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ZDW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

PZDW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8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原理框图两路交流输入经交流切换控制电路选择其中一路输入,并通过交流配电单元给各个充电模块供电。充电模块采用先进的移相谐振高频软开关电源技术,模块效率大于94%。

PZDW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

2.4.2.1 系统的特点

由多个独立模块组成,N+1热备份;很宽的电压输入范围,电网适应性强,可用于环境相对恶劣场所;充电模块可带电插拔,在线维护,方便快捷;采用最新软件开关技术,转换效率高,电磁干扰小;采用硬件低差自主均流技术,模块间输出电流最大不平衡度小于±3%;系统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等国际标准,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充分的保障;监控模块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声光报警,可进行系统各部分参数设置,操作方便;具有输出电压和电流平滑调节的功能;开放式接口设计,具有强大的通信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与变电站RTU装置或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相连;分散多级监控系统,可实现对电源系统的“遥测、遥控、遥信、遥调”以及无人值守;蓄电池自动管理及保护,实时自动监测蓄电池的端电压、充电和放电电流,并控制蓄电池的均充和浮充,设有电池过电压、欠电压和充电过电流声光报警。

2.4.2.2 系统的工作原理

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充电模块、监控模块、配电监控、降压硅链(降压单元)、直流馈电单元(包括合闸分路、控制分路)、绝缘监测等几大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2-8所示。

图2-8 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原理框图

两路交流输入经交流切换控制电路选择其中一路输入,并通过交流配电单元给各个充电模块供电。充电模块将三相交流电转换为220V或110V的直流电,经隔离二极管隔离后输出,给电池充电、给负载提供正常的工作电流。

监控部分采用集散方式对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充电柜与馈电柜的运行参数、充电模块运行参数分别由配电监控电路和监控模块电路采集处理,然后通过串行通信口把处理后的信息上报给监控模块,由监控模块统一处理后,显示在液晶屏上。同时,可通过人机交互操作方式对系统进行设置和控制,若需要,还可以接入远程监控。监控模块还能对每个充电模块进行均充和浮充控制、限流控制等,保证蓄电池的正常充电,延长其使用寿命。

交流输入停电或异常时,充电模块停止工作,由电池给负载供电。监控模块监测电池电压、放电时间,当电池放电到设置的欠压点时,监控模块报警。交流输入恢复正常以后,充电模块再对电池充电。

2.4.2.3 主要部件工作原理

1.充电模块

(1)特点。充电模块采用先进的移相谐振高频软开关电源技术,模块效率大于94%。模块采用一体化输入输出及通信端口,并设计为可带电插拔方式,方便系统维护。采用无源PFC技术,功率因数大于0.92。具备电磁兼容和安全措施,符合IEC相关标准。与传统相控电源相比,输出波纹大大减小。模块间的均流采用了低差自主均流技术,多个充电模块并机运行时,具有理想的均流性能。模块直流输出采用无级限流方式,可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和电池的容量,由系统监控模块选择限流点,稳流进度优于0.5%,模块内设置了短路回缩特性,即使模块处于长期短路也不致损坏。模块具有保护及报警功能,包括输入过压、欠压、缺相、输出过压和欠压等。充电模块内部监控板在监控控制模块运行情况的同时,还与系统监控模块通信,使充电模块具有遥测、遥控、遥信、遥调功能。

(2)原理。380V三相交流先整流成高压直流电,再逆变及高频整流为可调脉宽的脉冲电压波,经滤波器输出所需的直流电。充电模块原理图如图2-9所示。

图2-9 充电模块原理图

(3)软开关技术。采用软开关技术,可大幅减小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提高转换效率;由于电压变化率(du/dt)或电流变化率(di/dt)相对减小很多,功率开关器件受到的电应力较小,提高了可靠性,也较大改善了高频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

充电模块采用FBZVS-PWM软件开关技术,具有频率恒定、易于控制、可靠性高、实用性能好等特点;通过软开关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整机满载效率接近95%。

(4)均流技术。充电模块采用低差自主均流技术,多个模块并机工作时,具有非常理想的均流性能。各模块的均流单元通过同一放大系数采样各自的输出电流,建立采样电压,各采样电压通过比较,以其最大值作为均流总线上的基准电压。基准电压对应的模块自动成为“主模块”,它的输出电流相对最大,其余模块自动成为“从模块”。基准电压通过均流总线进入各模块均流单元,与其采用电压进行比较,误差放大后控制模块开关脉冲宽度,微调各模块的输出电压让输出电流趋于一致。均流调整达到平衡后,“从模块”的输出电流接近于“主模块”的输出电流,模块间输出电流差趋于零。

