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物品的价值属性

探讨物品的价值属性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物品的价值属性

探讨物品的价值属性

综合以上几种价值论的内涵分析,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1.2.5.1 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的实质是处于凝结状态的人类抽象劳动,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歇尔均衡价值论通过分析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下的均衡价格来分析商品价值,认为价值由商品的均衡价格决定。

1.2.5.2 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区别在于价值观的根本对立。效用论者认为价值不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而是人们对商品的感觉与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劳动价值则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客观性出发,系统阐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劳动的凝结。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对价值的衡量标准不同。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效用论者认为价值是人对商品满足欲望程度的感觉和评价。由于主观评价常因主题不同而迥异,必然使价值的衡量缺乏统一的标准。

(2)对价值来源的认识不同。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即人类的劳动,而且是活劳动,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而效用论者认为价值是由于商品效用与人的欲望之间的满足关系而引起的感觉和评价,即价值来源于主观评价,是商品带来的满足程度,与生产者的劳动、社会关系毫无联系。(www.xing528.com)

1.2.5.3 均衡价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

均衡价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较为重要的两大学派。均衡论主要从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和价格如何在供求作用下达成均衡价格,从而提出均衡价格决定商品价值;边际效用论者则从商品的稀缺性和商品效用入手,分析效用对消费者的作用,得出效用决定价值的结论。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强调价值的社会经济关系含义;效用价值论则将价值视为主观的感觉评价或称心理感受;均衡价格论则将价值分析看作商品价格的分析;地租论强调价值的产权收益;外部性理论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评价产品或资源的使用对其他使用者带来的影响。

对价值论的讨论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逐层展开,必须承认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地租论、劳动价值论、外部性理论、效用价值论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试图从所有者、生产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等不同角度来评价物品的价值属性。地租论从产权所有者角度来分析物品价值,使用者需要对所有权的使用支付一定的报酬,反映了所有者权益——产权价值;劳动价值论从生产者角度进行评价,分析生产者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投入,即付出的劳动投入及其他消耗(其他消耗也是由另外一些劳动消耗所形成的),反映的是物品的劳动价值;外部性理论从管理者角度评价物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影响,外部不经济性导致社会成本增加,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或经济手段将外部性影响内部化,反映的是物品的补偿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以税或费的形式出现,作为生产或交易的附加费用;效用价值论则从需求者或使用者角度来评价物品对主观需求的效用满足,反映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均衡价值论中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讲是价格的含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的价值通过价格来反映,交易价格是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博弈的结果,均衡价值论综合考虑所有者的产权价值、生产者的劳动价值、管理者的补偿价值和需求者的使用价值,并结合商品的稀缺程度等各个方面,是价值的价格体现。均衡价值论较合理地解释了市场交换过程,揭示出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根据商品的劳动价值、使用者的效用、稀缺度、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支付能力等因素平衡商品价格的过程,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达到动态平衡。综合上述分析,物品具有多重价值属性,其价值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物品的价值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