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钳工常用量具使用与维护技巧

钳工常用量具使用与维护技巧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要点★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常用量具的识读及测量操作★量具的选用、维护和保养学习目标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完成游标卡尺、千分尺、游标万能角度尺、指示表等常用量具的实际测量训练,并做到以下几点。掌握钳工常用量具使用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钳工常用量具使用与维护技巧

知识要点

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常用量具的识读及测量操作

★量具的选用、维护和保养

学习目标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完成游标卡尺、千分尺、游标万能角度尺、指示表等常用量具的实际测量训练,并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游标万能角度尺、指示表等常用量具的分度原理、识读方法。

(2)掌握钳工常用量具使用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3)能根据加工需要合理选用量具。

相关知识

用来测量工件尺寸和形状的工具,称为量具或量仪。量具种类很多,按用途及特点的不同,可分为通用量具(游标卡尺、游标万能角度尺、千分尺、指示表、直角尺、塞尺等)、专用量具(塞规、卡规等)和标准量具(量块等)。

1.钳工通用量具及其使用方法

1)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是一种钳工常用的中等精度的游标量具,用来测量工件的内径、外径、长度、宽度、厚度、深度及孔距等,应用非常广泛。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0.10mm、0.05mm、0.02mm和0.01mm四种,常用分度值为0.02mm。

(1)游标卡尺的结构。游标卡尺由内侧量爪、外测量爪、主标尺、游标尺、制动螺钉、深度尺等组成,如图1-9所示。松开制动螺钉即可推动游标尺沿主标尺移动。需固定读数时,可通过制动螺钉使游标尺固定。游标卡尺的内测量爪可测量孔径、孔距及槽宽;外测量爪可测量外径和长度尺寸等;深度尺可测量内孔和沟槽的深度。

图1-9 游标卡尺的结构

(2)游标卡尺的分度原理。游标卡尺的读数是由主标尺每小格长度和游标尺每小格长度之差来确定的。钳工常用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0.05mm和0.02mm两种。

0.05mm游标卡尺的分度原理:主标尺上每小格的长度为1mm,每10格分别标以1、2、3……,以表示10mm、20mm、30mm……游标尺总长为19mm,并等分为20格,每小格的长度为19mm/20=0.95mm。当两个外测量爪合并时,游标尺上的20格正好与主标尺上的19mm对正[见图1-10(a)],则主标尺每小格与游标尺每小格的长度之差为1mm-0.95mm=0.05mm,所以它的分度值为0.05mm。

0.02mm游标卡尺的分度原理:主标尺每小格的长度为1mm,游标尺总长为49mm,并等分为50格,每小格的长度为49mm/50=0.98mm。当两个外测量爪合并时,游标尺上的50格正好与主标尺上的49mm对正[见图1-10(b)],则主标尺每小格与游标尺每小格的长度之差为1mm-0.98mm=0.02mm,所以它的分度值为0.02mm。

图1-10 游标卡尺的分度原理

(a)0.05mm游标卡尺分度原理 (b)0.02mm游标卡尺分度原理

(3)游标卡尺数值的读取方法。以1-11(a)为例,先读出主标尺上位于游标尺零线左侧最接近的整数值为“5”,即被测尺寸整毫米数为5毫米;再读出游标尺上从零线开始右侧第几条标尺标记与主标尺上某条标尺标记上下对齐,从图示可看出是第12条,即该标记数“12”与分度值的乘积就是不足1mm的小数部分;最后将被测尺寸的整毫米数和小数部分相加,即为测得的实际尺寸。0.05mm与0.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见图1-11所示。

图1-11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a)0.05mm游标卡尺的读数 (b)0.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

(4)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游标卡尺测量方法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图1-12为游标卡尺应用举例。

①测量外尺寸。测量外尺寸小的工件,可直接左手拿工件,右手握游标卡尺,用右手慢慢推动游标尺,使量爪轻轻与工件表面接触。测量外尺寸较大工件时,需将工件放在工作台上,双手操作游标卡尺,右手握住尺身并推动游标卡尺靠近被测工件。

②测量槽宽和孔径。测量孔径小的工件时,内测量爪张开应小于被测量工件尺寸,用右手拇指慢慢拉动游标尺,使量爪轻轻与被测表面接触。测量孔径较大的工件时,应将工件放在工件台上,双手操作游标卡尺,用外测量爪测量,测量时尺身应垂直被测工件表面,用右手拉动游标尺接近被测工件表面,旋紧制动螺钉。

