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豆乳蛋白中-SH和-S-S基团的检测方法优化

豆乳蛋白中-SH和-S-S基团的检测方法优化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豆乳的反应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无埃尔曼试剂的豆乳用于测定浊度。思考题1.哪些因素影响食品中—SH和—S—S—含量测定的准确性。

豆乳蛋白中-SH和-S-S基团的检测方法优化

一、实验目的

掌握食品中—SH和—S—S—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SH和—S—S—基团有很高的反应活性,所以其在提高食品功能特性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面筋、明胶和基于蛋白质的可食用薄层的形成都与—SH基团转变成—S—S—有关。此外,一些食品加工处理如加热、氧化和还原都很有可能导致—SH和—S—S—的相互转换。因此,当研究食品中蛋白质的性质时,常常分析—SH和—S—S—的含量及其变化。目前,最广泛的使用方法是埃尔曼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和—SH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物质,它在412nm处有最大吸收峰。对于低浊度的纯蛋白质溶液中—SH含量的测定,这种方法是简单、快速、直接和理想的方法。但是,如果在混浊溶液,如牛乳或豆乳中,直接测定—SH的含量,由于这些溶液的高浊度会使实验结果偏离真实结果。对于包括紫外线分光光度法在内的所有的分光光度法而言,这是个普遍的问题。本实验中,利用丙酮沉淀蛋白质,破坏乳状液体系,然后蛋白质溶解于含有变性剂的(尿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甘氨酸(tris—甘氨酸)缓冲液中,即可测定自由巯基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材料

豆乳。

2.仪器

25mL具塞试管均质机离心机、分光光度仪、阿贝折光计

3.试剂

(1)Tris缓冲液

缓冲液①:Tris 10.4g、甘氨酸6.9g、乙二胺四乙酸(EDTA)1.2g,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pH 8.0;

缓冲液②:Tris 10.4g、甘氨酸6.9g、EDTA 1.2g、尿素480g,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pH 8.0;

缓冲液③:Tris 10.4g、甘氨酸6.9g、EDTA 1.2g、尿素600g,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pH 8.0。

(2)埃尔曼试剂0.2g DTNB溶解于50mL缓冲液①中。

(3)沉淀蛋白质的12%三氯乙酸(TCA)溶液 每升去离子水中含120g三氯乙酸。

(4)丙酮。

(5)2—巯基乙醇。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

①制备豆乳:将黄豆于去离子水中(黄豆∶水=1∶10)在5℃浸泡12h。浸泡好的黄豆和水一起均质5min。用200目的尼龙滤袋过滤浆液。滤液(豆乳)备用。

②丙酮处理豆乳:将1mL的豆乳和9mL的无水丙酮混合并搅拌,静置10min,3000r/min离心15min,沉淀用5mL丙酮两次重新浸泡,3000r/min离心15min。沉淀中的丙酮溶剂通过冷气流从离心管中蒸发出去。

沉淀物于5mL的缓冲液①或缓冲液②中溶解,分别用于测定表面—SH含量以及总自由—SH含量。

将1mL豆乳和4mL缓冲液①或1mL豆乳和4mL缓冲液②的混合溶液,分别用来测定表面—SH含量以及总自由—SH含量,作为对照。

(2)—SH基团和—S—S—基团的测定(www.xing528.com)

①自由—SH的测定:将1mL已制备好的豆乳与2mL的缓冲液①或缓冲液②以及0.02mL埃尔曼试剂混合,于25℃反应5min。用分光光度仪在412nm测定吸光度。无豆乳的反应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无埃尔曼试剂的豆乳用于测定浊度。

②蛋白质中总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将0.2mL已制备好的豆乳,1mL缓冲液3和0.02mL 2—巯基乙醇混合,混匀于25℃静置5min,然后加10mL 12%TCA,于25℃静置1h,5000×g离心15min。沉淀用5mL 12%TCA二次重新浸泡,5000×g离心10min。将沉淀溶解在3.0mL缓冲液①中,加0.05mL埃尔曼试剂显色,在412nm测定吸光度。未加埃尔曼试剂的溶液用于测定浊度。

五、结果与讨论

(1)计算 由式(4-1)计算—SH基团和半胱氨酸含量:

式中 A412——412nm处吸光度,在显色溶液中,有无DTNB,A412无差异;

D——稀释倍数,—SH:D=3.02×5=15.1;总半胱氨酸:D=(3.05/0.2)×5;

C——豆乳中总固形物含量,65rag/mE。

(2)埃尔曼法测定中使用丙酮,能将蛋白质沉淀分离,除去豆乳中的脂肪,破坏了蛋白质与脂肪形成的乳化体系,使大豆蛋白质的混浊度下降。因此,采用—SH和埋藏在分子内部的—SH,而且在测定半胱氨基总量时,丙酮处理可使蛋白质溶液的混浊度进一步降低。

(3)丙酮处理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六、注意事项

注意丙酮有挥发性。

思考题

1.哪些因素影响食品中—SH和—S—S—含量测定的准确性。

2.叙述—SH和—S—S—含量对质构食品的影响?

3.实验中尿素、2—巯基乙醇、TCA各有什么作用?

4.混浊度对—SH含量测定有什么影响?

说明: 本实验译自《食品化学实验手册》(欧仕益,黄才欢,吴希阳.食品化学实验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雷姝敏.二硫键在不同蛋白乳化液和乳液蛋白复合凝胶中的作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

[2]陆文立.高巯基水解玉米醇溶蛋白制备及其应用探索[D].重庆:重庆大学,2014.

[3]王金艳.大豆球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性及巯基肽的制备[D].无锡江南大学,2014.

[4]张来林,黄文浩,肖建文等.不同储藏条件对大豆、稻谷蛋白中巯基和二硫键的影响研究[J].粮食加工,2012,37(3):67-70.

[5]Ou SY,Kwok KC,Wang Y,et al. An improved method to determine —SH and —S—S—group content in soymilk protein[J]. Food Chem.,2004,88(2):3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