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EFP成型模式详解

EFP成型模式详解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型模式是影响EFP性能的最基本因素之一。设计不同的EFP装药,其药型罩将以不同的模式被锻造成爆炸成型弹丸。在设计EFP战斗部时,要根据毁伤目标的特性和武器系统的主要任务选择适当的成型模式。EFP最终以何种模式成型,主要取决于药型罩微元与爆轰产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速度以及沿药型罩的分布特点。图5-37压垮型成型模式直接决定EFP的基本形状。球状EFP对付轻型装甲目标时是相当有效的。

EFP成型模式详解

普通成型装药破甲弹的药型罩在爆炸载荷作用下,一方面形成高速运动并不断延伸的金属流,另一方面还将形成低速运动的杵体;而爆炸成型弹丸的药型罩则是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形成单一的特殊破片,即EFP。

成型模式是影响EFP性能的最基本因素之一。设计不同的EFP装药,其药型罩将以不同的模式被锻造成爆炸成型弹丸。根据EFP形成过程的不同,EFP成型模式可以分为3种类型:向后翻转型(Backward Folding)、向前压拢型(Forward Folding)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压垮型(Radial Collapse)。在设计EFP战斗部时,要根据毁伤目标的特性和武器系统的主要任务选择适当的成型模式。

EFP最终以何种模式成型,主要取决于药型罩微元与爆轰产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速度以及沿药型罩的分布特点。

(1)向后翻转型

当药型罩同爆轰产物的有效相互作用结束时,如果药型罩顶部微元的轴向速度明显大于底部微元的轴向速度,则将出现向后翻转的成型模式。此时,罩壳中部超前,边部滞后,并向对称轴收拢,成为弹的尾部,最终形成带尾裙或带尾翼的弹丸。这种弹丸前部光滑,气动性能好,可以远距离攻击目标,如图5-35所示。

图5-35 向后翻转型

(2)向前压拢型(www.xing528.com)

当药型罩同爆轰产物的有效相互作用结束时,如果药型罩顶部微元的轴向速度明显小于底部微元的轴向速度,则将出现向前压拢的成型模式。此时,罩壳中部滞后,边部速度较高,并向对称轴收拢,成为射弹的头部,最终形成球形或杆形弹丸。这种弹丸比较密实,但飞行稳定性差,如图5-36所示。对于药型罩的设计,如果进一步减小药型罩底部厚度,继续增大底部微元的轴向速度,就会出现底部微元轴向速度明显大于顶部微元轴向速度的情形。

图5-36 向前压拢型

(3)压垮型

当药型罩同爆轰产物的有效相互作用结束时,如果药型罩微元的轴向速度相差不大,则药型罩在成型过程中的主要运动形式不是拉伸,而是压垮,即微元向对称轴做径向运动,如图5-37所示。

图5-37 压垮型

成型模式直接决定EFP的基本形状。EFP有3种基本外形,即球形、一般杆状和带扩展尾部的杆状。早期设计的EFP大部分是球状的,以压垮的模式成型。球状EFP对付轻型装甲目标时是相当有效的。对付重型装甲目标的EFP,其结构应当是长杆状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因为弹丸对目标的高速侵彻能力是弹丸长度和密度的函数。当需要攻击的目标距离较远时,则要求EFP的尾部扩展,以提供远距离飞行所需要的稳定性。向后翻转的模式可以形成一般杆状及带扩展尾部的杆状EFP。以这种模式成型的尾部扩展的EFP,头部一般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扩展的尾部使得这种EFP具有较好的飞行稳定性。由于药型罩在成型过程中的压垮速度相对较小、沿轴向的拉伸较弱,故EFP的完整性较容易得到保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