③测量孔深或高度尺寸。应使深度尺的测量面紧贴孔底,游标卡尺的端面与被测工件的表面接触,且深度尺要垂直,不可前后倾斜,用手拉动游标尺,带动深度尺测出尺寸。

图1-12 游标卡尺应用举例

(a)测量工件外径 (b)测量工件内径 (c)测量工件宽度 (d)测量工件深度

小提示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时注意以下事项。

①游标卡尺适用于中等公差等级尺寸的测量和检验,要按工件的尺寸大小和尺寸公差选用量程和分度值适宜的游标卡尺。

②使用前,检查测量爪贴合时主标尺与游标尺的零线是否对齐,检查各部分的移动是否平稳、无卡滞。

③测量内尺寸或外尺寸时,测量爪要张开略小于或大于被测尺寸。操作时应注意目测并微调测量位置,使两测量爪垂直于轴线或基准平面,以防因歪斜而产生测量误差

④读数时,应使视线尽可能和尺上所读的标尺线垂直,以免引起读数误差。测量深度时,应将深度尺的工作面与测量基准面轻轻贴近,以防深度尺歪斜。

⑤完成测量后,卡尺不可从被测工件上猛力抽出,应将测量爪张合至不与测量面摩擦时取出;如需取出读数,则应旋紧制动螺钉,顺势轻取。

(5)游标卡尺的维护。在进行游标卡尺的维护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游标卡尺作为较精密量具,不得直接测量表面粗糙的毛坯件。

②移动游标尺时,不要忘记适度松开制动螺钉。

③测量结束后要把游标卡尺水平放置,尤其是量程大的游标卡尺,否则易造成尺身弯曲变形。

④带深度尺的游标卡尺,用完后要把深度尺合拢,防止深度尺外露。

⑤游标卡尺用完后要擦净并涂上防锈油放回卡尺盒内,定位存放。

2)数显卡尺和带表卡尺

数显卡尺和带表卡尺结构如图1-13所示。两种卡尺采用更先进更准确的读数装置,因而测量的准确性较高。

数显卡尺利用了电子测量、数字显示原理,其特点是读数直观准确,使用方便且功能多样。使用数显卡尺测得某一尺寸时,数显卡尺的指示装置(电子数显器)能清晰地显示出测量结果。使用米制英制转换功能按钮,可用米制和英制两种长度单位分别进行测量。

图1-13 数显卡尺和带表卡尺

(a)数显卡尺 (b)带表卡尺

带表卡尺也叫附表卡尺。其分度值一般为0.01mm,它是由指示表标记代替游标读数,读数直观,使用方便。

3)游标深度卡尺和游标高度卡尺

除上述列举的游标卡尺外,还有用于测量孔、槽深度和台阶高度的游标深度卡尺,用于测量工件高度和进行画线的游标高度卡尺,如图1-14所示。两者的分度原理和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相同。

图1-14 游标深度卡尺和游标高度卡尺的应用举例

(a)使用游标深度卡尺测量工作 (b)使用游标高度卡尺画线

4)千分尺

千分尺是测量中最常用的精密量具之一,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尺寸测量器具。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外径千分尺、内测千分尺、深度千分尺等。

(1)外径千分尺。主要用来测量工件的外径和长度尺寸,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棘轮等结构组成,如图1-15所示。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以每25mm为单位进行分档时,常用测量范围有0~25mm、25~50mm、50~75mm等;测量范围以每100mm为单位进行分档时,常用测量范围有500~600mm、600~700mm等。

①外径千分尺的分度原理。外径千分尺的测微螺杆上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每转一周,测微螺杆沿轴向移动0.5mm。微分筒的圆锥面上共刻有50个格,微分筒每转一格,测微螺杆沿轴向移动0.5mm/50=0.01mm,因此该外径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mm。

图1-15 外径千分尺

在外径千分尺的固定套管上刻有基准线,基准线两侧分布有1mm的标尺间隔,并相互错开0.5mm;基准线上面一排标出数字的标记表示整毫米数,下面一排未标数字的标尺标记表示对应上面标尺标记的半毫米数。