这种均流方案的优点如下所述。

1)负载不平衡度小于3%。

2)作为“主模块”的充电模块式通过比较任意产生的,当“主模块”因某种原因退出工作后,系统将自动再比较出一个输出电流最大的模块作为“主模块”,并自动重新调整输出电路,达到新的平衡。这样可以避免模块出现故障时造成系统的崩溃

2.监控模块

电力操作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中,监控模块通过RS-485通信口对充电模块、充馈电柜内各单元、电池监测仪、绝缘检测仪等下级智能设备实施数据采集,加以显示;也可根据系统的各种设置数据进行报警处理、历史数据管理等;同时,对这些处理的结果加以判断,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电池管理、输出控制和故障回叫等操作;监控模块还可通过RS-232、RS-485接口与后台计算机通信。

监控模块汇集电源系统的各种数据、工作状态,通过整理、分析,实现对电源与电池充放电的全自动化管理。操作人员可通过键盘对充电模块进行强制开启、关停、均充与浮充等控制,调节充电模块的限流点和输出电压。

电源集中监控维护后台可实时显示当前电源系统的全部详细数据、状态,可对电源系统发出限流、均充与浮充电压调节,充电模块开启、关停等各种控制命令。

监控模块的性能和特点如下所述。

(1)显示功能。监控模块能实时显示各个下级设备的各种信息、包括采集数据、设置数据等。通过监控模块的键盘和LCD,可随时查看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如系统的电压与电流、电池的均充与浮充状态等。

(2)设置功能。设置功能是将监控模块或下级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的参数,通过键盘输入到系统中去,这些参数会在以后的运行中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对下级设备的设置是通过串口实现的,监控模块会提示设置是否成功。另外,系统的设置页可分为用户级和维护级两个级别,用户级指的是在监控模块运行的过程中,对一些常用的可更改的参数,用户可自行修改,而且立刻生效;维护级设置的是核心的、重要的参数,除维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可擅自更改;设置都有密码保护功能,用户级密码可随时修改,维护级则不可。

(3)控制功能。控制功能是监控模块根据所采集数据,对下级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这些动作主要有微调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控制充电模块的限流点、控制充电模块的开关机,控制命令通过串口发出。监控模块可自动进行这些控制,用户也可在键盘上手动执行这些动作,需要通过密码检查。

(4)报警功能。监控模块中,报警信息由下级设备产生,通过串口发送至监控模块,此时,监控模块会自动弹出报警屏并显示前4条报警信息,利用“上页”键、“下页”键可以浏览当前所有的报警信息,按其他键则返回到系统原来的状态。

每一类报警可对应监控模块7个继电器中的一个输出控制(干触点),多类报警可对应一个继电器输出,这些对应关系也可在键盘上输入,实现相应功能。

(5)历史记录。历史记录指的是将系统运行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状态和数据,根据时间等条件存储起来,以备查询,本系统中,历史报警信息的最大存储量为100条,每一条包括报警类型、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保证掉电后不会消失,用户可在LCD上随时浏览。

(6)通信功能。通信功能是监控模块最主要的功能之一,系统所有的实时数据和报警信息都通过该部分来获取,数据的上报也通过通信来实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将数据封装起来,利用并行处理和中断技术,确保系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数据,并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响应后台的需求。(www.xing528.com)

(7)电池管理。完成电池状态检测和容量计算,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均充和浮充转换、充电限流以及定时均充等功能。

3.降压硅链单元

(1)功能及特点。直流电源系统在对蓄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时,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会高于控制回路的额定电压值,需一个调压装置串接在合闸动力母线与控制母线之间。降压硅链单元就是这样一个调压装置,它可自动或手动改变电压降,保证控制母线的电压在正常范围内。降压硅链单元利用大功率整流二极管的PN结正向压降叠加来产生调整压降,相比于其他形式的控制母线电压调节方式,具有安全、可靠、抗电流冲击性能好、易维护等优点。

