”、“一百二十四分金”“二百四十分金”等许多圈层。图3-15《星历考原》所列“纳音五行分三元应乐律隔八相生图”下面,我们来简略分析一下罗经上面的“七十二龙分金”。图3-16罗经上的正针“穿山七十二龙”圈层画图图3-17罗经上的正针“穿山七十二龙”圈层上图正针外圈的“七十二龙分金”,也称“穿山七十二龙”,又称“地纪”。

中国罗经的分金现象及圈层分析

中国罗经上面的所谓“分金”,有“六十分金”“一百二十分金”、“一百二十四分金”“二百四十分金”等许多圈层。

所谓“分金”是有取于“纳音五行”的“甲子、乙丑属金”的说法。于罗经上面的文字必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有了这样的组合,也就有了相应的“纳音五行”。罗经上面有“六十花甲子”文字的圈层,或称之为“分金”,或称之为“穿山龙”“透地龙”“盈缩龙”“平分龙”等等,都不外天干与地支组合的文字添加,只是分布的刻度有所不同而已。

扬雄《太玄·玄数》:

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甲巳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

洪迈《容斋随笔·五行纳音》:

六十甲子纳音之说,术家多不能晓原。其所以得名,皆从五音所生,有条不紊,端如贯珠。盖甲子为首,而五音始于宫,宫土生金,故甲子为金,而乙丑以阴从阳。商金生水,故丙子为水,而丁丑从之。角木生火,故戊子为火。徵火生土,故庚子为土。羽水生木,故壬子为木,而已丑、辛丑、癸丑各从之。至于甲寅,则纳音起于商,商金生水,故甲寅为水。角木生火,故丙寅为火。徵火生土,故戊寅为土。羽水生木,故庚寅为木。宫土生金,故壬寅为金,而五卯各从之。至甲辰,则纳音起于角,角木生火,故甲辰为火。徵火生土,故丙辰为土。羽水生木,故戊辰为木,宫土生金,故庚辰为金。商金生水,故壬辰为水,而五巳各从之。宫商角既然,惟征羽不得居首,于是甲午复如甲子,甲申如甲寅,甲戌如甲辰,而五未、五酉、五亥亦各从其类。

黄宗羲《易学象数论·纳音》:

六十甲子纳音,亦从纳甲而生。一律纳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纳音虽同,而立法有三。其本之内经者,五音始于金,传火传木传水传土其叙也。同位娶妻,隔八生子,甲子金之仲,娶乙丑下生壬申,金之孟娶癸酉上生庚辰,金之季娶辛巳下生戊子。火自戊子己丑转丙申丁酉,转甲辰乙巳,火之仲孟季毕焉。自丙子丁丑转甲申乙酉转壬辰癸巳,水之仲孟季毕焉。自庚子辛丑转戊申己酉,转丙辰丁巳,土之仲孟季毕焉。以上为阳律起甲午乙未,转壬寅癸卯,转庚戌辛亥,皆金也。戊午己未转丙寅丁卯,转甲戌乙亥,皆火也。壬午癸未转庚寅辛卯,转戊戌己亥,皆木也。丙午丁未转甲寅乙卯,转壬戌癸亥,皆水也。庚午辛未转戊寅乙卯,转丙戌丁亥,皆土也。以上为阳吕,此一法也。葛稚川曰:子午属庚,丑未属辛,寅申属戊,卯酉属己,辰戌属丙,己亥属丁,一言得之者宫与土,三言得之者征与火,五言得之者羽与水,七言得之者商与金,九言得之者角与木,此一法也。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己亥四,甲巳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扬子云太玄之数。其推纳音,以火土木金水为序,甲子乙丑金者,甲九子九,乙八丑八,积三十四,以五除之余四,故为金。丙寅丁卯火者,丙七寅七,丁六卯六,积二十六,以五除之余一,故为火。余准此。此一法也。按律书同位娶妻,如黄钟与大吕同位为妻,隔八生子,黄钟三分损一,隔八生林钟为子。今甲子黄钟与乙丑,大吕同位,谓之娶妻是矣。而甲子之隔八为辛未林钟,何以甲子不能生之也?蔡邕云阳生阴为下生阴,生阳为上生。今阳不能生,是但有上生而无下生也。以甲子为上,癸亥为下,则又皆下生,而上生无十之一二也。《内经》之法与律书不能尽合矣。稚川言中央总黄天之气一,南方丹天之气三,北方玄天之气五,西方素天之气七,东方苍天之气九,皆奇数而无偶数,而一之属土,三之属火,五之属水,七之属金,九之属木,亦不知其何义也。扬子云谓子之数九,从黄钟之管,则丑当从林钟而六,寅当从太簇而八,十二月各有其律,何以有从有不从耶?是故,必欲定纳音之法,当以京房六十律与甲子分配,以之上生下生,始无敝耳。