②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读出微分筒左侧边缘在固定套管上的整毫米数及半毫米数,然后找出微分筒上与固定套管基准线对齐的标尺标记,并读出相应的不足半毫米数,最后把两个读数相加,即为测得的实际尺寸,如图1-16(a)所示。

当微分筒上任何一条标尺标记都不与基准线对齐时,可目测估读,如图1-16(b)所示。

图1-16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a)3.5mm+0.25mm=3.75mm (b)7.5mm+0.373mm=7.873mm

③外径千分尺的使用与维护。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如图1-17所示。

图1-17 外径千分尺的测量操作

a.校准零位。校准前擦净测砧和测微螺杆端面。校准测量范围为0~25mm的外径千分尺时,先将两测量面接触,利用锁紧装置将测微螺杆锁住,将千分尺的专用扳手插入固定套管的小孔中,转动固定套管使其基准线对准微分筒的零线,松开锁紧装置,调整完毕。对测量范围为25~50mm及以上的千分尺,应用量具盒内的标准检验棒校准。

b.测量方法。测量时,先转动微分筒,使测微螺杆端面接近被测工件表面,然后转动棘轮,使测微螺杆端面与被测表面接触,直到棘轮打滑,并发出响声为止。

c.注意事项。测量时,量具要放正,不能歪斜,并要注意温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测量外径时,测微螺杆轴线应通过工件中心;测量尺寸较大的平面时,应多测几个部位。退出千分尺时,应反向转动微分筒,使测微螺杆端面离开被测表面后,再将千分尺退出。不允许使用千分尺测量工件粗糙表面。应经常保持清洁,定置存放,避免发生摔碰。

(2)内测千分尺。用来测量零件内径和槽宽等尺寸,其标尺方向与外径千分尺相反,测量范围有5~30mm和25~50mm两种,如图1-18所示。内测千分尺的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相同。

(3)深度千分尺。用来测量台阶或槽、孔的深度。深度千分尺的测量杆长度可根据工件尺寸的不同进行调整,如图1-19所示。

图1-18 内测千分尺

图1-19 深度千分尺

(4)螺纹千分尺。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的锥形测量面和V形凹槽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测量螺纹中径的测量器具(见图1-20)。螺纹千分尺的测量对象是螺距为0.4~6mm的普通螺纹。

图1-20 螺纹千分尺

(5)三爪内径千分尺。利用螺旋副原理,通过旋转塔形阿基米德螺旋体或移动锥体使三个测量爪作径向位移,使其与被测量内孔接触、对内孔尺寸进行读数的内径千分尺。

5)游标万能角度尺

游标万能角度尺是用来测量工件或样板的内、外角度的游标量具。按其分度值划分有2′和5′两种,测量范围为0°~320°。

(1)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结构。游标万能角度尺由主尺、基尺、游标尺、直角尺、直尺、卡块、扇形板和锁紧装置等组成,Ⅰ型游标万能角度尺如图1-21所示。基尺随着主尺相对游标尺转动,转到所需角度时,再用锁紧装置锁定。直尺和直角尺可根据测量需要进行移动和拆换。

图1-21 Ⅰ型游标万能角度尺

(a)外观 (b)结构

(2)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分度原理与读数方法。游标万能角度尺的读数原理是根据游标原理制成的。主尺每小格为1°,游标尺的角度为29°,并等分为30格,每小格的角度为29°/30=(29°×60)/30=58′,则主尺每小格与游标尺每小格的角度之差为1°-58′=60′-58′=2′,即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分度值为2′。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完全相同。

(3)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及方法。游标万能角度尺可以测量0°~320°间的任意角度。其使用方法根据角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①测量0°~50°的角度时,需安装直角尺和直尺,如图1-22(a)所示。

②测量50°~140°的角度时,只需安装直尺,如图1-22(b)所示。

③测量140°~230°的角度时,只需安装直角尺,如图1-22(c)所示。

④测量230°~320°的角度时,不用安装直角尺和直尺,如图1-22(d)所示。

小提示

游标万能角度尺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根据被测工件的不同角度,正确搭配使用直尺和直角尺。

②使用前先检查0°,基尺和直尺贴合面应不漏光,主尺和游标尺的零线应对齐。

③测量时,工件应与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两个测量面在全长上接触良好,避免产生误差。

