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发展历程

我国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世界文明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重大项目的研究与试验的成功,都标志着我国在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方面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金属材料及热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发展历程

金属材料学”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我国是世界上使用金属材料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会冶炼和使用黄铜。大量出土的青铜器表明在商代(公元前1562~公元前1066年)我国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在河南省安阳市出土的875kg的司母戊鼎,其体积庞大、花纹精巧、造型精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青铜器,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浇注出这样庞大的金属器物,如果没有科学的劳动分工和先进的冶炼、铸造技术,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末期,我国就已出现了人工冶炼的铁器,比欧洲生铁的出现早1900多年;东汉时期我国就掌握了炼钢技术,比其他国家早1600多年。例如,1953年在我国河北省兴隆地区出土的用来铸造农具的铁模子,表明铁制农具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中;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虽然其在地下深埋了2000多年,但它在出土时却没有一点锈斑,依然完好如初,锋利无比,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冶炼、锻造、热处理和防腐蚀等先进技术;在河南省辉县发现的琉璃阁战国墓中,殉葬铜器的耳和足是用钎焊方法与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表明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采用了焊接技术。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经验著述,如先秦时代的《考工记》、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中,都有冶炼、铸造、锻造、淬火等各种金属加工方法的记载。

历史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世界文明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研究等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推动了机械制造、矿山冶金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电子仪表、航天航空等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重大项目的研究与试验的成功,都标志着我国在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方面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2019年我国钢铁的年产量已超过9亿吨,占该年世界钢铁总产量的一半。机械制造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和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企业的面貌得到了迅速改变,许多机械制造企业正在向生产过程自动化逐步发展。

金属材料及热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