康熙五十二年(1713)《御定星历考原》:

图3-12 《星历考原》所列“纳音五行”图表

纳音干支起数合五行,甲巳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己亥属四数。此扬子云《太元》论声律所纪数也。凡两干两支之合,其余数得四九者为金,得一六者为火,得三八者为木,得五十者为水,得二七者为土,如甲子皆九,得数十八,乙丑皆八,得数十六,合之三十有四,故为金。壬六申七,得数十三,癸五酉六,得数十一,合之二十有四,故亦为金也。其余按图推之,莫不皆然。

当前所谓的“命名学”中,有按照“八字”五行属性“缺啥补啥”的方法。如果按照“五行各有一行,一行咸具五行”和“分土旺四季”的说法,只要“命中有土”,那就什么也不缺。同样,纳音五行在“风水勘察”的应用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关于“纳音五行”与八卦的关系,《星历考原》中也列有相应的图。

图3-13 《星历考原》所列“纳音五行应先天图”

图3-14 《星历考原》所列“纳音五行应后天图”

所谓“先天图”之序,按照朱熹的说法,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所谓“纳音五行应先天图”,必须用这样的次序。而邵雍自说的“逆数之,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之序,就不能与“纳音五行”相应。

至于“纳音五行”分“三元”与律吕的关系,《星历考原》也列有图。

图3-15 《星历考原》所列“纳音五行分三元应乐律隔八相生图”

下面,我们来简略分析一下罗经上面的“七十二龙分金”。

图3-16 罗经上的正针“穿山七十二龙”圈层画图

图3-17 罗经上的正针“穿山七十二龙”圈层

上图正针外圈的“七十二龙分金”,也称“穿山七十二龙”,又称“地纪”。一周360度,“二十四山”每“山”占15度,每“山”三分之,每“龙”占5度,二十四山得“七十二龙”。

匹配的方法:先把干支组合的 “六十甲子”,按地支起“子”至“亥”之序,每五个为一组。

所得干支并五行属性排列结果如下:

甲丙戊庚壬 乙丁己辛癸 丙戊庚壬甲 丁己辛癸乙

子子子子子 丑丑丑丑丑 寅寅寅寅寅 卯卯卯卯卯

金水火土木 金水火土木 火土木金水 火土木金水

戊庚壬甲丙 己辛癸乙丁 庚壬甲丙戊 辛癸乙丁己

辰辰辰辰辰 巳巳巳巳巳 午午午午午 未未未未未

木金水火土 木金水火土 土木金水火 土木金水火

壬甲丙戊庚 癸乙丁己辛 甲丙戊庚壬 乙丁己辛癸

申申申申申 酉酉酉酉酉 戌戌戌戌戌 亥亥亥亥亥

金水火土木 金水火土木 火土木金水 火土木金水

罗经上面的“穿山七十二龙”,是五个“子”到五个“亥”的圆周排布,分每山为三等分,甲子起壬之末分,丙子在子之初分,而且每两“五金”之间都有一空格,干支组合“六十花甲子”加上十二空格(有的罗经在空格处写上“正”字,如明代的铜体罗经),正好是“七十二”。这就是所谓的“穿山七十二龙”的分布格式。其用处则在于六十纳音的五行属性及空格的“龟甲空亡”等方面。

