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空气单元:从概念到应用

空气单元:从概念到应用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将排水孔中的空气看作是一种渗流介质,故将此类单元命名为“空气单元”。如果认为计算误差在5%内可行,则当以空气单元模拟孔口出流式排水孔时,可取lg R为3,即取排水孔的渗透系数为周边介质渗透系数的1000倍。说明采用空气单元时,相对渗透系数的取值与孔径大小无明显关系。采用空气单元时,无需给定孔内边壁各点的定水头值,只要给定排水孔的渗透系数R即可。

空气单元:从概念到应用

排水孔是一个充满空气或水体的中空柱状体,也可以看作是比一般介质的渗透性大得多的特殊介质,可用恰当的渗透系数来表征排水孔的渗透性能,于是前处理工作中只需给出排水孔孔口处结点的水头值。由于将排水孔中的空气看作是一种渗流介质,故将此类单元命名为“空气单元”。

对排水孔单元赋予一定的渗透系数而将其加入到整体网格中计算,省却了给定其内壁各点边界条件的麻烦。但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渗透系数来正确反映其特性呢?为方便研究,取排水孔渗透系数k d与其周边介质渗透系数k r的比值R(R=k d/k r)为相对渗透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其合理取值的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时,根据具体情况,将排水孔周边介质的渗透系数扩大R倍,即得到所研究问题中排水孔的虚拟渗透系数。

图3-5-1 含一个排水孔的岩石块体有限元网格

讨论两种排水孔形式:①孔口出流式,即水从孔内壁逸出后从上部孔口流出,此时孔内壁各结点的水头相同,等于孔口的位置水头;②孔壁逸出式,即水从孔内壁逸出后从下部孔口流出,此时孔内壁为地下水的逸出面,孔壁上各结点的水头与其各自的位置高程相等。

1.孔口出流式

图3-5-1所示为含一个排水孔的各向同性岩石块体,4个侧面及上表面均为定水头边界,水头值分别取为3.5m和3m,底面为不透水边界。岩体的渗透系数为1,排水孔渗透系数为R。

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渗流计算:①在计算中抛弃排水孔处单元,给定排水孔内壁上各点的水头值,即弃单元法,这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②采用本章提出的空气单元法。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两种方法的计算误差E与相对渗透系数R的关系。

以弃单元法的计算结果为基准,得到计算成果如下:

(1)由图3-5-2可以看出,排水孔内壁的计算误差E随着排水孔渗透系数R的增大而减小。当lg R<3时,误差E随着R的增大明显减小;当lg R≥3时,误差E可控制在5%以内。由于计算机位数的限制,lg R的最大值取为10。当3≤lg R≤10时,随着R的增大,误差E在0.1%左右振荡。如果认为计算误差在5%内可行,则当以空气单元模拟孔口出流式排水孔时,可取lg R为3,即取排水孔的渗透系数为周边介质渗透系数的1000倍。

图3-5-2 不同排水孔径的E—lg R关系曲线

图3-5-3 E—D关系曲线

图3-5-4 E—r关系曲线

图3-5-5 E—H关系曲线

(2)由图3-5-3可以看出,改变排水孔孔径D,对误差E并无显著影响。说明采用空气单元时,相对渗透系数的取值与孔径大小无明显关系。(www.xing528.com)

(3)选取距排水孔中心不同距离r处的点,绘制E—r曲线,如图3-5-4所示。可以看出,误差基本上随着r的增大而减小,在排水孔孔壁上误差最大。

(4)以排水孔内壁底部为参照,选取不同高度H的点,绘制E—H关系曲线,如图3-5-5所示。可以看出,排水孔内壁底部的误差最大。

2.孔壁逸出式

图3-5-6为各向均匀岩体中隧洞的有限单元法网格,沿洞顶中心线设一垂直排水孔。岩体左侧与右侧均为定水头边界,水头值为15m。隧洞周边壁亦为定水头边界,水头值与各结点的位置高程相等。排水孔半径为0.1m,由洞顶延至岩体上表面。岩体渗透系数为1,排水孔渗透系数为R。

图3-5-6 含一个垂直排水孔的隧洞

在弃单元法的计算中,排水孔内壁各结点应预先给定水头值(与其各自的位置高程相等)。采用空气单元时,无需给定孔内边壁各点的定水头值,只要给定排水孔的渗透系数R即可。

经过对比分析,获得以下结论:

(1)与孔口出流式排水孔的有关结论相同,在孔壁逸出式排水孔中,相对渗透系数R的取值与孔径大小无显著关系,且在排水孔壁上误差最大。

(2)从图3-5-7可以看出,当2.1<lg R≤2.7时,排水孔内壁的计算误差E可控制在5%以内。当lg R>2.7或lg R<2.1时,误差E显著变大。若认为计算误差在5%内可行,则在以空气单元模拟孔壁逸出式排水孔时,可取lg R为2.5,即排水孔的渗透系数为周边介质渗透系数的300倍。

图3-5-7 不同排水孔径的E—lg R关系曲线

图3-5-8是弃单元法计算的排水孔中心线铅直断面的渗流等势线分布,图3-5-9是空气单元法计算的同一断面的渗流等势线分布。二者对比可以看出,当选取合适的排水孔渗透系数后,空气单元法以较高的精度接近弃单元法。图3-5-10是两种方法计算的自由面。

图3-5-8 弃单元法计算的渗流等势线分布(单位:m)

图3-5-9 空气单元法计算的渗流等势线分布(单位:m)

图3-5-10 自由面对比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