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厂用水与废污水治理现状分析

电厂用水与废污水治理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厂用水工艺的全面改造和废水“零排放”处理迫在眉睫。在火电厂废水处理中,反渗透技术主要用于循环系统排污水、锅炉酸洗废液和电厂综合废水处理。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电厂时,应禁止取用地下水,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中水或其他废水。沿海缺水地区建厂时,鼓励利用火电厂余热进行海水淡化。

电厂用水与废污水治理现状分析

电厂废水通常有循环冷却排污水、除灰水、脱硫废水、含油废水、含煤废水、排泥废水、其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其中循环冷却排污水、除灰水量大,脱硫废水处理难度高。

电厂用水工艺的全面改造和废水“零排放”处理迫在眉睫。

1)废水“零排放”

所谓废水“零排放”是指不向电厂界外环境排放有害水质、沉淀的污泥等物质,以适当的方式处理处置。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拿大提出废污水“零排放”。至今,废污水处理工艺基本成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电厂废污水“零排放”的节水改造起步较晚。2000年启动完成西柏坡火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科研项目,达到了合同预期目标和要求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并引领国内电力行业废污水“零排放”处理的迅速发展。

电力行业既是用水大户,也是废污水排放大户(见表5-3)。电厂废水处理的共性问题主要如下:

(1)用水量约占工业用水量的30%~40%,而水价和排污费逐年提高,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

(2)大多数火电厂中循环系统排污水量最大,其中脱硫废水处理尤为难点[5]

(3)电厂末端废水处理投资高,需要技术创新。

表5-3 火电厂水资源消耗及脱硫废水

2)废水处理技术集成

膜技术的开发使电厂的水处理技术上了新的台阶,并成功地应用在废水分离处理中。针对各种废水,采用各种技术集成,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1)反渗透技术 应用反渗透(RO)技术并组合超滤、微滤等技术可净化和分离水溶液中的颗粒、有机物。在火电厂废水处理中,反渗透技术主要用于循环系统排污水、锅炉酸洗废液和电厂综合废水处理。

通常采用连续微滤(CMF)+反渗透处理工艺处理循环冷却水,回用水量占处理水量的7/8,出水水质基本可满足系统补充水的水质要求;在北方某空冷机组上采用“气浮除油→石灰软化→重力滤池→离子交换软化→反渗透”工艺处理电厂辅机冷却系统排污水、化水车间排污水、冲洗水等废水,系统整体出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火电厂的废水水质差,尤其对于高含盐量、高腐蚀性的脱硫废水,反渗透膜极易被污染,导致清洗和再生频繁,不仅降低废水的回收率,缩短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运行成本,因此,反渗透技术极少单独应用于脱硫废水的处理。

(2)蒸发结晶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脱硫废水处理,通过蒸发浓缩液,达到盐水分离。实际应用中常见多效蒸发(MED)结晶技术和机械蒸汽再浓缩(MVR或MVC)技术。

多效蒸发结晶技术:蒸发系统一般分为热输入单元、热回收单元、结晶单元和附属系统单位4个单元。常规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多级蒸发室的加热浓缩后成为盐浆,盐浆经离心、干燥后得到盐结晶,运输出厂出售或掩埋。

机械蒸汽再浓缩技术:该技术将二次蒸汽绝热压缩升温后送入加热室,重新作为热源使用,降低了蒸汽用量,能耗相对较低。中科院理化所的研究者在MVR技术的产业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6]。(www.xing528.com)

(3)烟道蒸发工艺 将脱硫废水经废水泵送往空气预热器后的烟道内,并采用雾化喷嘴将脱硫废水雾化,雾化状态的脱硫废水即刻在高温烟道内蒸发,蒸发后残留的杂质与飞灰一起随烟气进入除尘设备,经过除尘器后,颗粒物被捕捉下来随飞灰一起外排。该工艺系统简单,投资少,但影响机组热效率,降低灰的利用价值。

3)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我国水资源的供需形势将更为严峻。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的最主要途径,也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1)火电厂用水现状 2000年我国火电厂耗水状况如表5-4所示。在火电总装机容量中,直流冷却(含空冷)约占42.6%,装机耗水率为0.37 m3/(s·GW);循环冷却的装机约占57.4%,大多分布在内陆地区,装机耗水率为1.32 m3/(s·GW);全国火电厂2000年的平均(包括循环冷却和直流冷却电厂)装机耗水率为0.92 m3/(s·GW)。全国火电厂在各种情况下(包括循环冷却及直流冷却电厂等)共耗水约为4.58×109 m3

表5-4 2000年我国火电厂耗水状况[7]

说明:直流冷却电厂耗水量为除直流冷却水量外的其他耗水量。

2000年,全国火电厂发电耗水量平均为4.13 kg/(kW·h);发达国家为2.52 kg/(kW·h),南非仅为1.25 kg/(kW·h);发达国家二次循环供水系统的设计耗水指标为0.6 m3/(s·GW),我国同类机组的实际耗水指标为1.32 m3/(s·GW)。可见在我国火电行业用水量大的同时,水资源使用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国内300 MW机组及其以上耗水指标如表5-5所示。

表5-5 国内300 MW机组及其以上耗水指标[8] 单位:m3/(s·GW)

①引自《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 783—2001);
②引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的[2004]864号《关于燃煤机组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

火电厂设计耗水指标是电厂重要的经济评价指标,如表5-6所示。

表5-6 火电厂设计耗水指标规定[2]

(2)火力发电厂水资源利用对策 严格执行国家节水政策和用水标准。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电厂时,应禁止取用地下水,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中水或其他废水。原则上应建设大型空冷机组。坑口电站应首先考虑使用矿井疏矸水。沿海缺水地区建厂时,鼓励利用火电厂余热进行海水淡化

火电厂设计中严格执行《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 783—2001)规定的节约用水技术原则,火力发电厂的取水定额不高于《取水定额》(GB/T 18916.1—2012)的规定。

设计采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电厂水务管理,严格执行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的水资源[2016]379号《“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