我们看“二十四山”,犯“大空亡”的是“八干及四维”:

甲、乙、丙、丁、庚、辛、壬、癸、乾、艮、巽、坤。

《葬书》说:

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

注:此言葬日不得方向年月之通利。

《三命通会》以丙子、丁丑、戊寅、辛卯、壬辰、癸巳、丙午、丁未、戊申、辛酉、壬戌、癸亥十二日,为“阴阳差错煞”。唐曾文辿撰的《青囊序》说:“识得阴阳元妙理,知其衰旺生与死。不问坐山与来水,但逢死气皆无取。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用干与维。”八干与四维遇“先天十二支”,就要取中正方位,否则就是“阴差阳错”。

《葬书》说有“六凶”,其一就是“阴差阳错”,可见其在“风水术”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珞琭子赋注》说:

王廷光曰:五行有父子相继之道,盖父壮则子幼,子强则父衰,所谓与生地之相逢,如戊申得壬申,戊申自生之土则生壬申之金,金至申而临官,土信金义,父传子道也。及其子父同处,子既往矣,父以功成,自当告退。盖生者不生,物不两立者欤?是知五行,他生而我休,子代父位也。故曰与生地之相逢,宜退身而避位耳。凶会、吉会者,如癸亥人,三元受水一气,或行年岁运,会于己卯,水死于卯,而遇己卯,土为鬼,则禄命身三元皆死,故曰凶会。以阴遇阴曰错,以阳遇阳曰差。纯阴则不成,纯阳则不生,此所谓阴阳差错者欤?

看“纳音五行”,戊申为土,壬申为金,所说“戊申得壬申”,自然是土生金。癸亥为水,己卯为土,土克水,自然说“凶会”。这里给出了“阴阳差错”的定义:以阴遇阴曰错,以阳遇阳曰差。纯阴则不成,纯阳则不生。《春秋·谷梁传》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皇极经世书》说:“独阳不生,专阴不成也。”《珞琭子赋注》说:“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是故穷之益深,测之益远。”阴阳二气交通,方能化生万物,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方不是“阴差阳错”。

《灵城精义》说:

《素书》以浑天六十龙装卦,取本来山水中四吉三奇贵人禄马,以定坐穴之吉凶。昔人所谓用内卦审山水以定坐穴之纯驳者,即此卦也。《宝镜》以七十二龙装卦,取坐向山水中四吉三奇以推本来山水之吉凶。昔人所谓用本卦审入穴以推山水之吉凶者,即此卦也。

又说:

何谓分金?如亥有五亥,一以辛亥丁亥为旺相,而己癸为孤虚。孤虚不可入旺相所当乘,盖从甲子乙丑之金分来,而其吉凶美恶不可不审择也。

这里说辛亥、丁亥为“旺相”,己癸为“孤虚”,那么在干支的“六十花甲子”的组合之中,到低有多少“阴差阳错”的“孤虚”呢?

七十二龙分金,凡每“五金”的起始与终了者,皆列入“阴差阳错”:

甲壬 乙癸 丙甲 丁乙

子子 丑丑 寅寅 卯卯

金木 金木 火水 火水

戊丙 己丁 庚戊 辛己(www.xing528.com)

辰辰 巳巳 午午 未未

木土 木土 土火 土火

壬庚 癸辛 甲壬 乙癸

申申 酉酉 戌戌 亥亥

金木 金木 火水 火水

这样一来,除了“八干四维”的十二个空格,干支组合的“六十花甲子”之中又有二十四个“阴差阳错”的“孤虚”。

“分金”的“阴差阳错”“空亡”“旺相”“龟甲”“孤虚”“休囚”等等说法,皆是术家本八卦、纳甲、纳音五行而推演出来的一些说法。

《灵城精义》说:

