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猴头菇墨鱼丸的制作实验

猴头菇墨鱼丸的制作实验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实验将猴头菇与墨鱼及其相应辅料进行合理搭配,最终研制出营养保健、风味独特的鱼丸新产品,并通过正交实验及感官评定确定影响猴头菇墨鱼丸品质的因素,为工业化生产及家庭自制鱼丸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数。设计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 要求确定猴头菇墨鱼丸最优方案。

猴头菇墨鱼丸的制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猴头菇鱼丸的加工原理。

(2)掌握猴头菇墨鱼丸的生产过程及工艺要点。

二、实验原理

猴头菇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一种优良食品。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助消化,利五脏;具有补虚健胃,益肾补精,抗癌,提高肌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

墨鱼,谷称“乌贼”,是生活在海洋的软体动物,墨鱼通常经进行干制加工,以便于保藏流通。墨鱼既具有鲜脆爽口的味感,又具有较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本实验将猴头菇与墨鱼及其相应辅料进行合理搭配,最终研制出营养保健、风味独特的鱼丸新产品,并通过正交实验及感官评定确定影响猴头菇墨鱼丸品质的因素,为工业化生产及家庭自制鱼丸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数。

三、实验材料、仪器

1.材料

猴头菇、墨鱼、玉米变性淀粉、大豆分离蛋白、猪肉肥膘、蛋清粉、调味粉、香油、复合磷酸盐。

2.仪器

搅拌机电磁炉、恒温水浴锅绞肉机等。

四、实验步骤

1.工艺流程

2.操作要点

(1)干猴头菇的预处理

(2)原料墨鱼的处理

①预处理:去内脏前要先摘除墨囊并要将眼球翻出,再用清水将鱼体内外的污物及墨汁洗净,备用。

②擂溃:需适当加冰或间歇擂溃,否则会导致鱼肉温度过高,发生劣化凝胶。

(3)漂洗 这是鱼糜类制品加工中必备的步骤。漂洗能够洗去原料中的脂肪、色素及无机盐离子等,亦可祛除鱼肉的腥臭味等,还可提高肌原纤维的相对浓度,进而大大增强鱼糜的凝胶力。(www.xing528.com)

(4)研磨 研磨需注意:一是要在研磨时添加少量冷水甚至碎冰;二是空气要适度,否则加热时膨胀影响成品外观和弹力;三是研磨充分但又不过度,保证鱼糜的黏性达到最佳即可。

(5)凝胶化 将分装好鱼丸在40℃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盖加热50min,后立即转入90℃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盖加热0.5h。该过程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否则会出现凝胶劣化和鱼糕化等现象,最终影响鱼丸品质。

五、结果与讨论

(1)制订方案 根据老师指定的原料,结合实验条件,确定实验方案,通过查找资料自行设计猴头菇墨鱼丸制作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批准后进行实验。

(2)设计感官评价表 要求对制作的猴头菇墨鱼丸进行感官评定。

(3)设计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 要求确定猴头菇墨鱼丸最优方案。

六、注意事项

选择原料时注意其新鲜程度;处理原料时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点进行。

思考题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提高猴头菇墨鱼丸的质量?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猴头菇墨鱼丸与传统墨鱼丸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毕韬韬,吴广辉.猴头菇营养价值及深加工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9):146-148.

[2]赖建平,江钧韶,谢华明,等.猴头菇甜品罐头的研制与开发[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4):87-88.

[3]马海霞,杨贤庆,刁石强.墨鱼干加工技术及其质量要求[J].中国水产,2008(11):77-79.

[4]常志娟,张培旗,刘永玲.红薯鱼丸的加工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5,40(7):126-131.

[5]沈硕,马国栋,万刚.香菇保健鱼丸的加工工艺研究[J].肉类工业,2011(4):31-33.

[6]翁梁,戴立上.蔬菜鱼丸加工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2013,34(2):50-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