图1-22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及方法

(a)测量范围为0°~50° (b)测量范围为50°~140°(c)测量范围为140°~230° (d)测量范围为230°~320°

6)指示表

指示表是一种机械式指示测量仪,利用机械传动系统,将测杆的直线位移转变为指针在盘度上的角位移,并由度盘进行读数,主要用来检验机床精度和测量工件的尺寸、几何误差,是应用广泛的万能量具。分度值为0.01mm的指示表,称为百分表;分度值为0.001mm和0.002mm的指示表,称为千分表

百分表适用于公差等级为IT6~IT8零件的检验,千分表适用于公差等级为IT5~IT7零件的检验。百分表和千分表按其制造精度,可分为0级、1级、2级三种,0级精度较高。使用时,应按照零件的形状和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百分表或千分表的精度等级和测量范围。

(1)百分表。其结构如图1-23所示,主要由测头、测杆(带齿条)、指针、度盘及大、小齿轮等传动系统组成。当测杆上下移动时,带动与齿条相啮合的小齿轮及其同轴的大齿轮一起转动,通过大齿轮带动和指针联动的中间齿轮,使测杆的微小位移放大并转变成指针的转动,并在度盘上指示出相应的数值。

在使用百分表时需将其安装在表座上,如图1-24所示。

使用百分表进行测量时,先将指针对准零位。测量平面或柱形工件时,百分表的测头应与平面垂直或与柱形工件中心线垂直,以保证测杆移动灵活,测量结果准确。

使用百分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①测量前,确保测杆移动灵活、无阻滞现象,保证工件及百分表相关面清洁。(www.xing528.com)

②测量时,应避免百分表受到冲击和振动。

③测量时,测杆的位移不能超出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测杆要与被测平面或中心线垂直,确保测量结果正确。

④测量前和测量中,应检查测头是否松动,减少测头无效运动次数

⑤使用后,使测杆处于自由状态,保证工件被测表面平整光滑。

图1-23 百分表

(a)外观 (b)结构

图1-24 百分表的安装

(a)安装在磁性表座上 (b)安装在万能表座上

(2)杠杆指示表。按指示装置的不同,可将杠杆指示表分为指针式杠杆指示表和数显杠杆指示表。指针式杠杆指示表的外观和结构如图1-25所示。指针式杠杆指示表把杠杆测头的位移(杠杆的摆动)通过机械传动系统转变为指针在度盘上的转动。杠杆指示表体积较小,杠杆测头的位移方向可以改变,因而在机床上检验精度、测量工件的尺寸,空间较小时尤其方便,其使用方法如图1-26所示。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指针,观察指针转过的数值,将观察的数值乘以分度值,计算出实际测量的尺寸数值。

使用杠杆指示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①将杠杆指示表固定在表座或表架上,稳定可靠。

②调整杠杆指示表的测杆轴线,使其垂直于被测尺寸线。对于平面工件,测杆轴线应平行于被测平面;柱形工件,测杆轴线要与过被测母线的相切面平行,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③测量前调零位。比较测量用对比物(量块)做零位基准;几何误差测量用工件做零位基准。

图1-25 指针式杠杆指示表

(a)外观 (b)结构

图1-26 杠杆指示表的使用方法

(a)测量高度尺寸 (b)检验工件平行度

图1-27 内径指示表

④测量时,用手轻轻抬起测杆,将工件放在杠杆测头下测量,不可把工件强行推入杠杆测头下。不宜使用杠杆指示表测量表面有明显凹凸状的工件。

⑤使用时,避免将杠杆指示表突然撞击到工件上,也不可强烈振动、敲击杠杆指示表。

⑥测量时,注意杠杆指示表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杠杆测头的位移超出杠杆指示表的量程。

⑦杠杆指示表在使用及保管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得使灰尘、油污、铁屑等进入杠杆指示表内,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检验精度;不得随意拆卸或松动杠杆测头;使用后将杠杆指示表擦拭干净,装盒定位存放。

(3)内径指示表。内径指示表主要用比较法测量孔或槽宽的几何误差及尺寸大小,对于测量深孔极为方便,其中分度值为0.01mm的称为内径百分表。内径指示表的结构如图1-27所示。内径指示表附有成套的可换测头、测量垫圈、可换量脚和支架。可根据被测工件的孔径大小选择可换测头,并按被测孔径的尺寸在千分尺或环规上调整量程后才能进行测量。在内径指示表上显示的数值是被测孔径尺寸与标准孔径尺寸之差。