大抵先天卦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巽艮兑居四隅,乃阴阳对待之体。然乾坤虽云天地定位,实为阴阳之老,坎离虽云水火不相射,亦为阴阳之极。以四卦上下二爻,皆纯阴纯阳,无化气也。唯艮兑震巽四卦,上下二爻皆阴阳相配,乃合冲和之象,有化生之机。且以地法翻卦配合天星,则艮为贪狼,兑为武曲,巽为巨门,震为廉贞,经以贪巨武为三吉。

就八卦而言,说乾为“孤阳”、坤为“孤阴”,离为“极阳”、坎为“极阴”,惟独震、艮、巽、兑四卦不是“龟甲空亡”,可以生物。罗经的“分金”以此为判断方位吉凶的根据。

把“纳音五行”引入“七十二龙分金”,则有休、囚、旺、相、死五向,以此为断定吉凶的根据。

八卦纳甲法是:

乾纳甲壬 坤纳乙癸 坎纳戊 离纳己 震纳庚 巽纳辛

艮纳丙 兑纳丁

罗经的“七十二龙分金”,引入八卦纳甲法,用以说“分金”的吉凶,则称之为“浑天纳甲”。十天干之中,乾所纳之“甲壬”为“孤阳”,“坤”所纳之“乙癸”为“孤阴”,坎离所纳之“戊己”为“空亡”,皆为用之凶。震巽艮兑所纳之“庚辛丙丁”为“旺相”,皆为用之吉。如此说来,“六十花甲子”之中用之吉者只有:(上下二字为一组)

丙丁丙丁丙丁丙丁丙丁丙丁庚辛庚辛庚辛庚辛庚辛庚辛

寅卯子丑戌亥申酉午未辰巳午未辰巳寅卯子丑戌亥申酉

“七十二龙分金”之中只有二十四个干支的组合“用之吉”,其余四十八(三十六个干支组合加上十二个空格)皆为“用之凶”,这又是针对“七十二分金”吉凶的一个说法。

《钦定协纪辨方书》引杨筠松造命歌“方方位位煞神临,避得山过向又侵。只有山家自旺处,天机妙诀好留心。支如不合干中取,迎福消凶旺处寻。任是罗睺阴府煞,也须藏伏九泉阴”之后评论说:

二十四方位,神煞占犯最多。避得年煞,又有月煞,避得月煞又有日煞。且山利向又不利,向利山又不利,难得全吉。只取本山来脉自旺处,得令有气,更四柱干支乘时旺相,如坐山得干,取天干一气,或堆禄,堆干坐山,得支取地支一气,或三合年月日时,无非于山家自旺处斟酌调和,使之更旺耳,此旺则彼衰,凶煞自伏。

又说:

史记汉武帝时有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丛辰家、历家、天人家、太一家、聚讼不决,各守其师传。而不相下。彼时术家之多如此,今则统归于历家。其说之传者,皆断烂蒙昧,莫寻其端绪。

由此可见,对于“正针二十四山”的“穿山七十二龙”的吉凶,派别不同,说法也各自不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这些说法都以具体用罗经“硬件”观测的方向分度为基准。倘若因为“硬件”本身的系统误差和观测中的偶然误差造成方向错误,那么“分金”越多,也就越是难以确定所谓的吉或凶了。

无论罗经上面的诸多“分金”或分“龙”有多么精细,也无论罗经上面的诸多“分金”或分“龙”有多少圈层,都是把一周360度分成相应的等分而已。有的一分还不到2度,倘若观测的两种误差超过2度,这样圈层所表达的含义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风水游戏”。所以,中国罗经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不是圈层越多越好,更不是表面看起来制作精良价格昂贵的罗经就一定具有实用的价值。

下面来讲一下罗经上面的“六十分金”圈层。

图3-18 三合罗经上的“六十分金”画图

罗经中针的“六十分金”也称“六十龙”。上图“中针二十四山”外圈自壬起“甲子”至壬终“癸亥”的圈层,就是所谓的“中针六十分金”。六十花甲子,于十二地支之中,每支有五个组合,依照五子、五丑、五寅、五卯、五辰、五巳、五午、五未、五申、五酉、五戌、五亥的次序而围成圆圈,中间没有空格,一周360度,每个“分金”占6度,这就构成了“六十分金”。