在本系统中,降压硅链单元为独立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

(2)工作原理。降压硅链由多只大功率整流管串接而成,利用PN结基本恒定的正向压降来产生调整电压,通过改变串入线路的PN结数量来获得适当的压降。

将硅链均分为5节串联,在每节两端并联调压执行继电器触点,若驱动执行继电器,令其触点闭合,使得该节硅链被短接,降压单元的压降减小。反之,若执行继电器的触点断开,使得串入线路中的PN结数量增加,调压单元的压降增加,降压硅链单元内部母线的电压在正常范围内;若将降压硅链的控制旋钮置于手动位置,可由旋钮的不同档位来控制执行继电器闭合的数量,手动调节控制母线的电压。

硅链中大功率硅整流二极管管芯由专用的自冷式散热片夹持固定,确保散热效果,允许降压单元在大电流下连续可靠地工作。

2.4.2.4 防雷措施

本电源系统的防雷由C级、D级组成。用户可在电源系统交流输入前12~25m线路中安装防雷装置。C级防雷器和D级防雷器安装在电源系统交流配电部分。C级防雷器上的最大通流容量为40kA,失效后,可自动报警,它的工作状态显示窗口自动由绿变红,同时由监控模块输出报警信号。D级防雷盒面板上任一绿色发光二极管熄灭时,表示已经有故障,需要及时排除。上述两级防雷共用一个防雷接地装置。需特别注意,C级防雷器前串联有防雷专用的空气开关,断开此开关,系统便无C级防雷功能,不宜在正常情况下断开此开关。

2.4.2.5 接地

电源系统接地包括安全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系统安全保护地点设在机柜底座后端,防雷接地点已连接在交流配电单元的接地汇集排上。同时,在每个模块后部端子上装有接地针,在插入模块时自动将模块安全保护接地与机架可靠连接。安全保护接地也即将机壳接地。在本电源系统中,防雷接地和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二者在机柜内用横截面面积不低于25mm2的铜芯电缆就近连接后,再引入到接地装置中,工频接地电阻原则上不大于5Ω,越小越好。该接地引线建议选用铜芯电缆,其横截面面积不宜低于25mm2,长度一般不超过30m。

2.4.2.6 蓄电池容量的选择

蓄电池容量的选择宜满足三种负荷的需要,即经常性负荷(Ijc)、事故性负荷(Isg)、冲击性负荷(Icj),并需留有20%的裕度。

1.镉镍蓄电池容量的选择

镉镍蓄电池由于放电倍率高(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2倍),适用于事故性负荷与经常性负荷小、冲击性负荷大的场合。

【例2-1】 经常性负荷Ijc为2A事故性负荷Isg为5A,冲击性负荷(合闸电流)Icj为125A,持续时间为2h,计算蓄电池容量。

解:事故总放电电流Isg.max=Ijc+Isg=2+5=7(A)

事故总放电容量Csg.max=Isg.maxt=7×2=14(A·h)

事故容量C=kCsg.max=1.2×14=16.8(A·h)(k为裕度系数,取1.2)

宜选用20A·h高倍率镉镍蓄电池,其冲击电流Icj=20×12=240(A),大于125A,满足要求。

2.铅酸蓄电池容量的选择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放电倍率高(约为其额定容量的2倍),价格低,无腐蚀,全免维护,可提高容量弥补其瞬间放电倍率低的缺陷,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适用于事故性负荷较大的场合。

【例2-2】 经常性负荷Ijc为10A,事故性负荷Isg为30A,冲击性负荷(合闸电流)Icj为150A,持续时间为2h,计算蓄电池容量。

解:事故总放电电流Isg.max=Ijc+Isg=10+30=40(A)

事故总放电容量Csg.max=Isg.maxt=40×2=80(A·h)

事故容量C=kCsg.max=1.2×80=96(A·h)(k为裕度系数,取1.2)

宜选用100A·h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冲击电流Icj=100×2=200(A),大于150A,满足要求。

2.4.2.7 模块的选择

蓄电池容量确定后,根据蓄电池最大充电电流及正常负荷来确定模块的数量,按照N+1冗余方式选择。

【例2-3】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100A·h,充电电流为10A即10A,正常负荷电流为最大10A,总放电电流为20A,需要10A整流模块2块,按N+1冗余方式选用10A模块3块。

【例2-4】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200A·h,充电电流为20A即20A,正常负荷电流为最大10A,总放电电流为30A,需要10A整流模块3块,按N+1冗余方式选用10A模块4块。

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的技术性能、可靠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系统构造都远远优于晶闸管相控直流系统,必将成为电力行业直流电源的主流换代产品。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的广泛应用,将使我国电力行业直流电源系统设备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