7)其他通用量具

(1)直角尺。直角尺又称90°角尺,是检验和画线工作中的常用量具,用于检验直角、垂直度和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器具。直角尺有刀口形直角尺、平面形直角尺和宽座直角尺等多种结构形式(见图1-28)。直角尺共有四个精度等级,分为00级、0级、1级和2级,其中常见的刀口形直角尺有0级、1级两个精度等级,常用尺寸规格有100mm×63mm、125mm×80mm、200mm×125mm等。

图1-28 直角尺

(a)刀口形直尺 (b)平面形直角尺 (c)宽座直尺

直角尺结构简单,分为长边和短边,其中短边的上、下两侧面称为基面,长边的左、右两侧面称为测量面,即工作面。

使用直角尺前,应确保直角尺各基面、工作面及边缘无损坏、磕伤,同时检查直角尺和被测工件表面是否清洁。测量时,将直角尺基面靠放在被测工件的基准面上,轻移直角尺的测量面,使之贴近被测工件表面,用光隙法(透光法)检测工件的垂直误差。为减少测量误差,可将直角尺反转180°再测量一次,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整个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及变形。使用完后,及时将直角尺放入专用盒内,妥善保管,防尘防锈。

(2)塞尺。塞尺又称厚薄规,是主要用于两结合面之间间隙测量的片状量规。塞尺由一组具有不同厚度的薄钢片组成,如图1-29所示。成组塞尺的片数有13个、14个、17个等,塞尺的长度有100mm、150mm、200mm等。塞尺一般用65Mn钢制造,厚度尺寸最薄的为0.02mm,厚度尺寸范围为0.02~0.10mm,各钢片厚度间隔为0.01mm;厚度尺寸范围为0.1~1.00mm,各钢片的厚度间隔一般为0.05mm。除了米制塞尺以外,也有寸制塞尺。

使用前,必须清除塞尺和工件上的污垢与灰尘。测量时,先将符合间隙规定的塞尺插入被测间隙中,然后一边调整,一边拉动塞尺,使用时可用一片或数片塞尺重叠插入被测间隙,来回拉动时以稍感拖滞为宜。测量时动作要轻,不允许硬插,也不允许测量温度较高的工件。使用后,将塞尺擦拭干净,妥善存放。

图1-29 塞 尺

(a)塞尺结构 (b)用塞尺配合直角尺检测垂直度

2.钳工标准量具及其使用方法

量块是具有一对相互平行测量面,且两平面间具有准确尺寸,横截面为矩形的实物量具。量块是机械制造业中长度尺寸的基准,与附件并用时,常用来测量某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尺寸。

(1)量块的规格。量块推荐成套使用,其外观如图1-30(a)所示。量块的最小标称长度为0.5mm,最大标称长度为1000mm。标称长度在100mm以下的成套量块常用83块组、46块组、38块组等。

(2)量块的研合性。量块具有较高的研合性。用比较小的压力,把两个量块的测量面相互推合后,就可牢固地贴合在一起,可把不同公称尺寸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得到需要的尺寸,如图1-30(b)所示。

图1-30 量 块

(a)外观 (b)量块的研合性

图1-31 量块组选取示例

为了减小量块的组合误差,选用量块时,应尽量减少量块的组合块数。89块组的量块,其组合块数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块。选用量块时,应从所需组合尺寸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每选一块,至少应减去所需尺寸的一位尾数,依此类推,直至完成尺寸组合。例如,从83块组的量块中选取尺寸为36.745mm的量块组,选取方法如图1-31所示,即选用1.005mm、1.24mm、4.5mm、30mm共4块量块。

(3)量块的级别。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5级,即K、0、1、2、3级。K级精度最高,用于检定或校准精密仪器,3级精度最低,多用于车间计量检定及常用精密量具的校准。