图3-19 罗经上的“六十分金”

“二十四山”每山占15度,两山是30度,“六十分金”每金是6度,“五金”是30度,正好占两山的分度。但是在附属到“中针二十四山”之外的圈层时,并不与之重合。而是“甲子”起于中针的“壬中,”所以“壬”的两边各有1.5度余额。再接“丙子”“戊子”“庚子”18度,占“壬”之1.5度余及“子”15度,合计16.5度,所以又占癸1.5度。依此类推到癸亥,正好是一周360度。

下面来讲一下罗经上面的“百二十分金”圈层。

图3-20 罗经上的“百二十分金”画图 

图3-21 台湾某厂家生产的罗经上的“百二十分金”

圆周360度,分成120分,每分占3度,就成了“一百二十分金”。用两套“六十花甲子”标示。虽然“中针百二十分金”圈层在中针之外,但是其与二十四山的基准却要对准正针二十四山。如一百二十分金中的“十子”,甲子一起于正针子山之始,壬子十终于正针癸山之终。对于中针来说,甲子一起子山之中,终于丑山之中。对于缝针来说,甲子一起于壬山之中,壬子十终于癸山之中。

正针也有“百二十分金”,见下图。

图3-22 罗经正针的“百二十分金”画图

罗经正针“六十分金”,甲子一起壬山之中,壬子五终癸山之中。用两套“六十花甲子”构成“正针百二十分金”,再把“六十分金”之每一“金”一分为二就成了。甲子一起壬山之中,壬子十终癸山之中。

无论“百二十分金”属于正针或中针,都以孤虚旺相、龟甲空亡之说断定方位的吉凶。一百二十个方位之中,与“正气脉”丙子旬和“旺气脉”庚子旬相关的四十八个方位为吉向。

正气脉丙子旬: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旺气脉庚子旬: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下面来讲一下罗经上面的“二百四十分金”圈层。

图3-23 罗经正针的“二百四十分金”画图

罗经上面的正针“二百四十分金”,是从“六十分金”演变而来的。一周360度,分成240等分,每分是1.5度。六十分金每分是6度,再四分之,每分得1.5度。

一周360度,分成“二十四山”,每山占15度,“二百四十分金”,每“金”占1.5度,分配“二十四山”,每山得十分。实用时用左右二十分,如子山,以子山之中为“十分”,左右递减,各九分、八分、七分、六分,至左右“五分”,正在癸山之缝与壬山之缝中。以分金中的“三七”为吉向。对于中针“二百四十分金”来说,“二八”与正针处同位,也是吉向。

把一周360度,分作240等分,最后以“三七”或“二八”断定方向的吉凶,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于实际操作中,由于当前罗经的系统误差加上偶然误差都将超过1.5度,所以并不具有真实意义上的判断价值。若想使用这一“软件”,惟一的办法是提高“硬件”的测量精度。

下面来讲一下罗经上面的“盈缩六十龙”圈层。

图3-24 罗经上的“盈缩六十龙”圈层

地理家说龙有“盈缩”,传说出于唐末地理国师杨筠松。之所以立有“盈缩”之法,是以“天道”整齐者为“体”,盈缩不齐者为“用”。盈者对应气候,缩者对应度数,或反而用之。至南宋蔡元定因其盈缩差度极其微小,遂改成“平分六十龙”。

上图外圈是“浑天星度五行”圈层,盈缩六十龙与之配合使用。论“天气”时使用“盈缩六十龙”,其盈缩的划分“标致”,依据二十八宿星度而定。上图,甲子起缝针亥山之末。

具体应用时,以纳音五行为“主”,浑天星度五行为“宾”。主生宾为“泄龙”,不吉;主克宾为“吉龙”,吉利。具体应用时,要把这两种五行属性牢记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