(4)使用量块的注意事项。

①确保环境良好,温度适宜,防止腐蚀性物质及灰尘对测量面的损伤,影响其研合性。

②量块要轻拿、轻放,杜绝磕碰、跌落等情况的发生。

③不得用手直接接触量块,以免使汗液对量块造成腐蚀及手温对测量精度产生影响。

④使用后,用航空汽油清洗所用量块,擦干后涂上防锈油存于干燥处。

任务实施

1.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卡尺及游标高度卡尺的测量

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观察教师测量演示,并分组对成品件(平面零件、轴、孔类零件等)按图样要求和量具测量操作规范进行外径、内径、长度、台阶及中心距等尺寸的测量练习。要求学生能较好掌握游标卡尺、数显卡尺及带表卡尺、游标高度卡尺和游标深度卡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能快速准确地读出测量数值。完成后按要求对量具进行合理维护。

2.外径千分尺的测量

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观察教师测量演示,并分组对滚动轴承(见图1-32)、平面零件和轴套类零件按图样要求和千分尺测量操作要求进行内径、外径、厚度等尺寸的测量练习。要求学生能较好掌握内测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正确测量。测量后按要求对千分尺进行合理维护。

3.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

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观察教师测量操作,并分组用游标万能角度尺对样板(见图1-33)及角度零件进行角度测量练习,要求学生能较好掌握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正确测量。测量后按要求对游标万能角度尺进行合理维护。

图1-32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滚动轴承

图1-33 用游标万能角度尺测量样板角度

图1-34 用百分表检测量块

4.百分表的测量

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观察教师测量操作,并分组用百分表对标准量块(见图1-34)及轴类零件进行检测练习。要求学生能较好掌握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正确测量。测量后按要求对百分表进行合理维护。

5.其他量具的使用

(1)刀口形直角尺、塞尺的测量练习。熟悉刀口形直角尺、塞尺等常用量具的结构,并进行操作练习,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

(2)识别量块的标称长度,选取量块,完成尺寸为87.545mm的量块组。

任务评价与反馈

熟练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准确测量,是钳工岗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应结合本次任务的学习和实施,体会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和严谨性。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为后续任务的完成提供基础支撑。

1.自我测评

(1)通过任务实施,是否掌握各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有哪些收获?

(2)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如何解决的?

(3)哪类量具需要通过光隙法进行检验?

2.任务考评

按任务要求进行评定,填写任务考评表(见表1-4)。

表1-4 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与维护任务考评表

(续表)

3.实训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储备

“6S”管理简介

1.“6S”管理概念

“6S”管理是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洁(SEIKETSU)、规范(STANDARD)、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项活动的统称,因这六项活动的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以“S”开头,故简称为“6S”。其作用是:“现场管理规范化、日常工作部署化、物资摆放标识化、厂区管理整洁化、人员素养整齐化、安全管理常态化”。“6S”管理具体内容如表1-5所示。

表1-5 “6S”管理内容

2.“6S”管理实施意义

“6S”管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这6个“S”的齐头并进,将生产现场的人、事、物进行综合管理、协调发展,通过抓住生产活动的要点和精髓,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通过“6S”管理法可使企业达到如下所述效果。

(1)提升企业形象: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能够吸引客户,提升信任度,也能增强企业自信心

(2)减少浪费:场地物品堆放合理有序,是对空间的有效利用,自然减少了空间的浪费。

(3)提高效率: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悦;东西摆放有序,减少搬运作业和寻找物件浪费的时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4)质量保证:一旦员工养成了做事认真严谨的习惯,他们生产的产品返修率会大大降低,提高产品品质。

(5)安全保障:通道保持畅通,员工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会使生产及非生产事故减少。

(6)提高设备寿命:对设备及时进行清扫、点检、保养、维护,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

(7)降低成本:做好6个“S”可以减少跑冒滴漏和来回搬运,从而降低成本。

项目拓展

钳工常用量具资讯收集与学习

小组合作,分头收集、共享如下加工资讯。

(1)通过网络或查阅相关书籍了解钳工的起源、发展及对机械制造业的贡献等有关资讯,了解钳工背景知识、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查阅所用台虎钳使用说明书,了解其结构、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3)通过网络搜索所用台式钻床、立式钻床的使用说明书,进一步熟悉钻床结构、功用、操作方法及使用要求等。

(4)通过网络搜索各量具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示值误差、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等,加深对常用量具的认知,拓展量具知识。

(5)查阅钳工国家标准及职业资格认定程序和考核内容,启蒙职业意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